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户盗抢犯罪是我国刑法上的一种特殊规定。一旦与盗窃、抢劫犯罪相结合,就成为一种结合犯式的入户盗窃和入户抢劫,在入罪的标准和法定刑的规定上就具有了诸多特殊性。在入户杀人、强奸后,又起意窃财、劫财的案例中,由于入户的行为在故意杀人和强奸中并没有被评价,所以结合继起的盗窃、抢劫,依然可以成立入户盗窃和入户抢劫。入户盗窃少量财物,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轻微暴力的行为,由于入户以后的暴力使用既存在于盗窃的时间过程中,又发生在盗窃的空间现场里,所以应以入户抢劫罪认定。入户盗窃尚未窃得财物或仅窃得极少财物,由于入户盗窃仅仅是盗窃的子行为,未盗得财物应当以盗窃未遂认定。盗窃未遂是一次盗窃,但已经过评价,根据一行为不能重复评价的原则,不能计入多次盗窃中再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公路上盗窃过往车辆上的货物,把盗窃用的车辆进行改造,车顶加装钢板,车厢加高,盗窃的货物有成箱的羽绒服、移动电话等,而每次到只有值班人员看守的仓库抢劫时都要带上压力钳等作案工具——这样一个在京津及河北等地抢劫盗窃的犯罪团伙最近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相似文献   

3.
此案应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还是第一百五十二条?编辑同志:我院在审查起诉一起抢劫、盗窃案件时,因抢劫发生在我县,案件由我县法院审理。而被告人的盗窃行为发生在江苏省常熟市,其盗窃数额为3000多元。根据有关规定,我县盗窃“数额巨大”的起点为3000元,...  相似文献   

4.
报警服务业的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个新兴技防行业。针对刑事犯罪日益严重,特别是盗窃、抢劫、盗窃机动车等高发案件采取必要的技防手段,是这个新兴行业迅速发展的原因。第一次全国技防会  相似文献   

5.
一、抢劫预备行为转化为盗窃实行行为时的定罪问题行为人为抢劫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着手犯罪时,却因主客观因素而转变了犯意,未实施抢劫行为,而实施盗窃、抢夺等行为,如甲乙预谋抢劫,当晚到丙家发现家中无人,遂进行盗窃,窃得现金200元。对该案如何定罪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构成抢劫罪;二是认为构成盗窃罪;三是认为不构成犯罪。笔者认为,就该案来讲,甲、乙应构成抢劫罪(预备形态)。甲乙两人预谋抢劫,但实际的实行行为是盗窃,从理论上来讲,系吸收犯,吸收犯一般处理原则是实行行为吸收非实行行为。而此处,由于盗窃数额较小,不构成盗窃罪,但两…  相似文献   

6.
孙桂京 《法制与社会》2011,(28):287-288
入户抢劫属于刑法规定的抢劫罪中的加重处罚情节,本文从实践案例分析入户抢劫中入户的目的性及入户盗窃转化入户抢劫的理解和认定。  相似文献   

7.
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盗窃的犯罪对象,是关系到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人民司法》1992年第2期刊登的《不动产也能够成为抢劫、盗窃的犯罪对象》一文(以下简称“不”文),值得探讨。 “不”文认为不动产能够成为抢劫、盗窃犯罪对象的主要理由是:“占有”是认定不动产能否成为犯罪对象的关键。同时指出,占有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是指权利主体对财产的实际控制的权利。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讨论不动产能否成为抢劫、盗窃的犯  相似文献   

8.
慧眼识贼     
现在的孩子中,有41%被打骂过,36%受过犯罪的侵害,其中包括盗窃、抢劫和威胁。根据外国犯罪学家的统计:人的一生最少被犯罪侵害三次。  相似文献   

