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学术界对商品经济的研究现状,大体上可以说是“经济学为主,稍有点社会学”。这类研究无疑十分必要,而且还很不够。然而,这类研究,哪怕再加上政治学、法律学等角度的研究,终归是处理现象的实证科学研究,未能涉及实现商品经济的前提与可能性之本体——那是哲学的任务。缺乏哲学角度的研究,不但经济学、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不易确定依据,因而面对国内外的众多理论、学说不知如何选择;而且,在实际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研究》是我国创刊最早、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刊物 ,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 0 0 0年版 )中再次被列为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也刊登社会主义思想史、国外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评介文章 ,还辟有“农村问题与村治研究”、“学者专访”、“争鸣与探讨”、“调查与思考”等栏目。适合大专院校、党校、军事院校师生 ,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组织、宣传部门人员 ,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者及广大理论自学者、爱好者阅读。本刊为双月刊 ,国内邮发代…  相似文献   

3.
曾俊森 《理论月刊》2013,(2):136-139
通过梳理经济社会学的理论贡献与发展逻辑,不难发现经济社会学的发展是在对传统经济学的批判与修正中完善起来的。经济社会学重新定义了经济利益,引入了整体利益与非经济利益,改进了行动者的定义,提出了社会化的行动者,用有限理性代替经济学的全部理性,用场域、网络等理论对经济学进行了补充,提出社会化的经济行为,从而用能动的系统论代替经济学的原子论视角。未来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前景在于如何完成经济学个体主义视角与社会学广域视角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社会学研究中新兴的理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社会资本的原动力是互惠原则,运用互惠原则也存在着道德规范界定,如果人们的获利欲望主宰了互惠原则,建立和运用社会联系仅仅是出于获得比支出更多的回报,那么社会资本将丧失社会性的主体地位,从而演变为单纯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  相似文献   

5.
赵君丽 《前沿》2010,(21):120-122
时尚是社会科学中具有具有魅力的研究主题,本文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主要的时尚理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该书《中译本前言》介绍说 :“本书作为默顿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 ,收录了他从 2 0世纪 40年代到 80年代初的部分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即突出地反映了他的社会学思想的这一特征。一方面 ,默顿强调理论研究应具有经验取向。”“另一方面 ,默顿十分强调经验研究应以理论为指导。”“默顿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研究问题的多样性。”“通过本书我们不但可以深入了解默顿社会学理论思维特征 ,而且本书对于我们认识社会研究的性质、对于更好地处理社会学知识与经验研究之间的关系 ,无疑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作者中译本序言》说 :“在本书中 ,…  相似文献   

7.
制度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是政治学理论中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如果说,早期政治学单纯地研究了制度的话,那么,行为主义与理性选择理论作为对它的反思,则开始第一次关注了个体行为,只不过行为主义主要从社会学、心理学入手,而理性选择则从经济学入手。而最近学界炙手可热的“新制度主义”则应视为对两者相互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研究》是我国创刊最早、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刊物 ,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 ,也刊登社会主义思想史、国外社会主义、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研究和评介文章 ,还辟有“农村问题与村治研究”、“学者专访”、“争鸣与探讨”、“调查与思考”等栏目。适合大专院校、党校、军事院校师生 ,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组织、宣传部门人员 ,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工作者及广大理论自学者、爱好者阅读。本刊为双月刊 ,国内邮发代号为 38— 158。欢迎各位读者到当地邮局联系订阅…  相似文献   

9.
略论犯罪经济学及其研究发展历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犯罪经济学是经济学家直接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犯罪问题,从而创立的一门不同于以社会学理论为前提的犯罪学的犯罪学科。犯罪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对犯罪成本和收益理论的研究;关于对犯罪行为经济模式的研究;关于对控制犯罪行为对策的研究等。如何看待犯罪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国内目前多从广义犯罪经济学的角度进行阐述,即将经济对犯罪的影响通通看成是犯罪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这样并不妥当。犯罪经济学的研究应从本世纪60年代算起。  相似文献   

10.
“冷漠”已是一个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冷漠现象的科学解释,是消灭冷漠的一个理论前提。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分别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给予解释,以期达到对冷漠整体解构。  相似文献   

