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经过长时间的难产后,桑德拉·科萨茨热切地怀抱着女儿。她数着她的每一个手指头和脚趾头,查看了这个熟睡的婴儿的每一个部位。 “她是完美的。”丈夫理查德在她耳边轻声说。 桑德拉完全同意这个说法。然而她注意到在小劳伦的脖子上有一条细小的红色胎痣,医生说,那大概是婴儿在子宫中躺  相似文献   

2.
唐剑锋 《乡音》2014,(9):47-47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一位医生,到英国南部的一所小学去拜访一位多年小见的同学。刚走进校园,她就看见一位拄着拐杖的男孩儿,一瘸一拐地从面前走来。不一会儿,又见一位眼睛上缠着纱布的女孩儿,被一个比她小三四岁的男孩儿搀扶着,小心谨慎地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3.
会讲上海话的美国小姑娘 6岁的女孩儿Gillian Rexach来自美国,金发碧眼,活脱脱一个真人版的芭比娃娃。她的中文名字叫李小凤,像中国父母为自己的小闺女取的名儿。  相似文献   

4.
和我同一个办公室的女孩儿新婚不久,向我抱怨对她老公的各种不满。我听了半天,问她一个问题:你结婚前都在干些什么?婚前就是谈恋爱啊。女孩儿说。女孩儿所说的谈恋爱,也就是一周约会三四次,一起出去吃饭一起出去玩——那时候一起玩得挺高兴,女孩儿说。那后来呢?  相似文献   

5.
荣娇娇 《人权》2005,(6):49-50
29岁的米玛是西藏山南地区颇章乡医院的妇产科医生。虽然乡里共有 1700多名育龄妇女,但是到2003年底, 在这里工作了6年的她,只接生过20个婴儿。但仅在2004年一年,米玛说,“我就接生了8个孩子,全都是顺产。”米玛 1997年开始在颇章乡医院工作,之前在南京卫校学习了4年。这一变化源自米玛2004年5月在拉萨参加的一个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赞助的培训。在那次培训班上,她不仅听了经验丰富的医生做的讲座,而且还有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次培训甚至让我能有机会做剖腹产手术,”她说,“我既兴奋又紧张。产妇被送进医院的时候情况很危急,但经  相似文献   

6.
积雪草 《乡音》2014,(3):48-48
逛街,不知不觉走到奢侈品专区,一个年轻的女孩儿独自一个人在闲逛,衣服、饰品、包包、小物件,每一样都贵得离谱,女孩儿看看这个,摸摸那个,爱不释手。服务的小姐斜睨着眼睛看她,目光中透着轻视,冷冷地说,你不买就别用手摸,这些都是奢侈品,是卖给有钱人的。  相似文献   

7.
医药集锦     
在子宫内啼哭的婴儿二十六岁的农妇朱正芳,怀孕到第三十八周时,她的右耳突然听到腹内两个婴儿在啼哭,声音一强一弱.这个被视为医学上的罕见现象,发生在江苏省启东县. 朱正芳是一九八二年结婚的,一九八三年四月十四日,也就是临产前四天,她的右耳开始听到腹内婴儿啼哭声.当她感到饿了的时候,婴儿的啼哭声特别响.四月十六日上午,卫生院三名妇产科医生和一名外科医  相似文献   

8.
备课卡片     
小娅娜上学了哈妞娜今年13岁,母亲原是北京知青,插队到黑龙江并在那儿成家。生有3个女儿,娅娜最小,学习成绩最好,还是中队长。可是,不称职的父亲沉溺于赌博,家里负债累累。娅娜的妈妈不堪重负,又无法忍受丈夫的暴力,只身回到北京,在一家医院打扫卫生。其父先后让3个女儿退学,工作挣钱供他本人赌博作乐。今年初,3个女儿一起到京投奔母亲。于是母女4人住在某医院的地下贮物室,小娅娜常独自来到窗前,看着走进学校门的学生发愣,有时还穿上校服,戴戴“中队长”臂章,就像要上学一样。母亲很能理解女儿的心,于是她四处托人找学校…  相似文献   

9.
当我采访孤儿无意时,她笑着对我说:“我有‘妈妈’,我有爱。”哭泣的小天意天意从小就很懂事,只有两岁的她在医院里,面对患白血病卧床的妈妈,她说:“找不哭,我听话。”可妈妈却哭成个泪人。当护士抱起小天意离开病房时,小天意哭了,她大声喊叫:“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回家。”护士哄着小天意,自己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知道小天意的妈妈再也回不了家了。16年前寒冷冬日里的这一幕,两岁的孩子还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盯打那以后,小天意再也没有看见过妈妈,她常常哭喊着要找妈妈。直到6岁那年,她才懂得,妈妈死了,妈妈再也不…  相似文献   

10.
这个家庭走了一个罪犯,来了一个警察小思琦住在北京市郊区一幢居民楼里,这个年仅11岁的孩子,今年刚好上小学五年级。在她刚满月的时候,爸爸就因为盗窃罪被判了刑,妈妈扔下她不知去向。她只有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腿脚也不太好。懂事的思琦心疼奶奶,也可怜自己,没有爸爸妈妈,就像没有阳光、没有月亮,日子过得很难。有一天晚上,思琦刚钻进被窝就听见有人敲门。奶奶刚打开门,便一阵哆嗦,手里端着的一只碗“砰”的一声掉到地上。“奶奶,您怎么了?”思琦慌慌张张地钻出被窝,跑到门口,这时,她也…  相似文献   

