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上交际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我们对大学生网上交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大学生网上交际行为的原因进行了探析,最后就如何合理引导大学生的网上交际行为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生对网上交际比较感兴趣。受道德观念的支配,他们对于网上交际行为有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调查显示,网上交际,是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如果运用得好,对大学生成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总体看来,大学生网上交际的态度,以及评价网上交际行为的价值标准是比较健康的。  相似文献   

3.
非言语交际误解是人们之间跨文化交际的严重障碍之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将其认为是一种不可接受或不可原谅的行为。笔者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试及现存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指出本次调查研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浅析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讨论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概念入手,针对非外语专业的一年级研究生进行了测试分析,指出我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较低水平,简单分析了原因及如何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英语口头表达越来越受重视,但在我国,绝大部分普通大学毕业生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更不用说流利的进行交际。本研究希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交际策略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行为是言语行为之外的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它有助于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克服语言障碍,完成一定程度的交际。然而非言语行为又具有文化属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很强的文化差异。对目的语国家的非言语行为缺乏必要的了解会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甚或导致交际失败。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又是文化的载体 ,有时决定交际成败的关键因素不是语言本身 ,而是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调查后发现 ,一些大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较弱 ,这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交际能力 ,也反映出现行的英语教学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 ,英语教学中注意跨文化背景知识介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中美大学生校园行为表现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说明了诸多因素对特定群体的校园行为表现产生影响并出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的在于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和高校道德建设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交际素质欠缺,这不仅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上的原因。要提高大学生的交际素质,加强礼仪教育是重要途径,这就必须加强礼仪教学,丰富校园文化,注重养成教育,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李静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5):126-126,128
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交际作用不可忽视。身势语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交际效果。反之,会陷入交际误区,影响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学习和了解身势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含义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