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畅游百东河     
凌祖壮 《当代广西》2007,(14):56-56
五月的右江河谷,天气已经很热。哪怕是站在走廊上或树荫下,也都会汗湿衣衫。 炎热难忍。下班后,约上几位朋友,驱车赶往消暑胜地百东河水库。 走下码头,胖乎乎的唐老板看见我们到来,马上吆喝着安排船只和晚餐。  相似文献   

2.
丈夫下岗了。丈夫高中毕业,没什么文凭,找个吃饭的工作不容易,每天看着他愁眉苦脸地坐在屋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我心里甭提多难受了。几经周折,在一位老同事的帮助下,丈夫进了保安公司。刚穿上制服的那天,丈夫很不自在,下班回家后羞愧地对我说,真没想到会落到今天,靠给人家站岗巡逻混碗饭。那一段时间丈夫最怕见熟人朋友,走在街上总是躲来躲去,下班一回家门就锁死了,还一再嘱咐我和三岁的儿子如果有人找,就说他不在。   看着丈夫每天做贼似的上班下班,我心里不安起来,真怕时间长了,他会闹出精神病来。一天,我试探着对丈…  相似文献   

3.
人情味儿     
朋友从外地回到北京,出车站后打车回单位。路过某地铁口附近,恰好红灯,司机停下,他盯着路的右边,自言自语:“这里不让停车。”朋友没有搭话,把头转向车窗外,她看到两位阿姨站在太阳下的路边,不停地招手拦车,但没有一辆车肯停下——正如司机所说。  相似文献   

4.
心虚     
王宾 《公民导刊》2004,(11):47-47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们终于搬进了新居。送走了最后一批前来祝贺的朋友后,我与妻子刚坐在沙发上休息,门铃又响了。咦,这么晚了还有客人?忙起身开门,见门外站着两位不认识的儒雅的中年男女,看上去是一对夫妻。  相似文献   

5.
[案情]林树先是蒙山县一家公司的职工。2007年7月中旬的一天,公司同事黄明因有急事外出办理,托林树先下班后帮他把摩托车开回家交其家人。已通过摩托车驾驶考试、驾驶证正在办理中的林树先同意了,下班后即开着黄明的摩托车回家,途中被一辆搭客的三轮摩托车撞倒受伤。交警部门到场取证调查后,认定双方各负一半责任。  相似文献   

6.
年轻人喜欢下班后聚餐,既有融洽关系,又有观察朋友,从中发现可以交往的对象的意思。但这样聚众的日子不会太长,几个回合之后,该对上眼的就对上了,对不上的也该散伙,另觅小圈子。  相似文献   

7.
甘铁生 《台声》2002,(3):29-31
“这里曾是一片荒山,但你看,如今这里已经是欣欣向荣的果园了!”梅州市梅江区台联会长李万胜站在山顶,挥动着手臂朝四周指划着,向我们介绍说。站在他身旁的一个年轻、高大的汉子满脸挂着豪迈的神情。他,就是这个名叫“台湾绿叶发展有限公司欣欣农场”的老板吴继国先生。1992年7月,吴继国的一个朋友要来祖国大陆寻求投资机会,邀他也一起来。谁知,那朋友考察一番便走了,而吴继国却看上了梅州这片土地和民风。返回台湾后,他迫不及待地于12月份又返梅州。接下来,他便在梅州成立了独资的“梅州传山工程公司”。那是1993年…  相似文献   

8.
正2006年夏天的一天,突然想约一位关系户朋友下班后去喝一杯,但朋友居然提了条件,第一要去接他,第二是酒馆要在他家附近,能走着回家。笔者觉得奇怪,怎么喝杯酒有了这么多麻烦,上市公司就这么牛啊?这是他反问了一句:"你不知道福冈前几天出的事?"当然知道,那是一次交通事故。坐着一家五口的一辆车被一个酒驾者从大桥上撞到了海里,造成坐在车里  相似文献   

9.
1999年12月26日 ,桂林。夜已深了 ,保安员小王与朋友开着面包车正准备下班回家。突然见一位白头发的老婆婆颤悠悠地站在马路边一个劲儿招手 ,看样子是想拦一辆车。老人家看上去似乎有急事 ,而车却一辆又一辆地疾驶过去 ,没人愿意停下车来。小王见状让朋友把车靠近 ,问老人家有什么事。老人气喘吁吁地说 :“快 ,快 ,帮帮忙吧 ,我老伴高血压又犯了 ,再不送医院 ,就来不及了。”小王一听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急忙让老婆婆上车 ,赶到家里 ,将犯病的老人冉茂连抬上车 ,送到桂林市医学院进行抢救 ,并帮老人排队挂号、交费、取药 ,同时安…  相似文献   