11.
我来火葬场工作时,只有17岁,一干就是七八年。22岁那年,县城床单厂的一位女工瞧上了我,要跟我恋。她叫孙娟,比我小一岁,模样儿挺俊。我问她:“咱是个火化工,你不嫌弃?”她回答:“我看中你这个人了,你干什么工作,我不在乎。”孙娟姐妹弟兄十几个,她排行十四,人们戏称她“十四小姐”。她的父母都不在了.长兄如父,我那未来的大舅哥是一家之主。对于我俩的婚恋,他们全家人反对,一大堆大嫂子,舌头快得像刀子。这个说:“找个烧死人的,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呢!”那个讲:“烧死人也行,那得大把挣票子,你嫁小朱图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一样美丽     
认识点点纯属偶然。我碰巧来到这个小城实习,碰巧寄居在叔叔战友的家里,碰巧婶婶的朋友有个失明的小女儿。许多个偶然的交叠让我们必然相识。长辈们的意图很明显,我们都是有缺陷的孩子,我又年长她10岁,也许,我可以在她的成长轨道上留下一些痕迹。她实在是个漂亮的女孩,眼睛很大,只是没有焦距,也就没有清亮的色泽。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姐姐,你能听到我说话吗?”我说能,因为姐姐带了助听器。她“哦”了很长时间,然后沉默了很长时间。我仔细盯着她的脸,很显然她已经学会了努力掩藏自己的情绪,但我还是感到了很深的落寞,像极了10年前的我。…  相似文献   

13.
洪鸿 《台声》2010,(5):52-55
<正> "我是听邻居介绍才知道这个诊所的。说这里都是台湾医生,服务非常好,所以我就来了。"一位年长的阿姨告诉记者,一个疗程6次她已来了3次,她说,"这里不像大医院,看次病要排很长时间的队,这里医生会帮我们安排好时间,基本上能够按我们的要求来排,非常自由。还有,这里医生的态度特别好,就像是家里人,在这里看病心情就是不一样,让人舒服"。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破碎     
1在我们这个城市,有许多像蝴蝶般美丽的女孩儿。她们在大别山雾霭的滋润下个个生得皮肤白净、身材窈窕、眉目如画。梅月17岁的时候,已出落得风姿绰约、楚楚动人。她也许称不上我们这个城市最美的女孩,但在她世代居住的街道上,她裸露在阳光下的洁白芬芳的青春深深吸引着一个少年情窦初开的眼睛。他如痴如醉地迷恋着她那婀娜高挑的身材、秋波荡漾的眼睛、浪漫的卷曲长发。这个叫刘军的少年在他的同学中以慷慨好斗、善于捉弄老师而著名。他的身边总是围拢着一群发育良好、学业却一塌糊涂的混仔学生。刘军的父亲是一位靠炒地皮发家的房地…  相似文献   

15.
闲言碎语     
人们生活习惯了的东西,好像就是真理,其实也未必然。咱中国人世世代代就有个习惯,在孩子懵懂之中,便要其立志将来,当大官、读大书、做大老板,女孩儿长像稍稍水灵点,左看右看都像演员。所以三岁背诗百首,数数千余,人前背后夸赞孩子聪明有佳。在大人的诱导下,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问他们将来志向是什么时,得到回答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当大官、大科学家、大老板或演员,没有几个孩子说将来当个好工人或厨师的。如果那个小孩真的这样说,不仅是丢了小孩本人的面子,也丢了家长及老师的面子。  相似文献   

16.
我是武汉人,今年53岁。一个月前,我被确诊为新冠肺炎。1月22日上午,我去拜访客户,回来时坐了地铁8号线。当晚就感觉不对劲,全身发冷。当时以为是小感冒,但老婆说,会不会是中招那个肺炎了?她是妇产科医生,对这个病蛮警觉。当晚她就让我隔离,吃喝拉撒都在单独的一间房里。幸亏隔离得早,家里其他人,包括八十几岁的父母,因为没有接触,都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28日的傍晚,在辽宁丹东市某医院,一个早产婴儿在无人祝福的情况下提前匆匆降生了。从降生到出院,妈妈仅仅给了婴儿15分钟的时间。连助产医生都心生怜悯:唉,七活八不活,这个孩子生命堪忧啊。好心的医生没有想到,就在这孩子出生的前一天,婴儿在母腹里已经“遭遇”了一幕人间惨剧,他的奶奶被人夺去了性命。更让人们难以预料的是,在他出生的第二天,他的妈妈也因杀人嫌疑而被警方拘捕。三天时间里,婴儿历经了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劫难。这是怎样的一段悲情故事?婴儿躺在医院里嗷嗷待哺,却举目无亲。这时,三个“警察妈妈”来了,开始了充满爱…  相似文献   

18.
除了两只手和一条腿外,罗吉具备所有可以打网球的条件。 我和家人第一次看到弟弟时,我们所看到的婴儿,右前臂直接突出一个像拇指的东西,左前臂则突出一只拇指和一根手指。他没有手掌,手脚都缩短了,已萎缩的右脚只有3个脚趾,已干枯的左脚后来也被锯断了。 医生说罗吉得了一种新生儿  相似文献   

19.
我至今仍不认识她,确切地说是没有同她说过一句话。惟一一次见她是在一个大会上,400多名公安民警坐在一个会场里。随着主持人宣布“请民警家属代表发言”,一个30岁出头的女性走上了主席台,当时我对她也没太在意,粗略的印象是瘦高个、秀气、白净。她上台讲道:“...  相似文献   

20.
2006年8月15日,77岁的谢风仙老人被小女儿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送进了江苏海门市正余镇的一家养老院。老人育有2男4女,但却无家可归。她去年5月份摔断大腿住院进行手术,事后竟然没有一个子女接她回家,被“弃”在医院长达两个多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