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农产品市场国际一体化进程中,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越来越严重,所以亟需发展农产品期货,分散和转移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经过十几年探索,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有了一定发展,2000年之后,农产品期货交易逐步活跃起来。2003年优质强筋小麦和豆粕两个品种上市交易;2004年棉花、玉米和黄大豆2号3个品种上市交易;2006年白糖和豆油2个品种上市交  相似文献   

2.
江珊 《兵团工运》2023,(3):34-35
<正>“五一”前夕,2023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今年48岁,现任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研究室主任的练文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练文明长期从事棉花育种与栽培研究,在抗病、高产、优质海岛棉和优质机采陆地棉育种方面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先后育成11个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3.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核心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可以造福一个民族。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近40年来潜心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带领团队育成十多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先后四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重大贡献。青年立志要"为天下人谋食"1942年9月,赵振东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55年到1961年,他在南京十中(现金陵中学)度过了六年中学时光。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黄淮流域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条锈病菌平均5.5年就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可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常规方法要8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菌变异的速度。“小麦也是三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年轻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有责任把自己的智慧、精力倾注到自己所热爱的土地上。”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总农艺师徐万陶谈起自己深爱的农垦事业时这样说。徐万陶60年代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三十多年来,兴安盟的每一块农垦土地都留下了他跋涉的足迹。在近十几年的玉米育种工作中,徐万陶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奇迹般地构筑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玉米育种基因库,一批土生土长的早熟、优质、高产品种,在兴安大地上破土而出,为世人所关注。育种是一项复杂的科研活动,而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搞种子繁育的人都知道,玉米新品种选育是各种农…  相似文献   

6.
曹娟,女,36岁,本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201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棉花育种课题一组课题主持人. 坚守初心,做合格的育种科研人 从进入塔河种业研发中心工作开始,曹娟就加入新陆中37号、新陆中62号和新陆中70号的品种推广工作,在品种推广过程中,她勤学好问,做了满满一大本笔记,从品种的特性、土壤条件、栽培技术等各项数据对比,她都如数家珍.其中新陆中37号具有高产、抗病、优质、适合机采等优点,在南疆累计推广种植2000多万亩,创造经济效益20个亿,《新陆中37号的选育与推广》项目于2016年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获得了 2013年度兵团第一师科技进步一等奖.新陆中37号已成为南疆推广面积最大的陆地棉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三年的种植长势观察,两年的茶产品市场探询和茶专家们的品鉴,黎平县引种"中茶108"茶树新品种成功,可推广种植。"中茶10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用"龙井43号"茶树品种作为母体通过辐射育种,选育出来的早生、优质、抗病新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属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是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期间的  相似文献   

8.
2008年大连市选育、引进的农业新品种,可为农民增加收入2.1亿元。由大连市种子管理站牵头,普兰店市承担的国家万亩大豆优质高产示范区建设项目,落实种植面积1.25万亩,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中黄30、中黄35、沈农8号、铁丰31等高产高油大  相似文献   

9.
改革信息     
《新长征》1999,(4)
我国今年农业工作重点之一是结构调整农业部提出,种植业调整和优化的重点是,在保证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兼顾食用、饲用和加工专用所需,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中心,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逐步淘汰不适销的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品种,重点发展优质大米、加工专用小...  相似文献   

10.
央媒看龙江     
本刊编辑部 《奋斗》2023,(12):44-45
<正>人民日報“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人民日报》2023年6月2日第4版“它是一座农作物新品种研发选育的‘基因宝库’。”走进黑龙江北大荒垦丰种业研发大楼地下一层,冷气扑面,厚重的保温门背后,是库存容量达40万份的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基础。据统计,近年来,国家级库(圃)每年分发资源都在10万份次以上,服务各类育种创新主体超过1500个,为支撑我国科研育种、重大种业成果产出和粮食安全提供了种质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大连市选育、引进的农业新品种,可为农民增加收入2.1亿元。由大连市种子管理站牵头,普兰店市承担的国家万亩大豆优质高产示范区建设项目,落实种植面积1.25万亩,种植的主要品种有“中黄30”、“中黄35”、“沈农8号”、“铁丰31”等高产高油大豆。尽管示范区大豆生育期间气象条件不利,即前期低温寡照,中后期干旱少雨.但由于措施有利,去年一举夺取大豆全面丰收,平均亩产463.2斤。  相似文献   

