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文杰 《人民论坛》2012,(20):210-211
邓小平管理哲学是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即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管理的主体和依靠力量;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是管理决策价值选择的依据和评价标准;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管理的价值目标。同时,邓小平管理哲学思想的人民主体价值观是人民利益标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和引领中国新时期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并展示了一种以人民为本的人民利益观。这种人民利益观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规定性的体现,也是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价值诉求。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和本质精神,要求大胆而睿智的改革开放政策和路径,体现了辩证的思维,推崇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是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他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创造性的发展,蕴涵了极为丰富的“一切为人民,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民为本”思想。今天,我们坚持邓小平“人民为本”的思想,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人民为本”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考虑问题“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邓小平在领导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就一再强调:党在敌占区游击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利益。在…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而鲜明的特征。一是邓小平哲学思想始终是以发展着的社会历史实践为出发点,不固守任何教条和本本,这是对社会历史现实的开放;二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许多方面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它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这是对理论的发展性和成长性的开放。全面理解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开放性特征是完整把握和灵活运用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5.
史佩宇 《传承》2010,(9):4-5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征,朴实易懂而又思想深刻,易于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引导学生学习邓小平哲学思想,既是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二年级哲学常识教材的内在要求。根据邓小平理论和教材的结合点,可以从实事求是观点、矛盾观点、人民群众观点和生产力观点等几个方面,渗透邓小平哲学思想的教育。(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多次宣布,"我是实事求是派",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  相似文献   

7.
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事业都是为人民谋利益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民本观中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关于人民民主的重要思想,也是其民本观的根本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雍涛教授撰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理论著作。全书虽然是一本论文汇编,但所选各篇都是精品力作,系统而又深入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和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哲学进行阐释,充分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毛  相似文献   

9.
蒋伏虎 《前沿》2004,3(8):9-14
邓小平的民本思想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本思想。其主要内容是 :致力“民富” ,大力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引导民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扩大“民权”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维护和扩大人民民主权利 ;提高“民质”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众素质 ;尊重“民意” ,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以代表绝大多数民众利益 ,人民满意、人民赞成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央视热播的大型电视剧《延安颂》中有一个令观众难忘的情节:毛泽东主席认革命烈士刘志丹同志的干娘为自己的干娘,并把干娘背在背上送下山,这感人的镜头使许多观众流下了热泪。主席背干娘,体现了革命领袖与人民大众血肉相联的关系,正如邓小平生前多次说过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别的追求,也没有自己的利益。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石子球 《湖湘论坛》2006,19(1):29-30
人民利益在邓小平的思想与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发展经济是实现人民利益的重要前提,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党校系统邓小平哲学思想研讨会观点综述庄建儿以研讨邓小平哲学思想为主题的广东省党校系统哲学教学研究会第九次理论讨论会于5月22—24日在广东湛江市委党校举行。与会者围绕邓小平的哲学思想,从体系、特征和具体问题两个层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邓小...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决策原则探析张美坤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关键,它贯穿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始终,其效果是衡量行政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志。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设计师,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决策者。他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立足...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三个部分——邓小平“人民利益决定论”的基本思想、邓小平“人民利益决定论”是创建人民满意工程的指导思想、创建人民满意工程的基本思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决定论对公安机关目前正在蓬勃开展的创建人民满意工程活动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价值观,融合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贯穿于邓小平人的价值观中,是邓小平人的价值观的核心,在邓小平心目中,人民利益是他思想行动的最高准绳,是他对人的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邓小平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亚光 《理论月刊》2007,3(2):79-82
周恩来在生命最后一年中,同邓小平相互关心和支持,为了党和国家的命运共同奋斗。周恩来逝世后,邓小平为周恩来致悼词,并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切缅怀他。邓小平对周恩来的缅怀,成为他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动力。周恩来和邓小平的伟大情谊将永远为人民所传颂,他们的伟大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评判决策的最高标准是什么?邓小平认为是人民利益和人民意愿。这与毛泽东提出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①,是完全一致的。学习、掌握和运用这一最高标准,对于我们学习决策理论,指...  相似文献   

18.
潘峰 《前进》1995,(11)
人民利益是邓小平理论的价值核心潘峰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对“人民利益”的关注十分突出。总括他的大多论述,人民利益的含义基本有三层:(1)这个利益的主体涵盖了当代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他的经常用语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利益”、“占百分之九十几...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5,(8)
邓小平作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尤为关注。他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准绳"这一政治高度的二度拓展,充分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宽广的历史视野和高度的战略思维,从另一种高度对社会公仆的本质属性、公仆原则以及防止公仆蜕变为社会主人的实践措施加以完善,是对巴黎公社"社会公仆"思想的再度继承和创新。在邓小平"社会公仆"思想的引领下,社会主义廉政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人民是人民利益标准的裁判员人民利益标准在实践中的正确运用关键在于明晰评价对象和评价主体。人民利益标准的评价对象无疑是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评价主体则包括党和政府的自我评价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评价。两个评价主体究竟以谁准绳?谁是最权威的裁判员?这是贯彻人民利益标准必须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对此,邓小平始终坚守人民才是人民利益标准裁判员的价值观,廓清了人民利益标准的评价主体是谁的问题,从理论上挖掉了长官意志和官本位存在的价值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