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足迹提取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承痕客体的复杂性,足迹的显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粉尘地面的立体足迹的提取仍是一大难题.粉尘地面立体足迹是指承痕客体表层覆盖了较厚一层质地松软、干燥的粉尘类物质的足迹,如水泥粉、石灰粉或其它类似物质.由于粉尘地面立体足迹的承痕客体的理化性质特殊,不宜采用常规的静电吸附法,用拍照提取和制作石膏模型等方法提取也不理想,因此其提取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2.
2010年2月20日,某县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件,现场勘查过程中,在一居民住户门前新建的水泥路面上发现数枚与中心现场嫌疑人所留同一种类的立体足迹。由于承痕体为已凝固的水泥地面,如使用石膏  相似文献   

3.
足迹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案犯在犯罪现场活动的轨迹,亦或多或少的隐含有犯罪分子的个体信息。现场勘查中,由于案犯的伪装、破坏、技术人员的勘查技能或现场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现场实际勘验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往往不尽人意,利用传统的足迹发现和提取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列述如下:1灰尘减层足迹的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厚、灰尘细腻且粘附性较强,足迹反映清晰,各种特征反映明显、稳定的,可以直接拍照或利用静电吸附器吸附后再拍照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薄,但承…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活中玻璃制品随处可见,在案件现场中玻璃也是一种常规的载痕体,如入室盗窃案中的门窗上、汽车盗窃案中的车窗上均容易留下潜在或可见的指印痕迹。现代犯罪分子一般都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进入中心现场后往往戴有手套,很少留下指印痕迹;而在攀爬和撬窗中,由于外围性和戴手套的不方便,往往不戴手套,较容易留下指印痕迹。因此如何提取玻璃上的指印痕迹,往往成为勘查和侦破案件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用综合提取方法,有效提取一枚玻璃载体上汗液、油脂的混合指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痕迹认定肇事车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事故勘验技术的发展,物证技术在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验以及侦破交通逃逸案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痕迹检验技术作为物证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认定肇事车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是车辆与车辆、人体、道路等客体在路面上相对高速运动形成的痕迹,相对于其它类型案件有着自己的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分布范围广、造痕体和承痕体相对运动剧烈,形成痕迹的造痕体和承痕体大多都会发生形变.基于交通事故中痕迹形成的这些特点,交通事故中的痕迹检验难度是比较大的.但交通事故中车辆的特殊结构形成的印压痕迹、车辆轮胎、摩托车车篮等造痕体在灰尘等介质作用下在人体的衣服等表面形成的印压痕迹都可以很好反映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从这些痕迹反映出造痕体的外部结构特征可以寻找和认定交通肇事车辆.  相似文献   

6.
唐立君  文新平 《刑事技术》2013,(4):19-19,47
在侵财类案件现场的勘验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接触到一些挎包、钱包、证件等皮革或非光滑客体塑料制品,如果这类物品属于光滑客体,则较易处理,遇到客体表面较粗糙、褶皱或有印压花纹等较为立体的表面,用常规方法很少能提取到有价值的指纹。本文介绍一种“指纹、工痕提取胶”的产品(见图1),适合挎包、钱包、证件等皮革或塑料制品上指纹印痕的提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农村耕畜价格的不断上涨,在宁夏南部农村,案犯采用攀爬越墙、挖洞人室等手段盗窃农机、耕畜的案件不断增加,在现场除留有工具、足迹等常见痕迹外,往往在现场出入口墙面及攀爬辅助物一一土坎上留有立体指纹。由于受散光及其它条件地限制,技术员很难用拍照等常规方法提取。  相似文献   

8.
l案件简介某El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经过勘查,现场没有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和生物检材,只在中心现场地面上用静电吸附器提取清晰、完整的足迹一枚。经检验疑为嫌疑人左脚平面足迹(见图1),案发后一周犯罪嫌疑人甘某被抓获,在甘某的住处发现一双与现场遗留足迹花纹一致的平底运动鞋(见图2,图3)。但甘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实,为了查明真相遂对提取的鞋子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足迹是指存人体运动中,以赤足或穿鞋的足作为造痕体.与地面等承痕客体表面接触所形成的痕迹的总称。本文研究的足迹就是人体力学通过双脚造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石膏制模是提取现场立体足迹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用其常规方法来提取遗留在草木灰上的足迹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笔者利用液体浸润法,对其进行制模提取,效果较理想。 1 原理 草木灰为干杂草及玉米秸等植物燃烧后形成的化合物,该物质密度小,当遇石膏液灌制时,易被冲走或飘浮起来而损坏特征。如果制模前,在足迹周围注入适当的液体,使整个足迹得到浸润,就会改变草木灰的固有特性,从而提取到比较理想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场勘查中,我们经常遇到粉灰尘的减层、立体足迹,特别是在经常无人出入的仓库、沸腾炉下或是在风沙较大的乡村,这种立体足迹更是常见。以前通常用照相来固定,利用这种方法提取的足迹局限性很大,有些细微特征在照片上反映不明显,有的甚至根本反映不出来,这给检验工作造成了很大难度,也大大降低了现场勘查的利用率。根据这一情况,通过多次反复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减层足迹也可以用石膏来提取,其方法是:用市场上销售的定型喷发胶,上下振摇数次,使其桶内胶水均匀,然后直立胶桶,大约在距足迹一米高倾  相似文献   

