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不良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非主导文化体系而存在,对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传播事业的领导;正确把握文化选择的力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强文化劝导力度,提高青少年对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且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PUA亚文化深受青年大众追捧,由此产生的恶性事件以及违法犯罪屡见不鲜。PUA亚文化在与我国主文化的冲突过程中已经由一种良性文化演变成犯罪亚文化。这种犯罪亚文化具备叛逆性、联结性和畸异性等特征,并会产生反社会危害、反分化危害以及反规范危害,故必须加以防范。PUA犯罪亚文化的形成机理是:外部文化冲突中不良文化的泛滥与基础教育的不足为其形成营造了条件;内部文化冲突中犯罪人的选择偏差与被害人的选择失衡为其形成提供了动能;社会监管与法律制度等规范真空也为其形成提供了便利。为遏阻PUA犯罪亚文化蔓延,必须培养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增进对心理障碍亚群体的疏导和治疗。同时,也要强化对PUA行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严惩PUA恶性事件和违法犯罪活动,以降低其对青少年群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不良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非主导文化体系而存在,对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传播事业的领导;正确把握文化选择的力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强文化劝导力度,提高青少年对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且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暴力、享乐、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冲击的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高校不良亚文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不良亚文化中的享乐亚文化、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一些校园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影响的途径是:做好不良亚文化群体的转化工作,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暴力、享乐、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冲击的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流行歌曲是青少年“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流行音乐流俗化发展的恶性趋势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塑造,因此,引导流行音乐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对青少年的学校、家庭教育以实现青少年与流行歌曲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决定着依法治国的未来。目前青少年犯罪仍不容忽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新媒体亚文化具有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隐匿性的特征,使其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从犯意诱发、犯罪示范、犯罪认同等方面强化了一些青少年的致罪倾向。新媒体暴力亚文化、色情亚文化、帮派亚文化严重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并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犯罪样式。要控制青少年犯罪,应加强对新媒体亚文化的治理,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网络亚文化是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网络文化生态的健康与否。以“表情包文化”“丧文化”“饭圈文化”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泛娱乐化、价值虚无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等不良倾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加强网络亚文化景观不良倾向治理,需要多措并举:一是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二是多主体协同,打造网络亚文化治理共同体,形成治理合力;三是手段革新,从冲突管理到协调治理,实现文化破壁。  相似文献   

10.
重视现代青少年的伙伴群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组织并参与伙伴群体行为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青少年伙伴群体行为在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中有不可忽视的功能 ,因此 ,必须重视青少年伙伴群体行为的研究 ,并将其向积极的方向引导。  相似文献   

11.
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一种社会亚文化,青少年犯罪是犯罪问题的一部分,但与成年人犯罪表现形式不同,其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更易受文化规范的影响与制约。通过文化冲突理论和社会解组理论来审视青少年犯罪问题,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情势分析了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危害,而法治文化氛围的营造能够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暴力亚文化的社区环境中自发形成了一套管理人际公共行为的"街头守则",这套非正式规则默认了人们可以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赢取"尊重"。在"街头守则"的渗透下,充斥暴力的家庭环境会强化青少年的暴力认同感,误导青少年形成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另外,不良的社会交往也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青少年通过暴力竞争来赢得"街头游戏"中的"尊重"。此外,青少年自身的叛逆性格也会强化其犯罪意志,成为刺激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学院集体研究项目“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研究”中作者承担的部分。本文从广州市流动犯罪人口亚文化特征及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的主要种类、手段、方式与亚文化的关系探讨了亚文化对广州市流动犯罪人口影响的潜在诱导性和条件性,提出了清除不良亚文化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有效治理广州市流动人口犯罪现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络游戏的发展经过了萌芽准备期、快速发展期和混战垄断期。从其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网游的三个特征,即以青少年为主要消费群体,以代理为主要经营模式,充斥诸多负面思想元素。负面思想元素形成不良的网游文化,进而影响青少年的行为与思维,导致违法犯罪等不良问题的产生。发展健康的网游产业,不仅需要网游行业实行严格自律,发展创新自我品牌,形成健康向上的游戏亚文化,而且也亟待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与约束。  相似文献   

15.
社会亚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暴力亚文化是青少年从事暴力越轨的精神动力;黄色亚文化是青少年性罪错的土壤和温床;腐败亚文化是青少年心态失衡、报复社会的催化剂;惩罚亚文化使青少年性格压抑,并且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而快餐亚文化则是西方社会蚕食我国青少年思想和情感的腐蚀剂.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亚文化氛围,是预防和遏制当前青少年越轨行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亚文化兼具积极和消极两种属性。在消极亚文化影响下,处在社会转型期的部分青少年价值观发生了异化。重新审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权威,规制媒体文化价值行为,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校园学生文化团体建设来完成对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培育。  相似文献   

17.
预防青少年不良群体的形成以及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危害 ,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依据社会心理学的群体动力理论 ,分析青少年中不良群体的形成原因和他们可能造成的危害 ,并就防止不良群体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提出治理措施 ,是一种能够较好地瓦解青少年中已经形成的不良群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身体素质持续滑坡、营养状况不良、意外伤害频发等种种令人堪忧的现象。针对上海青少年体质健康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应该从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大力推进青少年“食育”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以便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在21世纪,网络和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网络文化打破了传兢文化意义的框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极具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对青年亚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网络文化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及如何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青年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家庭对个体特别是对青少年能否形成良好个性有着巨大的影响.现实生活表明,各种类型的不良家庭教育后果十分严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逐年呈上升趋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残缺病态家庭会使青少年缺少父爱或母爱,承受巨大的痛苦,形成不良个性;家庭的消极作用则会使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反社会态度,不正确的价值观念、低级庸俗的兴趣、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