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桂华 《证据科学》2003,10(4):234-238
目的探讨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产生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法医学鉴定与赔偿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480例(自1996到2002年,每年8 0件,不包括1999年),对其医疗费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作统计分析.结果存在医源性不合理性医疗费的案件数逐年上升,有关费用数额也逐年增加.结论开展对医源性不合理医疗费的审查和鉴定,并追究侵权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医疗费审查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诉讼过程中 ,常常遇到原、被告双方因医疗费赔偿问题发生争议 ,需要法医作医疗费文证审查的情况。可是 ,医疗费审查所涉及到的医疗时限、住院与否的标准、用药原则等等问题 ,目前没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法医对医疗费审查难免主观臆断 ,同一案件因审查人不同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审查意见。这就可能失去了审查的真实意义 ,甚造成不良影响。笔者基于上述思考 ,谈谈自己的体会。一、与医疗费审查相关的问题及处理原则(一 )医疗时限人体损伤医疗终结期限 (简称医疗时限 )是指损伤后经治疗达临床治愈或体征固定的时间 ,包括…  相似文献   

3.
王健民 《证据科学》2001,8(2):72-74
在诉讼过程中,常常遇到原、被告双方因医疗费赔偿问题发生争议,需要法医作医疗费文证审查的情况。可是,医疗费审查所涉及到的医疗时限、住院与否的标准、用药原则等等问题,目前没有权威性、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规定。法医对医疗费审查难免主观臆断,同一案件因审查人不同可能出现完全不同的审查意见。这就可能失去了审查的真实意义,甚造成不良影响。笔者基于上述思考,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审判实践中,涉及刑事、民事人身伤害赔偿案件不断增多.法医鉴定在案件审理中的重要地位已匆庸置疑,审判人员对法医鉴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细.从笔者本地区赔偿案件鉴定情况看,近几年除要求对伤者进行伤情程度鉴定外,还要求对伤残程度、医疗时限、医疗费用等进行鉴定.实践中,法医技术人员与审判人员在对上述问题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有些问题上认识差距较大,确需不断探讨、研究,逐步统一认识,以使案件得以合理公正地解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司法机关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过程中,委托鉴定机构对行政相对人作司法精神疾病鉴定的数量有增无减,其中一部分还涉及精神医疗赔偿的问题。因此,鉴定人除了要掌握精神医学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当了解、掌握相关的法学知识,使做出的鉴定结论更加客观公正,能够为行政诉讼案件的审理和损害赔偿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地为司法实践服务。1相关的法学概念1.1行政法行政法作为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行政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是由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进行…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11,(10):60-60
两年前张某借给我3万元。半年前我还款时,张某提出还28000元就行了,给我打收条写道“今收到苏虹还款28000元,余款2000元本人放弃。”后我们发生摩擦,他提出没有理由免除我债务,并向我索要该2000元。最近我俩冲突时,他用茶杯将我砸伤,我为此花去医疗费1000多元。我要求他赔偿医药费。他说已咨询有关人士,因我俩互负债务,他有权提出债务相抵。请问他所说的是否正确,我能否要求他赔偿医疗费损失?  相似文献   

7.
【裁判要旨】原告因交通事故而骨折,后又因医疗事故截肢,医疗机构对于医疗费的构成负有举证责任。如医疗机构不能举证,则推定医疗费均由医疗事故产生,医疗机构不能以原告因交通事故已获部分赔偿为由主张减免。  相似文献   

8.
刘迎春  徐长苗 《法医学杂志》2006,22(5):392-394,F0004
最近,我们接受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委托的一例“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法医学鉴定,委托单位要求我们解决患者的脊柱侧弯是否属外伤、意外还是疾病?从而决定保险公司是否对患者进行保险理赔的问题,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案情简况某女,16岁,在读初中学生,2005年12月26日自己无意中  相似文献   

9.
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医疗费赔偿问题涉及赔偿义务人、受害方及医疗机构三方的切身利益,医疗费合理性问题较易产生争议,但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医疗费合理性鉴定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故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容易出现鉴定意见的混乱,并可能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而影响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及权威性.本文主要从医疗费及医疗费合理性的概念以及...  相似文献   

