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冠恒 《前线》2015,(2):120
《论语·卫灵公》记载孔子说过这么一段话,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在孔子时代,"君子"主要指为官从政者,为官从政的人应当关心为官从政之道,而不要像普通人那样关心衣食。就像普通人种田,就是再努力耕种,一旦遇到天灾,庄稼歉收,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如果学习为官之道,学成之后出去为官从政,就可以得到丰厚的俸禄;就是遇上灾年,也不会挨饿。所以,为官从政者应当担心为官从政之道有没有掌握,而不必去担心物质的贫穷。  相似文献   

2.
正清官,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对那些廉洁公正官员的美称。清官为人称颂,正是因为他们的满身"清"气,方能流芳百世。为官从政者须以清为贵、以清为本,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无不把做"清官"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清也,慎也,勤也,而清其本矣。"可见,"清"乃为官从政的第一准则。要坚持清正处事。孔子曰:"政者,正也。"就是指为官者必须身正行直、办事公  相似文献   

3.
古代思想家陈宏谋在《从政遗规》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指出了掌权者应怎样为官、用权、做事。 一、清——清清白白为官。这是对为官者最起码的要求。自古以来,清官都具有廉和公的特点。 领导干部清白为官,廉是根本。古人云:“廉者,政之本也,民之表也;贪者,政之祸也,民之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代有大量官箴之作,它们被称为"宦海指南",是古代官员的百科全书,主要讲述为官之道、从政之法和为官之德等内容。北宋理学家陈襄(1017-1080年)所撰的《州县提纲》是古代"官箴"中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州县长官处理政务的重要指南。《州县提纲》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发人深省,尤其是其中所提出的"廉""慎""勤"思想,既是为官者所要遵循的基本为官之法,也是他们必须恪守的基本为官之德。它不仅对中国古代官吏为官从政具有  相似文献   

5.
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为官不为"的治理困境主要有:变异出新花样,隐蔽性更深,精准辨别难;呈现出新特点,欺骗性更强,调查取证难;凸显极强的传播性和扩散性,有效遏制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彻底根治难。现实危害是:搞坏官场风气,损害政治生态,污染从政环境;脱离人民群众,破坏干群关系,激化干群矛盾;损害人民利益,动摇执政基础,危及执政地位;阻碍改革创新,浪费宝贵资源,延误事业发展。要严格遵循渐进性与协调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以及长期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全方位"扫描",力求找准找实"为官不为";突出治理重点,提升治理"为官不为"的针对性与精准度;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压缩"为官不为"的滋生空间;完善反向激励机制,强化反向激励对"为官不为"的惩戒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政德,即为政之德,执政之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可以说,政德的核心就是官德,从政德行是对为官当政者的一种特殊职业要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条原则,其中之一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有些  相似文献   

7.
<正>"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两千多年前,孔子对如何为官从政给予了精辟的阐释,那就是"正",包含着对公平公正、无偏无差等良政美治的向往与追求,并强调了执政者德行的极端重要性。为官从政,必须品行高尚,堪为社会道德的典范。惟其如此,才能做好官、执好政,受到人民的拥戴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金代诗人元好问《元遗山集》中有诗曰:"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意思是说,有能力的官吏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但为官从政能做到公正廉明却是非常困难的。此语初识不以为然,但细细想来,确实如此!翻开中国历史,有才能的官吏并不算少数,但真正能够做到像杨震、诸葛亮、海瑞、于成龙、张伯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公正原则的具体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正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概念,也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范畴。公正与正义、公道、公平、道义等属同一序列的概念。公正最初来源于古希腊文“orthos”一词,意为“表示置于直线上的东西,往后就引申来表示真实的、公平的和正义的东西”(参见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59页)。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公正通常可划分为个人公正与社会公正两大方面。 个人公正是个人的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指个人在为人处事时,能以社会上当时所公认的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法律、规章、惯例等为准则,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正直地做人,公允地办事,从而保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在个人公正中,有的西方学者还进一步细分为所谓“立约者”的公正和“公  相似文献   

