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大致相当,分别是960万平方公里和1040万平方公里.但以200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数为12.8亿,欧洲则为7.3亿。中国的人口总量将近欧洲的2倍。中国的人口数量多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高,这不仅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东亚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青木 《党员文摘》2007,(6):25-26
如今.欧洲正掀起一股势不可挡的低成本经济潮,其触角已深入到欧洲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德国总理默克尔等欧洲政要呼吁欧盟应向中国学习“低成本经济”的有效做法。  相似文献   

3.
扬戈  水云间 《党员文摘》2006,(11):20-21
欧洲人普遍很富裕.可欧洲人的生活却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样奢侈。 圣诞节集体退礼物 第一次见识到欧洲人集体省钱是某年的圣诞节。我送给英国朋友艾里克一幅中国字画,他送给我一条围巾。  相似文献   

4.
刘明礼 《学习月刊》2012,(21):37-38
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最大成就.也被视为欧洲梦想的实现.是欧洲团结、繁荣、和平的象征.但随着债务危机的持续发酵.欧元似乎又变成欧洲人的梦魇.如果欧元在危机中崩溃.欧洲经济可能会步入无底深渊.欧洲人二战后数十年打造的一体化大厦也可能就此倾覆。  相似文献   

5.
到公元1100年.全球集约型的主导力量已经转移到了中国.并一直保持到19世纪。中国的粗放型经济力量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在15世纪后开始占据支配地位。所有这些都与欧洲中心论的叙述相反。这里.我提出一种不同的观点:1434年后的历史时期中.即使不存在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经济.那也肯定存在一种中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欧洲国家进一步加强了联合的势头,其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欧元的启动,推动了欧洲统一大市场向纵深发展。经济的联合又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政治联合,1999年5月1日,欧盟继《罗马条约》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第三个重要的条约《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是欧盟第四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关系相当密切。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以及欧元的启动既给中欧经济关系带未了正面效应,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些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乔布斯去世后.很多言论认为.集体主义压制创意和创新。在中国两千年的帝制里,中国人创造了恒河沙数的思想系统、准科学发明(现代科学前的发明)、文学、绘画、音乐、饮食等方面的成就。而从民主自由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看.现代欧洲跟美国基本上没有分别.但高科技这方面的创意却没有在那里扎根。所以,无论在西方或中国,  相似文献   

8.
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大欧洲地区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国家战略安全乃至思想革新和解放等诸多方面将起到重要影响.这种作用有时是辅助性的.有时是战略性和支撑性的。所谓的大欧洲范围.涵盖西欧、北欧和中东欧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新老欧洲地区.欧盟成员以及非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9.
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大欧洲地区在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国家战略安全乃至思想革新和解放等诸多方面将起到重要影响.这种作用有时是辅助性的.有时是战略性和支撑性的。所谓的大欧洲范围.涵盖西欧、北欧和中东欧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新老欧洲地区.欧盟成员以及非欧盟成员国。  相似文献   

10.
王丹亚 《学习月刊》2010,(20):12-12
现代公民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然发育的过程.它是近代欧洲市民社会的产物.同我国古代社会留下的遗产臣民文化相去甚远。当代中国的公民文化不是以西方公民文化替代中国传统的臣民文化.而是中西文化的融合。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国家与社会的同构之中.国家权力兴而社会权利弱.具有浓重的东方文化传统,国家权力无限地渗透到社会的每个层面和角落,国家利益至高无上。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光辉业绩已载入史册.朋年代初,希特勒疯狂地叫嚣建立欧洲新秩序,点燃了欧洲战火;与德国法西斯遥相呼应的日本帝国主义则野蛮地叫喊建立大东亚共荣自,在亚太地区发动了侵略战争.无论是德国法西斯还是日本帝国主义,尽管他们的提法不一,其目的确是一脉相承——侵略,其结果都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后,胃D愈来愈大,得寸进尺,1937年背着人民又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对中国的全面…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10,(12):33-33
三个欧洲人到中国旅游,得出三个结论。第一个欧洲人游了东部后说: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第二个欧洲人游了中部后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3.
杨鸿玺 《学习月刊》2009,(23):40-40
人在海外.遍览各国街头和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不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通常发现的汽车品牌无疑不是来自日本、美国、欧洲和韩国,他们是丰田、本田、五十铃、通用、雪佛兰、大众、奔驰、宝马、标致、沃尔沃、现代、大字等等。中国的汽车品牌寥若晨星、非常罕见。而实际上.我们根本就缺乏有竞争力的轿车品牌.卡车生产尚可.但也只是在周边的中亚等个别发展中国家偶尔可以见到。在21世纪.在中国发展蒸蒸日上、各行业产业开始起飞并全面追赶甚至超越的新时代.中国的轿车产业落伍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欧洲的面积大致相当,分别是960万平方公里和1040万平方公里,但以2004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人口数为12.8亿,欧洲则为7.3亿,中国的人口总量将近欧洲的2倍。中国的人口数量多主要是因为人口密度高,这不仅是中国的特色,也是东亚国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苏光陆 《党课》2011,(17):92-93
近两年来,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人类因灾损失惨重。美国和欧洲奇热干旱,严重的旱灾让澳大利亚的很多河流干涸:中国南方先旱后涝、暴雨连连.凶猛的泥石流将整座县城湮没;  相似文献   

16.
徐刚 《学习月刊》2013,(15):42-42
2013年中东欧地区政党政治出现了一些新动向。1月,捷克左翼人士月下旬.保加利亚政府集体辞职.宣告欧洲发展公民党失去执政地位.并据民调显示.保加利亚社会党的支持率已经超过欧洲发展公民党,有望赢得2013年5月提前进行的议会大选。  相似文献   

17.
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是世界货币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欧洲经济及政治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毋庸置疑,欧元的产生不仅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欧元与中国的对外贸易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已达到430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3.2%。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38亿美元,欧盟位居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中国从欧盟进口192亿美元,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进…  相似文献   

18.
唐钧 《学习月刊》2012,(9):36-36
始于2008年的美国的次贷危机.近几年来渐次扩展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目前尤为突出的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在国内的学界和政界.认为“欧债”就是欧洲的“福利国家制度”寅吃卯粮拖累了经济.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式。但事实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不妨就二战以后欧洲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石门坎为什么又从高峰落入了低谷呢?《石门坎文化百年兴衰》作了分析。从大的历史观而言,和欧洲乌托邦的幻灭,和中国整个乡村建设运动的夭折一样,乃时代使然.  相似文献   

20.
汪金友 《前线》2008,(7):55-55
1908年8月,张伯苓作为直隶省代表,赴美国参加世界第四次渔业大会,会后顺路到欧洲考察教育。当时,正值英国伦敦举行第四届奥运会。张伯苓在考察间歇前往赛场.亲眼目睹了大会的盛况。由此.他不仅成为亲临现场观摩奥运会的第一个中国人,而且坚定了在自己的祖国推进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