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6,(1):124-127
2005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  相似文献   

2.
潘琦 《传承》2005,(6):33-34
苦涩或是甜美的回忆,其韵味都同样是浓郁和深沉的。11月18日,中共中央召开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会议立即勾起我的绵绵回忆,想起了我一生中与耀邦同志的三次近距离接触。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华大地掀起一股大办钢铁的风潮,土法上马,全民皆兵,大炼钢铁。当时我的家乡罗城县一马当先,据说大炼钢铁出了好的方法,好的经验。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在广西视察工作时,要亲自到罗城看看。具体的月日已记不清楚了,据自治区通知,到罗城的当天晚上,耀邦同志要接见共青团代表和少先队代表。那时我正读初中,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6,(1):37-40
2005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在会发表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广东广州林家有(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2005年《同舟共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政治性、思想性与学术性、可读性融为一体的精品。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文章、有关历史人物的文章都不错。第11期《警惕社会发展的“短腿”现象》、《胡耀邦在拨乱反正的日子里》、《柳亚子的“牢骚”》、《寒夜过后的温暖——耀邦两次为我和<第二次握手>平反》、《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专访)》以及《和谐社会与稳态不平等》、《构建和谐社会之我见》都很好,不仅给人提供很多平日无法了解的史事,重要的是能给人一种思想震撼,尤其是在纪念耀邦诞辰时发表这一组文章很有分量,对于读者认识和了解胡耀邦同志的贡献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同志诞生八十五周年,谨撰此文,以表纪念。在五十年代,我是一名基层团干部,而胡耀邦同志是团中央第一书记;在七十年代的中央党校,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学人员,胡耀邦同志是中央党校的领导人。我同他相距甚远。但是,一定的历史机遇使我同耀邦同志有了直接的接触。从1977年6月到1981年9月的四年多时间中,我有幸在耀邦同志的指导下办《理论动态》,这一段经历使我终身受益,终身难忘。引导我走上理论工作道路我的日记上有这样的记载:(1977年)3.4,上午。理论小组学习《论十大关系》,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接到中央通知:华主席兼任中央党校校长,汪东兴兼任党校第一副校长,胡耀邦任副校长。全校开庆祝会,游行。  相似文献   

6.
沈宝祥 《同舟共进》2010,(12):36-37
1988年秋,胡耀邦同志在中央党校工作时的秘书陈维仁,为自己的老领导写了首诗,前两句是:“戎马倥偬为大同,十年开拓振雄风。”“十年开拓振雄风”,是对耀邦同志“文革”后复出的十年不平凡历程所作的很好概括。胡耀邦同志1977年3月到中央党校任职,到1987年初,整整十年。这十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24日,伍精华同志光临寒舍,对我说:"耀邦同志辞世15年了,但他的形象一直在我的心中映动,而且随着时日的推移,愈映愈烈。今年是耀邦同志九十诞辰,又值我陪他考察云南20周年,身处此时,我无法控制和隐讳对他的思念和景仰。在我眼中,他是20世纪中国最崇高的伟人。可惜,他走得太早,  相似文献   

8.
《春秋》1998,(5)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胡耀邦亲手引发的“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缅怀耀邦同志,重温他的生涯,我们注意到他曾经两次到黄河口这方宝地。视察孤岛机械化林场1960年1月,共青团山东省委响应中共山东省委“开发黄河口渤海荒滩”的号召,积极动员济宁、菏  相似文献   

9.
伍精华 《人大研究》2003,(11):50-52
198 3年 7月中旬至 8月初 ,日理万机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至甘肃、青海两省视察 ,回途中还转到延安 ,出席在那里召开的北方旱地农业工作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2 0天的行程 ,用耀邦同志的话说 ,“不唱天 ,不唱地 ,只唱一本‘草木记’”。沿途所到 ,耀邦同志紧抓“种草种树”这个题目 ,一路调查研究 ,一路交流思考 ,一路宣传动员。他针对西北、北方干旱地区 ,提出“种草种树第一”的思想 ,明确指出种草种树“是关系全局的战略问题” ,“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是改造山川 ,治穷致富 ,逐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基础” ,“是改变西…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温家宝总理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怀念胡耀邦同志一文,记述24年前耀邦不顾自己病弱身躯,深入贵州贫困山区进行调查研究的感人事迹。文章没有透露耀邦当时说过些什么。而当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曾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朱厚泽同志把耀邦的几次讲话整理成一篇文章,以省委的名义在《贵州日报》上整版刊发。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共产党要立党为人民,让人民普遍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会见巴金 1981年10月13日,时年七十七岁的巴金老人从法国参加国际笔会回国。刚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不久的胡耀邦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并宴请了巴老。在座的还有张光年、朱子奇、周巍峙、贺敬之等人。作家吴泰昌所著《我亲历的巴金往事》中披露,巴老说,那一次他出国回来,刚到北京.耀邦同志就特地把他请到中南海,无拘无束地谈了一个多小时.涉及到的话题很多,交谈得也很畅爽。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不幸逝世的噩耗传到中央党校,全体师生员工感到十分震惊和无比悲痛,心情极为沉重。耀邦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也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理论家。他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直至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一生为党为人民立下了多方面的不朽功勋,是一位得到公认的卓越领导人,在人民群众和干部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耀邦同志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位主持中央党校工作的领导人。中央党校的同志亲  相似文献   

13.
重要活动     
正2016年11月29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学习朱德精神,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耀邦有同胞兄弟多人,其中成年的有5人,他的三哥耀福,早在大革命时期便参加了革命工作,他是耀邦的革命引路人。耀邦赴湘东特委后,他担心家中无人照顾,经组织同意,回乡从事秘密斗争,打进敌预备队,暗中支援苏区物资,其中有一次他就搞了800斤食盐运往苏区。后来敌人发现耀邦当  相似文献   

15.
国内要闻     
正中共中央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3月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16.
22年前的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病去世。22年后的2011年,胡德平著《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一书,由中国最高规格的人民出版社以首印六万册的大手笔公开发行。胡德平在该书“前言”中写道:“本书从耀邦同志的直接史料出发,径直探寻他的精神世界,务求解读他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当他的心路思绪已尽,无路可走原地打转时,他是怎样在荒原上迈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是胡耀邦同志1958年参观南阳隆中诸葛亮草堂时改写的一副对联。他多次把这副对联抄写和转赠给党内外友人,用来共勉。耀邦同志14岁参加革命,在六十年革命生涯中,无私无畏,光明磊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自己的光辉一生,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胡耀邦同志的一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具有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作为一个马克“我不下油锅谁下油锅!”———坚持真理撼人心思主义者,他…  相似文献   

18.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前夕,由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泰昌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全国领导科学界“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领导思想与实践理论研究会”于8月9至10日在温州举行: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姜春云向研讨会发来贺辞。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9.
高层点击     
《人大论坛》2008,(12):M0002-M0002
胡锦涛11月11日下午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说,我们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的优秀思想、崇高风范、高尚品德,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力把老一辈革命家开辟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永恒的纪念     
薄茹 《北京观察》2006,(12):36-38
200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将各种纪念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