10.
<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领导干部队伍犹如一汪清水,如何让这汪水保持清澈与生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给出了明确答案,即领导干部既要上得去,更要下得来。《规定》对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作出制度规范,明确了"下"的标准,规范了"下"的方式,疏通了"下"的渠道。《规定》的颁布实施,对于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克服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左传·襄公十五年》中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玉示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各有其宝。’”为官之道,重在清廉,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子罕官居春秋时宋国大夫,能“以不贪为宝”,可诚可贵!很值得当今为官从政者效法。大量事实说明,许多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都是从收受礼物开始的。一次次“笑纳”,便会一发而不可收。胡长清开始受贿时尚有所顾忌,但后来竟发展到日平均收受贿赂4万元,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相似文献   

12.
东汉初期,洛阳令董宣清正廉明、执法公正,对作奸犯科者从不手软,不管其背后势力多么强大,都与之作坚决彻底的斗争。为此,他曾多次遭到贬官、罢官,两次险些性命不保。然而,即使在朝堂上,面对光武帝刘秀的盛怒,他仍仗义执言,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平民百姓则因他在朝堂上被内侍按倒时仍然高昂着头,仿佛一只被按住的老虎一样,形象地称他为"卧虎令"。至今,仍有多个剧种的戏曲《卧虎令》《强项令》传唱在神州大地。在董宣身上,有着诸多从政为官的优秀品质,其中最值得称颂的是他的担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正>宋代《竹坡诗话》记述,一位官员办公时收到一封家书,为查看信件,他专门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了自己的蜡烛。"公烛""私烛"之别仿佛一个隐喻,照见的是公私分明的精神境界。"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公私之间,本如楚河汉界,理应泾渭分明,这是为官从政的朴素逻辑。然而现实社会五光十色,一些人内心之"小我"难免膨胀,逐渐模糊了  相似文献   

14.
<正>官箴,顾名思义是为官的箴言。这些箴言,多是古代清官循吏从政经验或教训的总结,是他们自我约束的职业道德规范,其精义均在于告诫从政者应当信守民为邦本的执政理念,做到努力修身,忠诚职守,勤廉政事,善待百姓。所以,官箴往往反映了官员从政的宗旨信念和为官的行为矩范,是对从政者的  相似文献   

15.
正明代薛瑄既是著名学者,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廉吏。他在《从政录》中将官员的廉洁分为三重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大意是:明白事理,就不会任意获取礼物;珍惜名誉,就不会随意获取钱物;害怕法律制裁,就不敢轻易获取财物。以史为鉴,为官从政者可得到"理明、尚节、知戒"的启示。理明"不妄取",修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之境界。理明,  相似文献   

16.
刘朋 《先锋队》2012,(1):23
为官之德,不仅表现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官员生活无小事。官员生活不仅是检验为官之德的重要场域,也是现实中官员腐败堕落的多发地和滋生地。为官者的生活德行是影响官员职权行使、关乎工作全局的大问题,姓"公"而不姓"私"。因此,为官从政首先要注意加强生活美德建设。为官的生活美德包括健康高尚的生活情趣、正派的生活作风及处理好家务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官德例说     
正所谓官德,就是从政为官的道德。纵观古今,为官无德者,没有不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为官德高者,则为世所尊崇,为民所赞颂。官德包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克己奉公、崇节尚俭,等等。为官如何修身立德?我们大可以从历史上一些贤官良吏的从政为官事迹中,感受与领悟他们的为官之德。  相似文献   

18.
<正>新时代的"三清"是指经济上清廉、政治上清正、思想上清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做到"三清"。经济上清廉为官之要,首在清廉。从政为官两袖清风、不腐不贪,这是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我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  相似文献   

19.
《论语·颜渊》记载,鲁国大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此处所谓“政”,即政事,管理的意思。在古代,“政”字亦通“正”,作“正直”“公正”讲。孔子在这里巧妙地利用了“政”字的多义性,言简义赅地阐明了他的行政要正直、公正的从政思想和为官...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志道、明辨、知止"等思想精髓,可以为当下党员干部修好对党忠诚、信念坚定、旗帜鲜明、立场笃定的"大德"提供一些有益启示。要"尽忠竭诚"。"忠诚"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被看作最崇高的道德规范,也是为官从政的根本。《忠经》中讲:"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最至高无上的"大德",就是忠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