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历经百年党史被证明了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其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
<正>“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是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这一结合本质上是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同中华根脉相结合、同中国文化信仰相结合,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主义根深叶茂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有着高度理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征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综合作用的结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境界,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重要理论遵循。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强“两个结合”的行动自觉,立足客观现实,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白亚光 《奋斗》2022,(3):20-2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阐释“坚持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时,又一次强调了这一重要论断。  相似文献   

5.
祝贺 《奋斗》2022,(4):18-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是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红线,“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中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乃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关键所在。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为例,五四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国古典哲学的历史观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中国传统革命思想接引阶级斗争学说,从儒家的大同理想通向科学社会主义,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庸之道和实用理性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精神,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代中国社会形成了互动、融合、共进的双向逻辑关系,这就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由此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和历史性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论断内涵丰富,对于解放思想,再次审视中华文明,拓展中国共产党理论维度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提出“第二个结合”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对理论认识的深化推进到理论的自主。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放眼历史的长时空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的演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潮中脱颖而出,并逐渐在中国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深刻阐明“‘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正>策划导言2023年6月2日,一场高规格的座谈会——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就“文化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专门召开座谈会。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并特别阐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第二个结合”理论找准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助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为引导读者更加深刻认识“第二个结合”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本刊特推出一组文章,以此感受文化自信、解码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坚持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成功密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就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以全新的视野正确回答实践课题和时代之问、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继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新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分析二者相结合的语义逻辑,认识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能性,探究其未来进路,能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共融共进、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与实践镜鉴。  相似文献   

14.
靳诺 《理论导报》2023,(3):14-16+2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5.
贾雷 《党建》2023,(2):27-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应有之义,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经验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7.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史。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理论创新的重大经验和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两个结合”这一创新性的科学命题,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再次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2](P17))  相似文献   

19.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根本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新境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更高的历史高度加以审视,突出的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立场、文化基因、文化风范,彰显出更为鲜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入新的发展阶段。"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两个结合"是"走自己的路"的深化扩展,也是文化"两创"的必然要求和延伸发展。"两个结合"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水平,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的契合点,发挥中华民族的语言魅力,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