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年盛会探讨新千年世界难题 国际社会企望蓝图早日成现实 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 议9月6日至8日在纽约联 合国总部举行。在三天的会期中,与会的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围绕“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这一中心主题,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均衡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千年盛会有喜亦有忧。维护联合国权威是全体会员国的责任 本世纪人类两度饱受世界大战的痛苦和蹂躏催促了联合国的诞生。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最具权威和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专电 1945年10月,联合国在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之后成立.《联合国宪章》开宗明义指出,这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组织的成立是“欲免后世再遭当代人类两度惨不堪言之战祸”.《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正是由于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斗争,50年来世界未再发生大战.尽管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和平与安全基本得以维护.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为和平与发展长期努力的结果。联合国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彼此以善邻之道,和睦相处"的崇高精神,承载了国际社会共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60年的实践表明,联合国的成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是人类和平进步事业发展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专电 一九八六年作为国际和平年,将在人类保卫和平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联合国要求各国人民在这一年“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和保障人类的未来”。 前不久,我们走访了国际和平年秘书处,会见了执行秘书奥斯托罗夫斯基。他的办公室设在联合国总部第三十二层楼上,墙上挂满了宣传和平的标语、招贴画,窗外的东河水波荡漾,缓缓地向远方流去,百里的长岛尽收眼底。国际和平年秘书处设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185个国家的国王、王储、总统、主席、总理或他们的代表们参加为期3天的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在10月24日午夜,以鼓掌方式通过了《联合国50周年纪念宣言》,结束了这一历史性会议.世界各国领导人对这次会议给予的重视和对《宣言》支持的一致性,表明冷战后世界人民对联合国报有新的期望.此次联合国特别会议取得最广泛的共识有三:一是肯定联合国的积极作用,各国领导人对联合国50年的历史评价,虽有不同,但都肯定联合国对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认为如果没有联合国,世界和平与发展会面临更多的困难;二是联合国面临着改革的重大任务,所有与会国家代表均认为,不改革联合国,就无法适应冷战后新的国际形势,改革是联合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根本出路;三是联合国需要解决财政困难,联合国会员国都同意要设法按时交纳会费,从而保证联合  相似文献   

6.
世界和平的障碍(南非)克雷斯特弗·麦尔特邱明霞译联合国将每年九月份中的一天确定为“世界和平日”,这一纪念日已被全世界大多数国京所认可。视察官麦尔特在1992年发表的演讲中指出,在诸多阻碍和平进程的因素中有三大障碍尤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即就是:种族主义、...  相似文献   

7.
<正>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坚持胸怀天下,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重要历史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鲜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造福中国、利好世界,不仅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是全球发展新机遇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纽约专电 今年九月十六日是第四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开幕的日子,也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和平日”。在这一天,一把象征着和平与合作精神的火炬将在联合国大厦前点燃。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将高举这把火炬,绕地球接力长跑一周,途经包括中国在内的三十九个国家。火炬将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回到联合国,点燃起长明灯,宣告一九八六年国际和平年活动结束。 这将是举世注目的首次环球火炬接力长跑,是联合国国际和平年的一次重要活动。这一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是个名叫大卫·格尔逊的美国人。不久前,  相似文献   

9.
李楠 《瞭望》1987,(10)
世界纷纷扰扰,人类为众多难题折磨。为了提醒世人注意,联合国逐年将一个问题作为国际活动年。去年是“国际和平年”,今年是“安置无家可归者国际年”(简称“国际住房年”)。 联合国秘书长在去年除夕发表的简短文告说,目前地球上有数百万人完全无家可归,因此把1987年作为这一问题的国际年是一项十分及时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去年在联合国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仪式上,各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国际和平宣言》,并确定一九八六年是“国际和平年”。这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平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它又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消灭延续了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使劳动者成为社会和国家的主  相似文献   

11.
黄继炜 《求知》2023,(5):31-3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与世界各国携手发展的决心、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情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也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6日至8日联合国在纽约隆重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是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跨世纪盛会。在人类即将迈进新世纪、新千年时刻,这些肩负着历史使命的国家领导人围绕着“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这个中心议题,就新世纪内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社会和经济的均衡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次会议的成果集中体现在会议最后发表的《千年宣言》中。《宣言》不但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历史时 刻,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千 年首脑会议于9月6日至8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与其他150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云集在这里,共同商讨新世纪人类发展面临的挑战和联合国在21世纪的作用。 长达40多年的冷战在本世纪90年代前夕结束,人们热诚期望从此将迎来一个真正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但冷战结束十年来的严酷事实却是:当今世界依然并非太平盛世,人类进入新世纪后仍将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和平与发展两大战略性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在新世纪内世界格局将继续向多极化发展,大国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定义问题不会影响反恐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9·11”事件使国际恐怖主义问题 凸现。面对这一危害国际和平与安 全的社会毒瘤,国际社会的团结程度达到空前水平,要求联合国主导全球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斗争的呼声也日益增强,甚至连当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也悄悄收起往日轻视联合国的傲慢腔调,希望这一当前世界  相似文献   

15.
李永胜  黄丹丹 《求知》2023,(6):25-2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就从世界历史的宽广视野,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贡献,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深远的思想启迪价值。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大局”,  相似文献   

16.
戈钟 《瞭望》1991,(38)
当前,加强联合国作用正成为有关各方和国际舆论的热门话题。 40多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仍在继续、硝烟犹在弥漫之中,反法西斯的各国政府代表共同制定了《联合国宪章》,创建了联合国组织。当时的直接动因就是要避免世界大战悲剧的重演,并试图为战后的世界设计一幅较好的蓝图。为此,《宪章》开宗明义指出,联合国的任务是“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是:反对战争和侵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反对干涉和强权政治,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等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以增进普遍和平;促进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以消除引起战争的经济和其他原因。同时,  相似文献   

17.
凌青 《瞭望》1985,(42)
这是我国前驻联合国常任代表凌青同志为本刊所写的文章。他对联合国在多边外交活动盛行的当代所起的作用进行了独到的评述。指出,联合国内目前的斗争是尖锐的,联合国内外的多边外交一定会更加活跃。他希望联合国能真正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事业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孙大光  石岩 《侨园》2011,(10):6
秋高气爽的9月,辽宁迎来一项备受世人瞩目的重要活动以“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共享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暨东北亚发展论坛”系列活动21日上午在沈阳拉开帷幕.国际和平日纪念活动暨东北亚发展论坛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国际交流协会、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联合国驻华系统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6,(1)
联合国确定一九八六年为国际和平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争取和维护和平的活动。中国人民需要和平,世界人民也需要和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课题,要发展必须有和平,因此中国人民拥护联合国的决定,愿同世界人民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进行持久不懈的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之一,以宏阔的世界眼光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义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提供了深沉的历史基因、深厚的理论根基以及深切的实践指向。从历史维度看,崇尚和平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基因;从理论维度看,“和合”理念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思想源泉;从实践维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