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是一国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要素,而各式各样的文化形态又是构成文化软实力的资源要素。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今天,我们应增强文化的"资源意识",理顺当前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资源构成,积极涵育政治文化、推广主流文化、改造传统文化、取舍群体文化、引导流行文化、迎纳外来文化,优化各种文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我国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湘西来说.建设文化强县.必须继承土家优秀的历史文化.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龙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特别是里耶秦简牍的发掘.更是向世人展示了土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展示了汉文化和土家文化的历史融合。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契机,站在继承和发展土家优秀历史文化的高度.全方位整合县域文化资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氛围。目前,从龙山的文化资源现状来看,重点是实施三大“文化工程”。  相似文献   

3.
宣言 《党建》2012,(8):30-30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难点在农村。没有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近年来,安徽阜阳等地创建农民文化家园,探索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管、用"并重并举的有效途径,让农村文化设施真正"转起来",有效提升了文化设施的"气场"、增强了文化服务的"磁场"。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转起来"基础在于"建起来"。这些年,各地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星罗棋布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神州大地的亮丽风景。但与人民群众El益旺盛的文化需求相比,农村文化设施总量不足、覆盖不广、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有的有心无力,老设施陈旧用不上,新设施缺钱建不好;有的有名无实,建设只顾“面子”不顾“里子”;有的有体无系,“各敲各的锣、各唱各的调”。“建起来”,不仅在于建得多,更在于建得好。必须把更多的文化资源投向基层、项目放到基层、服务延伸到基层,强化普惠共享,抓好巩固提升,努力做到“广覆盖、高水平、重实效”。  相似文献   

4.
四川是全国红色旅游的重点地区之一。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与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相伴相生、独具特色。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民族风情四位一体,构成了四川独有的红色旅游模式。红色旅游既是一个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又是一个经济工程。四川是在全国开展红色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形成了"长征丰碑"、"将帅故里"、"川陕苏区"三大红色旅游品牌。目前,红色旅游已成为四川旅游新的亮点和经济增长点。本刊从本期开始分三次介绍我省红色旅游的资源、特色、发展现状及趋势,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邬宗群 《理论建设》2012,(2):99-101
宜秀区在区划调整后,人文资源优势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人们的思想并没有随之发生大的变化,宜秀区目前总体旅游形象品牌的定位仍然是"龙山凤水"。笔者认为:这一定位忽视了宜秀区丰富的人文资源。宜秀区总体旅游形象品牌的定位可以是:"山水书画,黄梅飘香"。并且应该从旅游者的视觉关节点和旅游线路入手,整体打造这一品牌形象,将宜秀区人文资源化作旅游者行为的具体感受。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倡导"义利共生",谋求"文理并存",推崇"法德并驱"。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环境,要从文化理想、文化制度、文化方式等方面出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个人本位的伦理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姚亚平 《党建》2013,(6):21-21
公共文化服务要善于"反弹琵琶" 在贫困边远地区,由于文化基础差,工作难度大,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长期得不到解决。把这些地区作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的工作重点,不仅需要,而且必要。江西省提出公共文化建设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基层、把更多的项目放在老区、把更多的服务延伸到农村,这种"反弹琵琶"的做法抓住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软肋",夯实了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廖家本 《学习月刊》2009,(22):71-71
党的十七大提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湖北省确立了"成为中西部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为武汉城市圈发展创意产业带来难得的机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是洪山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破环境资源限制、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范周 《前线》2011,(2):24-2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并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也为"十二五"时期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发展"和"大繁荣",都用了一个"大"字。这个"大",既代表着高度和深度,又蕴含着速度和广度。在这个《决定》的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11.
蔡生福 《共产党人》2005,(15):50-51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党中央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合资源,建立共享,用先进文化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而创建的平台。“共享工程”也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它可以为群众提供及时的、全面的、最新的文化信息资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陈志勇 《新长征》2010,(8):52-53
我们长春市南关区按照"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围绕市委建设"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立足现有文化资源和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以群众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政府主导、统筹城乡、品牌引领”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推动南关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毅  阮雪梅 《世纪桥》2012,(15):39-40
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生命价值的人文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伦理观等等,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却受到了传统文化专制主义的本质特性及其独尊君王的价值立场的深刻荼毒。因此,传统文化只有从崇尚专制、独尊君王的价值取向,转向肯定个人的精神和个性、自由和权利价值立场,其丰富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才可以回复其本真的面貌,并在新的时代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当代文化的建设,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文化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文化建设,要抓好四个着力点:精神提炼要突出"深",队伍建设要突出"实",环境营造要突出"特",活动开展要突出"众"。  相似文献   

15.
罗进 《世纪桥》2013,(12):29-30
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周放良 《新湘评论》2010,(16):25-26
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从整体上看,这种资源优势、品牌效应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释放。为此,湘潭围绕建设"红色圣地"这一目标,提出"加快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7.
袁浩 《新长征》2010,(12):64-64
一个人如果体内缺"氧",就会感到头痛眼花、反应迟钝,有一种不劳而累、不倦而困之感。而如果一个人头脑缺"养",主要缺的是政治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就会显得思想庸俗、行为粗俗,说起话来没轻没重,  相似文献   

18.
罗进 《世纪桥》2013,(9):29-30
红色文化资源传递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崇拜和一种信仰,其精髓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应该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弘扬“红色文化资源”精神,更应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并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其战略意义十分突出 ,对中国西部地区更显紧迫。它是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之一 ,也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根本要求。要加快西部地区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战略转变 ,必须处理好与“三个转变”的关系 ;必须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必须对四大文化资源精心保护 ,科学利用 ;必须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20.
王怀东 《学习月刊》2010,(4):156-156
恩施市文化资源丰厚,特色鲜明,无论是恩施玉露茶、恩施大峡谷,还是恩施土家女儿会都以文化为依托,以文化为最终目的与表现形式。湖北省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构想,全州也提出打“三州战略”.大打生态文化牌,我市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前期的宣传、规划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已有了一定的成效.而更重要的就是突出重点地确立自己的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