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宜周 《台声》2000,(2):1-1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主席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至今已有5年了。这八项主张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照顾和理解台湾人民的利益和感情,高瞻远瞩、务实理性、情深意切,得到了祖国大陆人民、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坚决拥护、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5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指引下,海峡两岸人民积极地进行交流交往,共同维护台湾海峡的和平与稳定,使两岸关系有了长足的进展。两岸经贸互补互利,关系日趋紧密…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对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主张。这些主张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目标是坚定不移的,而实现的方式则是灵活机动的,这就完全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两岸和平统一的诚意。在过去的一年里,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也面临着新的困扰和麻烦。可以说,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及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正在增长,而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及祖国和平统一的因  相似文献   

3.
许嘉璐 《台声》2000,(3):8-9
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对照5年来海峡两岸发生的种种事情,现在回头重温这八项主张,更觉得其阐述的精辟、意义的重大。江泽民主席所提出的八项主张,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把近期和长远解决两岸最主要问题的办法都提出来了。首先明确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原则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因为它代表着全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反映了全国人民和一切爱国华人的愿望。江泽民主席提出,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迄今已整整20周年。这一历史性文告首次公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标志着两岸关系进入和平统一的新时期。20年来,在这一历史性文告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随后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以及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和一系列重要政策主张的推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今年春节发表的重要讲话和所提出的八项主张,受到了海峡两岸广大同胞兄弟和所有炎黄子孙的极大关注。江泽民总书记的讲话和八项主张,代表着包括台湾广大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是解开海峡两岸间存在的历史疙瘩,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良策。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献计出力,是历史赋予海峡两岸全体同胞的共同责任,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促成祖国早日和平统一,都负有责无旁贷的义务。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人民要富裕,中华要  相似文献   

6.
李家泉 《台声》2000,(3):31-32
自国家主席江泽民于1995年元月发表八项主张以来,到现在整整5年了。钱其琛副总理在最近召开的纪念会上,又一次重申了祖国大陆的对台政策,表示希望两岸能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加强接触与往来,积极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和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一种规律性现象江泽民主席发表八项主张的5年来,海峡两岸关系大体经历了“缓和──紧张──再缓和──再紧张──再缓和”这样一个历程,一援一紧,缓紧交替,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性现象。事情经过大体上是这样:江主席的八项主张发表后,各方反映良好,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这以后不久,李登辉访美…  相似文献   

7.
坚持一个中国 促进和平统一──各界人士谈江泽民讲话徐晓燕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就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以来,在海峡两岸及海外同胞中引起了持续、强烈的反响。和气生财和则两利全国政协副主席、祖国统一联谊委员会主任万国权说,国家...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     
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八项主张 □夏易华 1995年1月30日,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了祖国统一八项和主张,内容为: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反对搞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  相似文献   

9.
祖国统一大势所趋江泽民总书记在新春茶话会上提出的八项看法和主张,说出了勃们的心里话,我们非常高兴,衷心护护,坚决执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促进4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是每个中国入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台湾是十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持一个个国的原则,是和平...  相似文献   

10.
旧历将尽,新元肇启,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我谨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向台湾同胞表达新春的问候与祝愿。祖国大陆遵循邓小平先生倡导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八项主张,为推动  相似文献   

11.
4月12日至25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拥护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八项主张,先后分3路赴沿海6省1市,就推动海峡两岸政治谈判、经贸合作和两岸直接“三通”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和研讨。他们在考察后指出,完成祖国的完全统一是...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95年元月30日江泽民主席就两岸关系发表“八项看法和主张”以来,到现在整整八个年头了。江泽民发表的这个新春讲话,是一个政策性和纲领性的重要文件,对两岸关系极具指导意义。两岸关系的重大变化8年来,尤其是最近几年,两岸关系特别是经贸文化关系已经明显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春节前夕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江总书记的讲话殷切希望祖国统一、中华繁荣,内容务实、诚恳,八项主张阐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也为加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繁荣闽台经济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11年前的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共中央台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单位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看法和主张。11年来,尽管两岸关系复杂多变,但是,江泽民同志代表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这八项主张,从战略的高度把握住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方向,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对和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对台政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15.
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与当今世界的主题相一致的。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八项重要主张贯穿着一个原则,就是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追寻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当代世界形势发展和中国的实际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6.
《统一论坛》2006,(1):1-2
11年前,江泽民同志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郑重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指导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八项主张的基本内容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不持异议,但反对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空间”的活动;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第一步可以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  相似文献   

17.
宋雨 《台声》2006,(3):14-18
今年是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发表11周年,有关部门、地方和海外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座谈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记者参加了部分座谈会,现将会上的有关内容报道如下,以飨读者。重温八项主张 发展两岸关系江泽民同志八项主张发表11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台盟中央、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全国台联、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以及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相继举办座谈会,纪念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表11周年…  相似文献   

18.
乙亥新春第一响,昨宵除夕声洪朗。八项主张雷霆鸣,两岸同胞山岳仰。 中国事情自己办,炎黄后裔同心愿。何劳“借助”问他人,日月光华旦复旦。 “分裂”“分治”皆荒廖,邪说欺人觇其后。魔影幢幢有图谋,安能承诺抛甲胄?  相似文献   

19.
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了由中台办、国台办等七家单位联合举办的新春茶话会,与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代表及在京台胞台属代表欢聚一堂.共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现阶段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八项重要看法和主张.  相似文献   

20.
和平统一的新契机──江泽民主席提出两岸关系八条主张博瀚在今年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谈话。谈话就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若干重要问题,提出了八项主张和看法。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