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时代发展变革规律性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综合集成,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发展理论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商品经济产生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导致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和成熟形态,成为通向社会主义的新物质准备与历史阶梯和发展中间站。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其通向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以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为载体的世界社会化大生产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逻辑演进过程,并以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时代。马克思、列宁、邓小平系统考察他们各自所处于的世界经济现代化和全球化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具有不同的时代内容和时代形式,从世界体系和全球战略上科学揭示出世界历史不同发展阶段及其时代发展变革规律性,形成了时代构成基础、时代中心问题、时代发展道路三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及其创新发展的三大理论形态。这三大时代发展理论形态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形式,不仅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三大阶段及其时代化的主要标志,而且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2.
依据不同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问题,由此形成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也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趋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的社会发展规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研究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新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毛…  相似文献   

3.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表征 ,是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表征主要反映在 :与时俱进的价值观 ;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与时俱进的制度观等三个重要方面 ,其中与时俱进的时代观 ,揭示了“战争与革命”主题时代向“和平与发展”主题时代的转化 ;与时俱进的制度观阐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内涵及发展阶段上的理论递进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对全球化时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不仅是国外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问题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它总是同世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相联系的。因此,探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对坚持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实践品格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不可分割。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当前阶段,这些问题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的特殊贡献、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探索研究以及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列宁的青年观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从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较为完整的理论形态。列宁围绕青年独特的社会历史作用,阐述了有关青年的教育培养、人才使用以及组织发展等问题,形成了包括青年价值、青年教育、青年人才、青年组织的四个向度的理论认识,构成了完备的科学体系。它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也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青年和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彰显出巨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不断充实丰富的理论成果,其中包含了关于青年本质、青年教育、青年工作等方面的思想观点。习近平的青年观作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最新成果,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青年观的基本框架,又具有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主要内容,为新时代促进青年成长、加强青年教育、部署青年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全局的新高度,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起点上对青年的社会地位、时代使命和发展前景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广大青年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强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青年健康成长成才的关键。这些深刻论述和见解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代表了新一届党中央青年思想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过山车"引发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资产阶级正义理论对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效用"忽明忽暗"。此时,具有鲜明马克思主义背景和社会主义元素的正义理论愈发引起关注。加拿大马克思主义学者凯·尼尔森力图秉承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构建起一套着重于追求实质性平等的"平等正义论"体系——激进平等主义。这一理论业已成为当代西方左翼正义论的主要代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现阶段我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旗帜,也是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旗帜。邓小平理论对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的巨大指导意义,在于他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灵魂,注入到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中去并深刻影响着妇女运动。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论、三步走的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论等,已成为指导现阶段中国妇女运动的理论旗帜,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妇女理论。一、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新思…  相似文献   

11.
对青年而言时尚是他们的代名词,他们是时尚的化身。追新求异历来是青年的天性,而时尚的特征恰好同他们的这种天性相吻合,所以时尚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年推崇和喜爱的东西了。在分析青年与时尚两者的关系、界定青年时尚的概念、探讨青年时尚特征的基础上,对当今青年的主要群体——大学生在休闲时尚、学习时尚、语言时尚、消费时尚等方面的众生相进行扫描,从而折射出当今我国青年时尚发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青年价值观的建构依赖于青年所处的文化情境与青年心理机制的内在契合。由于青年自身的特殊性,精神文化成为青年价值观建构的主导力量。当代精神文化在塑造青年价值观的同时,还存在诸如传统文化价值意义消解、大众文化价值意义弱化、主导精神文化缺失等不完善之处。因此,深度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因子,不断提升大众文化的价值意义,积极发展我国主导文化,对于有效校正青年的价值航向,促使青年价值观由应然走向实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时代发展变迁对青年的影响渐趋增强,对其政治素养形成极大挑战。政治素养与青年成长成才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是青年生成价值观并确立人生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科学认识时代发展变迁语境下青年政治素养出现的新问题,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青年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蕴含着企业青年道德建设。在新时期,重塑企业青年道德,对于企业永葆活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青年道德信仰有其独特内涵。探索提高企业青年道德信仰的路径,应该在正确分析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青年道德倾向的基础上,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企业道德环境、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道德评价制度三个方面来着重考虑。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鲜活的生命中充满着青春和活力,同时也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们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他们享有选择延续或放弃生命的权利,但是他们不应轻易行使放弃自己生命的权利,放弃生命就意味着逃避责任。正确的选择应是尊重并捍卫自己的生命权,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而精彩,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年的安居乐业事关青年民生和国家发展。要让青年生活美满、事业有成,首先要解决好青年的住房问题,满足青年的购房需求,改善青年的居住条件。而开展好青年住房服务工作,有赖于住房政策的指导和运用。共青团组织要会同房管部门,利用好现有的住房政策,并不断修改、完善政策,针对不同的青年群体,加大保障房覆盖力度,调控房地产市场,在商品房出售上给予青年更多优惠,并做好物业管理等配套服务,将青年住房服务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赋予其新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与时俱进的原则,在工作方式上充分体现时代性,工作中才能准确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正随着社会的变迁悄然嬗变,青年在婚恋关系中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已明显增强,但婚恋的不稳定性、商品化、忽视道德规范的行为也在悄然增长。探索如何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婚恋观,重构家庭伦理文化,是当前青年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流行歌曲是青少年“亚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流行音乐流俗化发展的恶性趋势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塑造,因此,引导流行音乐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对青少年的学校、家庭教育以实现青少年与流行歌曲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教育者必须在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应拓宽生命教育的途径,通过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中渗透生命教育、重视隐性课程建设以及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等多种方式,对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死亡教育、生命审美教育、提高生存能力的知识技能教育。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教师的"生命在场",重视青少年生命意识的内化,针对重大的反生命事件,对青少年进行正确引导,避免生命教育中的活动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