10.
老郭和呼和浩特许多交警一样,上班时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下班后回家享受天伦之乐,过着平淡的生活。他说:我没有什么崇高理想,肯定变不成参天大树,我愿意像一株小草一样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虎年春节,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嘉达纺织股份公司培训中心技术工人、教练林欣欣为即将召开的人代会而忙碌。通过下班后"心声代言人"这一QQ号,她与天南地北的农民工朋友交心,节日期间还走访了  相似文献   

12.
朋友是一所大学的教师,教的是逻辑学。有一天下班回家,她发现儿子玩耍时散落了一地的拼图图片,于是她试图把拼图拼完整。由于职业习惯,她很自然地对这一大堆拼图图片进行逻辑推理。想寻找出从哪个图片开始作为切入点,最后她还是没找到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与“情歌”顺清上个星期,去朋友家串门,朋友有个一岁零八个月的儿子,活泼可人。话题自然很快就围绕着这位“小皇帝”了。“孩子是自己的好!”,在讲述了一系列有关儿子的“奇迹”后,夫妻俩让“小皇帝”站在我们中间,表演一支歌。“小皇帝”一点也不怯场,大大方...  相似文献   

14.
有天下班后同妻子一道准备乘船回家时,在渡口长长的石阶上碰到一个做草编的孩子。那孩子看起来只有十来岁,手却十分灵巧,只见他用削得薄薄的竹安和一些晒得半干的青草左一挽右一穿,手中便出现一只活灵活现的竹蝈蝈──开头以为是卖小工艺品的,但走近一看,才发现那孩子的旁边还有一只半开的装有几张零钞的文具盒,下面压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自己因家中贫穷,无力维持学业,希望得到大家帮助之类的文字,每当看到有过往行人朝文具盒里放钱,不论多少,那孩子都会礼貌地站起来向对方鞠一躬,然后双手送上一只自己做的动物草编。 妻子…  相似文献   

15.
爬桥     
等不及下班,谭科长就开着小轿车,回到了他那远在郊区的家。 这是谭科长苦心经营了三年的栖身之所,外表很平常,跟左邻右舍没有什么两样,然而室内的装修却颇豪华。以往,谭科长下班回来,都要在客厅和卧室里转上一圈,然后点上一支烟,倚靠在沙发上悠悠然小憩片刻,以消除一天的疲劳。  相似文献   

16.
摄影偶得     
<正>假期去大连,朋友为我拍摄背朝大海的照片。我站在礁石上摆好了造型,等着她按下快门。每次,她总是不紧不慢的找角度,为了捕捉一波潮水泛起的浪花,要等很久很久,并在浪花出现的瞬间按下快门。经她手拍摄的照片,基本上每张都是人物和景物巧妙的融合着。  相似文献   

17.
妈妈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去串门。我们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突然房门大开,我那位朋友的小儿子站在门口,哭喊着:“妈妈! 妈妈!……” “妈妈不在,”朋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妈妈上班去了。你怎么啦? 摔了一跤? 自己摔的是不是! 那还哭什么。”他给儿  相似文献   

18.
一位男性朋友对我说他经常外出旅行,潜入名山大川,“飞”进大自然的怀抱,既可沾染些伟人灵山的“仙气”,又可摆脱俗事烦恼,他说,你也多出去走走吧。我笑,不能答。我也想飞啊,也想挣脱琐事缠绕与事务羁绊,飞到我想去的地方,哪怕只有一次。可是我没有翅膀,或者说,即使曾经有过,现在也被绑上了。也曾领略过“飞”的快乐。优雅的舞厅里,着一袭美丽长裙,与配合默契的舞伴跳“慢三步”,感觉就象在飞;下班了,和伙伴们相邀骑车蹬上一个高坡,停下,眺望四周美景,然后急驶而下,轻风拂面,长发飘舞,诗情画意,有点像飞……记忆如…  相似文献   

19.
母女连线     
王军 《人民公安》2012,(10):42-42
这两天,总是想起年后我离开家的前一天晚上老妈的话:话还没开始说,你就要走了。第二天我就换下夏装(我老家在三亚),回到目前工作的城市宿迁.又开始了早起没早饭吃,下班义苦恼着晚饭吃什么的日子。  相似文献   

20.
小小的感动     
学校附近有个补鞋店。这个店开了许多年,应该比我的工龄还长。依稀记得我来这里工作的第一天,去镇上买生活用品,这夫妻俩就在这里补鞋,刷鞋,换拉链等。都是手工活,生意倒不错。他们的小女儿眼见着都长大了,该是上初中了?每日路过,经常打招呼,也算是熟人。今天下班,又路过补鞋店。“老师!”补鞋店主特意站起来,叫我。“有事?”我望着他。“老师我想跟你说个事。”他说。“什么?”我走过去,站在他店子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