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村委会选举中,派系竞争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对选举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规范村委会选举中的派系竞争,成为当前我国村民自治所面临的一大急迫任务。  相似文献   

2.
每月资讯     
《海南人大》2013,(6):4-5
事件民政部发布选举规程推动村委会直选公正民政部日前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明确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场地要求,旨在深入推进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规程对选举竞争进行了详细规定。按照规程,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  相似文献   

3.
我国村委会直选中出现的贿选行为具有多样性、隐蔽性、多发性、严密性的特点。遏制贿选行为必须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对竞选者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以及监督制约机制、规范选举程序、加强培训教育、适当弱化村委会的经济管理职能、加强立法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4.
破坏村委会选举行为入罪论——刑事分析与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以来,村民自治的实践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民主欲求。然而,破坏村委会选举行为亦愈演愈烈,刑法规定的“破坏选举罪”却无法将此种行为涵摄其中。本文在分析这种行为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对相关的刑事立法政策、刑法规范设立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即村委会选举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法的有权解释。基本的法律渊源与基本法律并不是一回事情,村委会组织法从严格的宪法意义上来讲,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并不是一部基本法律。对村委会选举作出规定的“中办”、“国办”“两办通知”虽不在立法法规定的法规、规章之列,但不应将其排除于村委会选举的法律渊源之外。目前,有必要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村委会选举法。  相似文献   

6.
村委会选举的中贿选现象、候选人、选民、政府代表者在公共选择理论中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诠释。当前关于防治贿选的立法缺失,给村委会选举带来了消极的后果。要加强立法工作,包括健全制裁贿选的刑事法律体系,制定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和村民自治法,以规制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  相似文献   

7.
基于善治理论来对农村选举加以思考,且将思考重点放在提出有效对策上,结合治理理论着重分析了农村选举的主体、过程、环境以及存在于其中的各项关系,旨在尝试从宏观上把握农村选举这一研究对象。选举主体要明确定位,选举过程要严格规范,选举环境要努力改善,而选举关系要得以理顺。其中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村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二是村民与乡村精英、村民与村委会、村委会与乡政府以及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良性且持续性互动要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8.
村民选举权屡遭侵害导致村委会选举出现不协调之音,从而影响村民自治原本具有的社会和法律功效,故从法律制度上保障村民选举权的救济实属必要。厘清地方自治与自治监督的关系问题,是正确看待村民选举权法律救济的前提。而具体从村委会选举纠纷和争议的形态和特征出发来构建相应的救济制度,方能够有效确保各种争议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社会"二元结构下,中国农村村委会的选举博弈非常复杂,因为谁赢得选举的胜利,谁就获得了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在2011年H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贿选、拉票等非理性现象,但是村民所表现出的某些选举理性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安图县村委会民主选举过程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村委会民主选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个别竞选村干部动机利益化、竞选手段复杂化、违规操作等现象,同时部分村民的参政意识淡漠。并从村干部角色地位的转变,村民公民意识淡薄,选举程序简单化以及对村干部的监督不力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村委会选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