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黄埔》2017,(1)
正我父亲叫曾瑞聪,现年96岁,广东揭阳人(现广东揭西县五经富镇)。1939年广东沦陷,高中毕业在家乡教书的父亲为国家独立、民族生存而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广州)17期通讯科。1941年毕业后分配在成都部队,后调到川东师管区。1949年随部队在四川渠县起义,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50军独立师。因母亲岳用仙是成都人,父亲起义后一直在成都生活。母亲是个勤劳能干的人。1956年,母亲在成都市幼教培训班毕业  相似文献   

2.
夏祖丽 《两岸关系》2003,(11):60-61
连着两个星期,每天午后,我坐在台北父母亲家的餐厅餐桌边,把一叠叠相簿,按着母亲依年代编的顺序翻阅着。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画面,拼出一幅幅全家福:诚实正直的父亲,聪慧勤劳的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辛勤努力建立起这个  相似文献   

3.
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的庄稼人。在那沉闷封闭的年代,生活门路不多,父亲只能在庄稼地里埋头苦干,母亲的身子又虚弱,连吃药的钱都没有,还得供我们上学,父亲只好翻山越岭挑柴到镇上去卖。记得那一次父亲又卖了柴连饭都没吃,就去给我送钱。只见他两眼熬得通红,面色枯萎憔悴,刚落去的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感觉     
母亲去世后,父亲老得很快。 没有栀子花了。父亲喃喃地说。 我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母亲在世时,每到栀子花开时节,母亲每天都会从外边买好多的花回来,父亲总是满脸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关键看自己     
彭欣 《半月谈》2005,(9):69-69
我是一名初中生,父母在我上小学时就已经离异,家庭生活也因父亲的离去而变得单调、拮据。这一事件给我带来的阴影也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变得越来越可怕。特别是父亲的玩世不恭,常给还在关心着他的母亲带来伤痛。但也正是因为父母分离,我开始懂事,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开始学会自立自强。因为没有了父亲的呵护,我也开始注意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和谐,不再和所有人作对。  相似文献   

6.
《中国残疾人》2014,(9):19-19
我们希望这是一份有温度的征文启事,能听您讲述“父亲”、“母亲”的故事。亲情,是人类情感中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而一个有着残障人士的家庭,会有着更多的人性瞬间。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曾描述母亲,“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7.
林华 《两岸关系》2008,(3):54-55
2008年2月4日,是我父亲的祭日,一大早,母亲就在父亲的遗像前摆放上米酒、元宵和水果,点燃蜡烛,时到中午或晚上,我们全家便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简单的团圆饭。20年来,年年如此。而最难忘的莫过于2007年的春节,我和姐姐在台湾过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8.
我父母离婚后,我和母亲及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父亲每月支付一定的抚养费。前年父亲再婚,母亲也给我娶来了一个后爹。最近,母亲和继父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小弟弟出生了,我的独生子女证是否收回,我还可享受独生子女待遇吗?  相似文献   

9.
“您是王博士吗7我是厦门一位患者的父亲。我女儿要杀掉她母亲!她现在正揪着她母亲的头发,将她母亲拖倒在地板上打,她母亲快被她打死了!求您救救我女儿,救救我们全家吧……”  相似文献   

10.
家书     
展开父亲写来的家书,如烟的往事像珠子一样洒落在眼前。我勤劳的父亲,在寄托希望和梦想的庄稼地上,一茬一茬地耕耘着。他就是靠着这块贫瘠的土地,抚养我们成长,哺育我们的生命,用最原始的理想渴望上苍的恩泽……当我满含热泪恋恋不舍地告别家乡,远离了父亲无言的叮嘱,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南方,心却无时无刻不聆听着故乡的音讯、亲人的牵挂。在南方的天空下,我的身体获得了充足的滋润,但我的情感世界却日渐萎缩。多少日子,我拚命地把青春的汗水兑换成一张张汇票,寄给远方的父亲,以期盼劳累的父亲能感受到游子的一片孝心。父亲却总…  相似文献   