11.
“冷漠”已是一个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对冷漠现象的科学解释,是消灭冷漠的一个理论前提。为此,本刊邀请有关专家分别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给予解释,以期达到对冷漠整体解构。  相似文献   

12.
郭明 《前沿》2013,(15):102-105
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的前提,它约束与调整着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本文从经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视角梳理并总结出“惯例说”“交易成本说”“博弈说”“社会秩序说”“伦理说”和“关系说”六种非正式制度理论流派,并对各个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比较与评论.意在打破单一学科和理论范式的束缚,搭建一个资源共享与理论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求索》2003,(3)
汪安佑 ,男 ,1 963年 3月出生 ,中南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博士。曾先后就读于湖南农业大学、中央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 (湖南财经学院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经济学》高级研讨班、北方交通大学。现为中南大学“区域经济”硕士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区域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方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理论”等方向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理论。其研究方向为 :经济学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知识经济学 )及企…  相似文献   

14.
《人大建设》2006,(7):55-55
马涛在近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有一个核心前提假定:人都是自利的,都是追逐个人私利的理性利己主义者。“经济人”是人亘古不变的、永恒的本性。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把“人的本性是自利的”这一论断作为研究一切经济问题的出发点。但在西方,“经济人假设”是被严格限制在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内的。而在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将这一理论“假设”滥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当前,社区建设成了政府职能部门重要的工作领域,社区问题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诸多学科研究对象,社区被实际工作部门和理论界所聚焦。怎样建设和发展社区,要做的事当然很多,但勿庸置疑的是我们在注重社区“外延”建设的同时,亟待丰富和挖掘社区的内涵,以赋予社区更多的“文气”。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萨缪尔森与斯蒂格利兹不同的学术背景、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程度、面对的经济问题以及不同的“经济学理念”等方面 ,对两本同名的《经济学》著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兼从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的演进过程中 ,通过分析研究 ,得出几个有趣的结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正从贵族化走向贫民化 ,从对基本理论的评述转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从说教式转向谈话式  相似文献   

17.
异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社会学概念,它更是概括人与世界的现代性关系,表达现代人类生存论的哲学概念。异化是现代生存论哲学发展中的一个主题性话语,只有把异化提升到现代生存论哲学基本范畴的高度来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异化思想所包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人类生存矛盾视角看,人的“存在”和“意义”的矛盾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10月,远方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双二元结构社会的分化与整合》。书,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然而,被关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该书被列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编辑的“社会发展研究丛书”,并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题写了书名,更重要的是这本书是内蒙古第一部用社会学理论研究旗县级社区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的专著。该书以赤峰市元宝山区的三大景观─—乡镇企业产值“亿元村”集群化,平庄矿务局“企业办社会”40年,兴发集团的农业产业化成功为实践研究对象,以“城乡”和“地企”的双二元结构为研究框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陆女性社会学的发展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金玲 《思想战线》2002,28(1):94-101
中国女性社会学并不是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 80年代初中国大陆社会学的复兴中应运而生的 ,相反 ,它是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妇女问题”研究的产物。在近 15年的进程中 ,中国大陆的女性社会学在研究的立场上以价值中立为主转变成价值中立、女性主义共存 ,甚至出现了某种女性主义的倾向 ;在研究的理念上 ,将妇女视作一种角色的“特殊性”逐渐转变成更多地关注妇女的多种角色 ,注意把握妇女作为“人”的整体整合性 ;在研究的方法上 ,对策研究的主倾向被打破 ,形成对策研究、纯学术研究、参与式研究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参与式研究正在成为中国女性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一大特质 ;在研究内容方面 ,2 0世纪 80年代以“问题研究”为主 ,90年代上半叶以对“女人”研究为主 ,而从 90年代下半叶开始 ,“性别人”研究成为重点。这些变化的结果之一是 ,女性社会学由对社会学、妇女研究的依附走向相对独立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效率、公平与收入差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重大问题的社会学思考郑杭生,吕金波收入分配问题是经济学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同时,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利益协调等问题对社会运行的影响极大,也成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因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