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甚至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居要职,日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既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给家乡搞了特殊化,有损党的名声。  相似文献   

2.
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甚至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要职,目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既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让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  相似文献   

3.
十大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或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数职,曰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身为元帅,即使想轻车筒从,也少不了前呼后拥,声势浩大,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乡亲一旦提出过分要求——答应了,怕给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不答应,又怕乡亲背后说“忘恩负义”。然而,作为元帅,在乡情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情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坎坷,对家乡总是充满了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4.
所谓“官有所畏”,说白了就是为官要有一个“怕”字。越是仕途顺利踌躇满志,越要管好自己,注重名节;越是权高位重条件优越,越要警钟长鸣,抵制诱惑。因为大凡一个“畏”字,原因无非是欲有所得,恐有所失。在这个意义上,“官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怕失去位子,捞不到票子,得不到享受;一种是怕辜负党的重托,怕有负人民群众的期望。这其中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不言而喻。其实,“官有所畏”古已有之。据史记载,唐太宗喜爱鹞鹰,一日正在宫外把玩,却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余,忙将鹞鹰藏于袖中,结果此鸟因窒息而死。面对谏官…  相似文献   

5.
清代大学问家纪晓岚有一句名言:“做人要记住一个字:‘怕’。”怕人知,怕抓住,怕报应;怕的东西越多就越平安。反之,人在世上若胆大妄为,什么都不怕,那就叫做“无法无天”、“肆无忌惮”、“无廉耻之心”,一个人如果到了无所顾忌、寡廉鲜耻的地步,那么便与禽兽无甚差异了。前几年,无锡新兴公司非法集资33亿元的主犯邓斌的四大花旦之一金惠珍受审时,这个主儿,面对法庭竟微笑着向群众招手致意;“严打”时,在电视屏幕上也看到一些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的囚犯昂首微笑。古人云:“虚糜素餐,恬不知耻,殊为可厌。”此话是说那些不…  相似文献   

6.
老海 《党建文汇》2006,(3):24-24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拍摄的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中,有这样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一个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姑娘在水果摊上东挑西拣地选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对她喊:“要斗私批修”红袖章姑娘则回敬她一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7.
不妨慢一点     
胡丽莉  贺振宇 《实践》2014,(2):41-41
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相似文献   

8.
何蜀 《廉政瞭望》2012,(3):72-73
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不久拍摄的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中有这样一个颇有趣味的细节:一个戴红袖童的红卫兵姑娘在水果摊上东挑西拣地选大苹果,售货员大嫂不耐烦地对她喊:“要斗私批修!”红袖章姑娘则回敬她一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相似文献   

9.
李伟 《前线》2012,(5):57-57
“怕”字,从心,白声,畏惧之意。“不怕”意即不畏惧。  相似文献   

10.
袁建达 《学习导报》2011,(14):46-46
说“认真”,名人名言无数,搜肠刮肚,竟找不到更好的解读。还是那句话最经典: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谁说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春天,谭政大将外出经过湖南,住在长沙的蓉园宾馆三号楼。谭政是湖南湘乡人,由于一些原因,他有几十年没回家乡了。在众人的劝说下。他决定回去一趟。临行前,他专门嘱咐道:“告诉县政府的同志,这次来湖南,我只是回去看看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千万不要通知我的亲属,免得他们打我的旗号找政府的麻烦。”  相似文献   

12.
一个官员最风光的时候,也往往是留下“墨宝”最多的时候。这个官员一旦落马,那些光鲜的“题字”便立马被弃如敝屣。于是,从贪官在位时的“题字忙”,到贪官栽倒之后一些地方的“铲字忙”,就成为一种怪诞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陈正万 《学习月刊》2010,(10):32-32
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抬头看“薄命司”三字匾两边联写的是:“春恨秋悲皆自愿,花容月貌为谁好。”这上联盖在“无故寻愁觅恨”的宝玉头上倒是再恰当不过,倘披在“薄命女”香菱身上怕有些冤枉,特将原诗改一字以为本文标题。香菱平生遭际是一个个“不淑”之人带来的,水涸泥干的池沼是险恶的社会构陷的,这一弱女子无可选择也无法逃避。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认真”。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对一般人来说,讲“认真”是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反映的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意识和思想境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箴言     
《学习导报》2011,(16):32-32
要把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让大家来参观……我提倡人家将军,有些事不逼我们就做不出来。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相似文献   

16.
徐悦 《新湘评论》2012,(18):60-60
张震将军视察时常喜问保卫干部三个宇:“忙不忙?”著答“忙”,即不悦;若答“不忙”,则喜之。有人不解,问其故,将军曰:“保卫干部若忙,这个部队肯定问题多,不忙,说明问题少。”某日,张震将军视察某连。将军问该连司务长:“一个鸡蛋有多重?”司务长对曰:“一两左右。”又问:“一两有多重?”答:“一两50克。”又问:“最大的鸡蛋...  相似文献   

17.
近读《任弼时同志二三事》有所感悟:一个平淡无奇的“怕”字可谓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美好心灵的真实写照。 文章以朴实的语言从一位革命前辈行为中概括了这么三个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突出表现了任弼时同志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的崇高品质;这“三怕”是对任弼时同志这位人民公仆最好的称誉。  相似文献   

18.
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痛斥目前存在于高校学术从业人员中的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学术从业人员世俗化,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当‘包工头’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年前,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在回答同学们“现在有的老师忙科研,忙课题,忙论文,花在教学上的时间明显不足,以至于一个学期下来都不认识学生”这个问题时,  相似文献   

19.
朋友多了路好走。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于是乎广交朋友成为一种时尚。而我对这种时尚不敢迎合,更不敢执意趋同。我以为,凡事皆要讲一个“缘”字,交朋友,谈爱情,包括做某些生意,或做官,都要讲一个“缘”字。无缘去刻意追求,怕是会事与愿违的。“朋...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指出:“精神状态很重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讲的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总书记的这个要求,对于我们贵州有很强的针对性。应当肯定,近些年来,全省上下思改革,求开放,谋发展的氛围日渐浓厚,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精神状态总的是好的。但也要看到,由于我省地处内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小农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积习较深,加上“左”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因而,在工作中有的同志“怕”字当头,怕担风险,怕负责任,缺乏敢闯敢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