12.
血痕、泥水足迹与软质客体上加层灰尘足迹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常遇到光滑地面上已干涸的血足迹、泥水足迹,以及软质座垫上灰尘加层足迹,有时对其拍照后将其提取下来,时间短的血足迹和泥水足迹由于未完全干涸较容易提取下来,如果气温高、时间长,足迹会牢固地与地面结合在一起,很难用胶带粘下来,而软质客体上灰尘足迹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足迹又易变形,影响检验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两种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介绍如下:1血痕、泥水足迹的提取准备一条毛巾和一盆热水,将毛巾在水中浸温,稍拧一下,把温热毛巾打开平铺在足迹上,过几分钟后将毛巾移开,使干涸的血迹、泥土潮湿,稍干燥…  相似文献   

13.
1案件简介2005年7月3日,我市某县某村发生一起杀人分尸案。现场勘查中在埋尸块的土坑内提取了一枚锹痕(照相和石膏模型提取),锹痕痕面底缘弧线清晰完整、细节特征稳定,具有检验鉴定价值。把现场锹痕和石膏模型照片放成原物大尺寸发给侦查人员,经侦查人员对现场周围几个村庄挨家逐户的排摸,在犯罪嫌疑  相似文献   

14.
罪犯作案就要在现场留下明显或不明显的足迹。一般在光滑、平整、干燥客体上的足痕可以用拍照、静电吸附,石膏制模等方法提取。但这些方法对于潮湿、拱形、凹凸不平的客体上加减层足痕的提取,效果不太理想,甚至会失去鉴定条件。笔者多年实践认为,用透明不干胶胶带粘取,悬空透光拍照方法,是最安全、经济可靠的方法,还能补救一些不够鉴定条件的足迹痕迹。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月18日17时50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151号的沈阳商业银行辽沈支行第一储蓄所门前发生一起持枪爆炸抢劫运钞车案件。正在往运钞车上送款的储蓄所工作人员王洪海及随车保安员刘伟当场被炸身亡,运钞车司机袁传友跳下车时被歹徒开枪打死,另有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犯罪分子将装有人民币220万元的4个钱袋抢走后,驾驶停留在现场附近的红色松花江微型面包车逃离现场。详勘细访周密分析案发后,沈阳市公安局紧急调动相关分局民警,配合刑侦技术人员,以发案地为中心,东西扩展60米、南北扩展150米划定现场范围,对现场进行了地毯式搜索,清理并提取该范围内所有可利用物证。现场血泊中提取猎枪用12号猎枪弹砂架一枚,可疑足迹多枚。经对外围现场搜索,发现并提取了大量爆炸抛出物。针对持枪爆炸抢劫运钞车案现场的特殊性,沈  相似文献   

16.
在现场勘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遗留在现场各种客体上的灰尘足迹,为了提取到原始的反差好的足迹,我们通常会采取架三脚架打光拍摄、胶带纸粘贴后架空打光拍照、吸附拍照法提取。用这些方法对一般客体虽能取到效果较好的足迹,但对于一些特殊客体就不实用了。笔者尝试用闪光灯对各种客体上遗留的足迹进行直接拍摄提取,在一些案件当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拍摄过程1.1器材135单反相机、标准镜头、闪光灯、比例尺。1.2操作方法将留有灰尘足迹的客体用普通现场勘查光源进行观察,直至灰尘足迹轮廓反映清晰,反差最佳,放置比例尺。将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相似文献   

17.
1案件简介某年10月24日,某市一居民家中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现场勘查中,发现地面的浅蓝色塑料泡沫板上有一灰尘鞋印,板质松软,表面为凹点状花纹,鞋印用掠地光照、顺光线观察可见,垂直观察难以发现。现场直接拍照提取无望,经用静电吸附器提取也未奏效。遂将载痕物体原物提取,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处理。  相似文献   

18.
在现场勘查中制作立体足迹印模普遍采用石膏灌注法,采用此方法的第一步就是制作灌模的围墙。围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石膏灌注的成败,关系到提取足迹的成功与否。 现行常规的使用泥土筑墙的方法存在着耗费时间长,起足迹不方便,灌注的石膏足迹边沿不整齐、不美观等弊病;有时也由于受环境的影响而找不到合适的泥土来制作围墙。用制作成型的铝制多用围墙  相似文献   

19.
塑料薄膜上镰刀刃尖擦划痕迹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地区经常发生破坏生产经营案件,这类案件集中在农村,现场大多在室外,现场可供侦查的痕迹物证较少,但往往工具痕迹出现几率较大,笔者在侦破一起用镰刀割韭菜大棚案件过程中,利用镰刀刃尖在塑料薄膜上的擦划痕迹检验认定了嫌疑镰刀。1案情简介2004年4月4日,林口县某村陈××家8个韭菜大棚的塑料薄膜被割坏,直接损失1万余元。在现场勘查中提取一枚旅游鞋足迹,模糊不清,无鉴定价值,但在割破的塑料薄膜刀口的上部提取了两处刃尖的擦划痕迹,从塑料薄膜上的刀口走向,运刀的方式及足迹行走方向可推断作案工具是镰刀,且为右手持镰刀。2检验器…  相似文献   

20.
孟小平 《刑事技术》2003,(Z1):25-25
1案情简介1998年3月15日,鄂州市一住宅区离休干部(女,50岁)被犯罪分子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中,在死者卧室油漆地面上遗留有穿袜足迹两枚,系灰尘减层足迹。拍照时,由于地面反光,无法从垂直角度拍到理想照片。后经静电吸附提取拍照,效果较好,同年4月28日晚,该住宅区又发生一起重大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采取同样入室手段盗窃各种贵重物品价值万余元,现场勘查中,在入口窗户下靠墙的一排方凳上提取穿袜足迹一枚,同时提取了数枚清晰的指掌纹。两案是否同一人所为,笔者对现场足迹进行了检验排查。2检验2.1现场足迹的检验两起案件现场足迹均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