11.
周何停 《公民导刊》2011,(11):40-40
读者小菁问:我高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三年。今年五月母亲发电报给我,说父亲生病叫我速回家。我回家见家里正大摆宴席,庆祝我家招赘同村青年昊大勇为婿。我大感意外,气恼不已。原来父母觉得我家无儿子,昊大勇勤劳诚实,他又愿意男到女家,就不征求我的意见。竟自定下婚期,并于前一日由我堂姐代我与吴大勇去办理了结婚登记。  相似文献   

12.
母亲是一个最疼爱子女、勤劳善良的人,她离开我们已经有半年了,我深深地怀念着她。虽然我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徒,也不是一个封建迷信者,但我却坚信母亲是去了天国,一个没有人间苦难烦恼的地方,一个只有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和勤劳善良的人才有资格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一生的欠条     
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求亲告友,在家乡小城给我找了份他认为蛮体面的工作,我却毫不犹豫拒绝了,决定到外面闯一闯。那晚,我和父亲深谈,描绘自己的理想抱负。父亲说我心比天高,母亲则在一旁抹眼泪,都苦口婆心地劝我留下。我却冥顽不化,非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听隔壁的邻居说,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可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5.
祖父黄炎培的客厅里摆着一张父亲的遗像,旁边写道:“我们每一回走过北京天安门,望见高高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想起千千万万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生命者中间有一个是你。”父亲离开我们整整50年了。记得在我孩提时,父亲是那么慈祥。大概是中年得子的缘故,他从不对孩子发脾气。有时我们顽皮受到母亲责打时,父亲总是出来袒护我们。上海解放前不久的一个晚上,父亲没有回家。特务们闯进家搜查,母亲很紧张,说父亲被捕了。从此家里就得不到安宁,白天是特务的恫吓和调查,晚上听到的是上海周围的隆隆炮声。上海解放了!可是父亲却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师说他曾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可写父亲也可写母亲,结果班上40余名学生,有30多名选择写《我的母亲》。他曾问过这部分学生,回答同出一辙:对父亲不太了解。思考与讨论就此展开,它直指今日之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被动角色。  相似文献   

17.
苦小囡   我是在大革命的暴风雨中降生的,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1927年 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5月,武汉革命军内的反动军官夏斗寅也在湖北宜昌叛变。我的父亲刘少奇、母亲何宝珍那时正在武汉领导工人同反革命的破坏活动进行斗争。随着武汉形势的日益恶化,中共中央决定组织干部转移。   那时,我还在襁褓之中。残酷的斗争环境不允许父母把我带在身边,惟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我寄养出去。父亲先去了江西,母亲则拖后一段时间安顿我。她为我在汉口找到一位工人积极分子,这就是我的养父,而我的养母正好刚生了儿子,我…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烟斗     
父亲的烟斗冯目准父亲去世已两年有余了,在他不多的遗物中,有两件东西一直被母亲珍藏着。一件是支大号金星水笔,另一件则是烟斗。每当我在父亲曾用过的书桌抽屉内目睹父亲这两件遗物,回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泪水总会悄悄地爬上面颊。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就有烟斗,而且...  相似文献   

19.
几天前我过生日,父亲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像母亲那样在电话那端絮叨了半天。末了,母亲拿过电话对我说,周日就是你父亲六十岁生日了,家里准备给他操办一下,如果不忙的话,你就回一趟家,让父亲高兴高兴。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信     
多少次,梦里清楚地看到父母慈祥的面容和期待的目光;多少次,耳边依稀听见父亲的谆谆教诲和母亲亲切的嘱咐。面对父亲的信,我早已潸然泪下,眼前不禁又浮现出白发苍苍的父亲和母亲站在风里向我挥手……更加坚定了我向上的信心,加快了我前进的步伐——我不想见到父亲失望的眼神和母亲痛苦的眼泪。可怜天下父母心!现录下这封父亲的信,与所有的保安战友们共勉——“我亲爱的儿子:昨天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的情况,甚慰。近20年来,你一直呆在我和你妈的身边,虽然咱家境贫寒,却一直尽力供你上学,希望你立大志,走大路,不忍你为生活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