10.
医疗费合理性司法鉴定是必要且可行的,本文从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及医疗技术规范等方面结合特殊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以期对在诉讼过程中遏止医疗费虚高现象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正确分析眼外伤后出现视力障碍的原因 ,以保证法医学鉴定的准确性。在大量眼科法医学鉴定中 ,就法医学鉴定中易忽略的屈光不正、弱视与视力障碍和原发性疾病在外伤转归中的影响以及全身性疾病在眼外伤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法医临床学讨论。列举了针对性较强典型案例 ,并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对眼外伤后出现视力障碍的原因分析 ,必须作全面综合分析和进行必要的临床检查 ,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医疗事故鉴定在处理医疗纠纷的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理以涉及医药卫生的刑事犯罪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医疗事故鉴定是涉及医学的法律问题,现行医疗事故争议完全由医学专家鉴定具有不公平性和合理性,应当由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共同鉴定。  相似文献   

13.
25例医疗纠纷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疗纠纷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及其相关问题。方法对25例医疗纠纷案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整理分析。结果医疗失误16例,其中有不良后果的10例,均发生于手术科室;无医疗失误9例。结论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过程中认定医疗失误是基础,认定医疗失误与不良后果的关系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给付现状的分析,对国外医疗责任保险及给付的比较,认为:只有通过立法来建立一种强制医疗损害赔偿保险制度才能较合理地解决医疗损害受害人损害赔偿的兑现问题,同时,又不使医疗法人的正常医疗行为因此受到影响;并进一步指出了建立该种保险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司法鉴定权由公检法机关主导,当事人仅有申请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权利。这种鉴定权配置方式导致刑事司法公正性不足、效率低下以及权威性缺失的困境。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格格不入。借鉴域外经验,我国刑事司法鉴定权配置应以公正高效权威为目标,赋予辩方司法鉴定启动权、保留侦控机关自行启动鉴定权、限制法官的鉴定启动权以及建立鉴定处分的司法审查制度,逐步形成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相契合的刑事司法鉴定权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并讨论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的重点及难点。方法将医疗缺陷分为责任性缺陷、技术性缺陷、管理性缺陷、学科性缺陷和其他缺陷,对36件案例分别进行分类并进行统计。其中把18例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结论与我室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他18例另行统计。结果36例案件中存在医疗缺陷的占86.11%,其中技术性缺陷66.67%,责任性缺陷和管理性缺陷均占25%。18例由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结论与我室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医疗缺陷的认定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对于医疗缺陷已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的认定,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法医进行医疗纠纷的鉴定,对医疗纠纷诉讼案件的处理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面部损伤的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 1 997年 1~ 6月期间活体损伤鉴定例中有关面部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 ,并按年龄段分为 3组 :Ⅰ组 (未成年组 ) <1 8岁 ;Ⅱ组 (青壮年组 ) 1 8~5 9岁 ;Ⅲ组 (老年组 )≥ 6 0岁。结果 半年期间所有活体检验案例中 ,面部损伤占总数的 4 3 4 0 % ( 1 2 3例 ) ,其中未成年组 1 5例 ,青壮年组 1 0 0例 ,老年组 8例。各组研究结果显示 :( 1 )未成年组多因意外事故致伤 ( 6 6 6 7% ) ,发生地点以学校和住家附近为主 ( 6 6 6 7% ) ,主要被认识的人致伤 ( 73 33% ) ,未发现亲属致伤 ;老年组 ( 8例 )损伤较轻 ,多为软组织损伤 ( 5 7 1 4% ) ,因家庭纠纷引起多见 ( 5 0 0 0 % ) ,发生在住家及其附近为主 ( 75 0 0 % ) ,大多数被亲属及熟人所伤 ( 75 0 0 % ) ;青壮年组 ( 1 0 0例 )的起因、发生地点及损伤情况广泛及多样。结论 面部损伤是法医学鉴定中常见损伤之一 ,面部损伤的特点与不同年龄组别有密切关联。但由于损伤的部位特殊 ,有些问题需要在法医学鉴定中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8.
简论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的司法鉴定是司法实践的迫切需要 ,鉴定中要解决的问题的特殊性决定应由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共同组成鉴定组织进行鉴定 ,这种鉴定与通常意义上的法医鉴定有显著区别 ,不可混淆。建议由公、检、法、司共同确定鉴定成员名单 ;设立地 (市 )、省、中央三级鉴定组织 ,以确保鉴定结论科学、公正。  相似文献   

19.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无精神病74例案例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i YH  Kang M 《法医学杂志》2006,22(2):135-136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无精神病案例的特点及转归。方法对74例无精神病案例进行随访,并统计分析有关资料。结果无精神病案例占鉴定总数的5.7%。被鉴定人作案动机明确,自我保护良好,鉴定后“精神症状”消失。结论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助于无精神病案例的司法鉴定,应特别注意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的识别,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