9.
当前刑事犯罪特点 侵财案件始终居高不下以抢劫、抢夺、盗窃、诈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侵财案件,始终占阜阳市全部刑事案件总量的80%以上。2005至2007年,阜阳市立刑事案件分别为15902起、17952起、19688起,其中侵财案件分别为13560起、15177起、17028起,分别占85%、84%、86%幔财案件多发成为刑事案件增长的主流,一是盗窃案件多发。其中入室盗窃占盗窃案件的39%。城区以入室盗窃为主;农村盗窃牲畜案件较为突出~盗窃机动车、电瓶车案件多发,主要集中在城区,盗窃电瓶车案件呈上升态势。二是“两抢”案件屡打不绝。城区抢劫出租车司机案件和夜间拦路抢劫、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利用气割破坏金属门、保险柜的盗窃、抢劫犯罪常有发生,如比较有影响的江苏盐城、河南汝阳等地的抢劫银行案,犯罪分子就是利用气割技术进行作案。利用气割作案是一种新的犯罪手段,对银行等金融机构威胁相对更大。由于气割技术切割金属板材省力、快速、噪音小,且容易操作,所以犯罪分子不惜铤而走险,利用气割进行抢劫银行等恶性犯罪。气割盗窃、抢劫现场与常见的盗窃现场相比较,有其特有的特点。笔者曾多次勘验这种现场,对其特点和规律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气割原理气割是利用氧气和乙炔气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1.
何家弘 《中国法律》2010,(4):23-27,73-81
官员腐败是一种特别令民众痛恨的社会现象。其本质与盗窃、抢劫等犯罪并无差异,而且是借助官员手中权力实施的,因此对社会危害更大。一个人偷偷地把他人的钱财拿走了,据为已有,那是盗窃;一个官员利用职权把大家的钱财拿走了,据为己有,那就是贪污。一个人以暴力相威胁,让他人把钱财交给自己,那是抢劫;一个官员以职权隐含的暴力相威胁,  相似文献   

12.
陈凌 《广东法学》2005,(2):66-69
事后抢劫是抢劫罪的一种特殊类型,我国对事后抢劫的规定存有一定的问题。对于认定事后抢劫的既、未遂的标准,是以行为人最终是否得到财物为标准,还是以一概认定事后抢劫都是既遂,在理论上存有争议。但是,在刑法未作出明确规定或解释前,以事后抢劫行为中先前的盗窃财物的行为的既、未遂,并区分不同情况,作为事后抢劫罪的既、未遂标准,才能解决在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对入户实施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转化为抢劫罪时,是转化为一般抢劫罪还是转化为入户抢劫,司法实践中存在认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是转化型犯罪,应当认定为一般抢劫罪。另一种观点认为,“入户”属于抢劫罪的加重情节,凡“入户”实施转化型犯罪均应认定为入户抢劫。笔者认为,一概认定为一般抢劫或均认定为入户抢劫,都有悖于罪刑相适应原则。应根据具体案情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具体认定。一、实施暴力的程度(一)实施暴力情节严重的情况。行为人在入户盗窃、诈骗、抢夺犯罪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  相似文献   

14.
分析抢劫、抢夺、盗窃、故意伤害等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打击多发性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6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1次会议、2007年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7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陈霞 《法制与社会》2012,(9):288-289
转化型入户抢劫是转化型抢劫的情节加重犯.其先行行为包括盗窃、诈骗、抢夺,并不以该三种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转化型入户抢劫应当符合转化型抢劫罪和入户抢劫的认定标准,同时具有特定的情节.转化型入户抢劫具有未遂形态,并适用抢劫罪的既未遂标准.  相似文献   

17.
犯罪团伙是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这种犯罪活动在我国城乡不断发生,已成为危害社会安定,带有黑社会色彩的恶势力。从吉林省发案情况看,自1985年以来团伙犯罪一直是上升势头。从团伙的类型上看,盗窃团伙居第一位,占1988年盗窃、流氓、抢劫、强奸团伙总数的79%;抢劫团  相似文献   

18.
转化型抢劫的前提是行为人的先行行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但是,对于"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实务中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必须是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单独被认定为犯上述三罪,有的认为行为人的先行行为可以是包含在非纯正的一罪之中。笔者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转化型抢劫的前提条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他们常常三五成群.寻衅滋事、盗窃、抢劫、强奸.已成为案件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以抢劫罪定罪处罚。该规定行为通常被称之为转化型抢劫行为。据此,成立转化型抢劫罪,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前提条件,即行为人必须是先“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