12.
种植业小麦加入世贸组织对我省小麦生产不利影响较多。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小麦生产没有优势。品质差、成本高,是我省小麦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以1998年为例,我省小麦每公斤为1.26元,而河南为0.94元。从品质上看,我省小麦品种比较单一,目前仍为混合型生产,口粮、饲料、食品用粮不分,优势分类专用小麦开发严重滞后。估计“入世”后,小麦是受国际市场冲击最大的品种。同时还应看到,小麦是我省粮食类缺口较大的品种,目前每年需调入7-8亿公斤。这将使我省的小麦种植业受到较大的影响。棉花棉花可能是我国“入世…  相似文献   

13.
高志明 《支部生活》2004,(11):47-47
小麦播种前做好种子处理,是达到全苗、匀苗、壮苗,预防病害,增强抗病能力,是获得优质高产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7,(10)
<正>王秀芝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在长达30年的辣椒育种生涯中,她作的35000多条育种数据记录,整整记了100多本,图片近万张。她参与选育的辣椒"蒙椒4号"和作为第一选育人选育的"赤研"系列15个辣椒新品种,在内蒙古、广东、陕西等14个省区推广种植,面积达410万亩。她研发的这批新品种,极大地推进了辣椒良种产业化进程。在新品种选育初期,她从零开始搜集各种  相似文献   

15.
郑天存,河南省周口地区农科所所长,从事小麦育种20年,培育出13个小麦优良品种,国内农作物专家们称之创造了一大奇迹。作为省管优秀专家,郑天存于1996被聘为河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7年,他被评为首届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十大科技功臣,并光荣地出席了党的十五大。农作物育种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一般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5至10年的漫长岁月。缩短育种时间,无论在科学意义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是一大难题。冬小麦是秋播夏收作物,必须经过越冬低温阶段,才能春…  相似文献   

16.
许昌县陈曹乡位于许昌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乡辖43个行政村,6.4万口人,9.2万亩耕地,是典型的偏远农业大乡。近年来,该乡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善一个基础,强化四个保障”,以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为主线,以提高单产为目标,积极发展1O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通过农业开发、品种改良、实用技术推广等措施,实现了粮食的优质、高产、高效,农民增收,为确保粮食安全作出了秋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思考与运用》2004,(5):75-75
2001年,合川PIC猪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列入了第三批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计划。3年来,在重庆市质监局和合川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启动实施以推广PIC配套系父母代种猪为重点的生猪品种改良工程,为合川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注人了强劲的动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39个镇街,已推广PIC父母代种猪3.4万头;建立了11个标准化PIC种猪人工授精站;建立了20头以上规模PIC养猪场(户)799个;发展年饲养出栏100头以上规模的  相似文献   

18.
胡小萍是农五师八十一团良繁站的科技副站长,今年37岁。自1994年9月,从石河子农学院大专毕业分配至良繁站工作,她就与棉花的试验示范、育种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选育出三个棉花品系、品种,铺设了一条致富职工、振兴团场经济的科技之路。  相似文献   

19.
种好水稻,关键是要选好良种,并采用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增产增收.省农科院近年来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高产类型的主要品种有Ⅱ优602、一丰8号等;优质类型的主要品种有泸香615、泰香5号等),现简介如下,以供广大农民朋友因地制宜选用.  相似文献   

20.
郑励志 《唯实》2005,(4):14-14
粮食安令包括数量、质量年和品种三个方面.为此.必须大力推进粮业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的调整.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道路.实现粮食经济可持续发展。1.优化粮食的区域布局。调整粮食种植结构,要十分注意尊重科学发挥粮食生产的区域优势,根据江苏各地的气候、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产品各具特色,避免低水平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