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草根现象异军突起,其主体——草根群体所承载的草根文化也成为时髦的流行语。文化界、教育界出现越来越多使用"草根文化"这一术语现象。简单地说,"草根文化"是指"草根群体"在生产、生活、交往活动中直接或是间接、自发或是自为地为适应和改造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具有主体独立意识又需要话语权实践表达的文化体系。"草根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而言的,其对于社会主流文化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陈俊秀 《学习月刊》2012,(16):80-81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决策。其中,"资源节约"强调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中,不管是生产、流通、或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都要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而"环境友好"则强调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要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节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校园节约文化的内涵、建设校园节约文化价值与意义等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校园节约文化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4.
魏晔玲 《前线》2012,(11):33-33
本刊讯2012年10月27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北京市社科联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承办的"2012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北京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论坛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的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为主题,研讨新形势下北京社会建设与文化创新问题。与会学者、专家做了精彩发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培在《感受性与感染性:城市文化的温度与力度》的发言中指出,"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提升城市的感受性和感染力事关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的生活幸福感",并提出"城市发展应避免同质化,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强精神感召力、价值吸引力和思想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丁福村 《学习月刊》2014,(13):50-5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基石,家庭的文明进步,家风好,路子正,不仅对家庭兴旺有利,且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甚大。反之,其危害也极大。当今社会现实告诉我们:家庭文化尤其是家风、家教若被忽视,或缺失、偏颇,虽寄希望子孙后代能"继往开来"、"顶呱呱"、"天下第一"等,这些美好的愿望与期许,最终也难以实现,甚至成为"泡影",也难以走出"富不过三代"的怪圈。  相似文献   

6.
慈善事业是一种基于社会文化发展形成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政策性强、惠及面广的民生工程。现代慈善事业形成了综合性、反哺性、普惠性的社会功能,在新时期,推进发展慈善事业是体现我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发展战略,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调节阀和和谐社会的润滑剂,也是通过发展慈善事业优化社会救助模式,有机推进公共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7.
成小红 《唯实》2013,(5):70-71
"城郊"和"城区"的区别不仅在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同,还意味着社会文化形态的不同。近年来,港闸区作为南通市与主城区紧邻的行政区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农村文化形态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转型的阵痛,因而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作用、功能等提出了更高要求。现象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相对迟滞。随着港闸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8.
周星 《学习导报》2012,(22):44-45
民族服装,主要是指在多民族的社会中,能够作为民族识别或归属标识的服装。民族服装除了具备保护人类身体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表现某些象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社会属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少数民族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度里经常需要展示各自民族服装类似,在国际社会的场景下,自然也会出现中国人的"民族服装"问题。近年来,关于"国服"的讨论正体现了现代人对于民族服装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周星 《新湘评论》2012,(22):44-45
民族服装,主要是指在多民族的社会中,能够作为民族识别或归属标识的服装。民族服装除了具备保护人类身体的自然属性外,还具有表现某些象征价值和文化意义的社会属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少数民族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度里经常需要展示各自民族服装类似,在国际社会的场景下,自然也会出现中国人的"民族服装"问题。近年来,关于"国...  相似文献   

10.
哈密地区贯彻落实"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要求,在"文化哈密"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实施一系列文化项目建设,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增强对"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认识,形成现代文化与社会各项事业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建设"文化哈密",要突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切实把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现代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发展的层次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孙璐 《新长征》2014,(12):58-61
构建良好的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舒兰市立足文化惠民和文化育民,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深入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为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一、实施文化小康工程,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广大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的文化小康。  相似文献   

12.
杨叔子 《学习月刊》2012,(19):25-26
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青.人均资源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全民动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我们要大力提倡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潘国玲 《世纪桥》2011,(7):31-32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辞海》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概括了"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从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孝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起了稳定作用,在促进家庭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国家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倡导孝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孝文化对现今而言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4.
廉政文化建设以"摒弃贪腐"为核心价值取向,对于倡导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角度对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寻求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5.
1950年初秋,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姚溱,亲自交给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处长沈之瑜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为了明年迎接建党30周年,市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寻找当年召开中共"一大"的地方,此事属"社会文化事业管理"范畴,所以要他这位处长挂帅,承担起这项重任。  相似文献   

16.
田丽君 《实践》2011,(6):18-18
档案馆不仅有保存和积累国家档案财富的功能,还有向社会传播档案信息、承担宣传教育,为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服务的功能。笔者认为,面对国家跨进"十二五"的新形势、新任务,综合档案馆要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应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努力。集中优势力量,加强综合档案馆的建设。综合档案馆一般是按行政区域收集、  相似文献   

17.
孙丽芳 《唯实》2011,(11):72-74
"QQ空间文化"是一种以QQ空间为载体形成的时尚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需要立足大学生自主发展趋向、情感需求趋向、价值追求趋向等方面进行探究,从道德生活化价值、社会核心价值以及大学生自主发展的价值等方面把握高校"QQ空间文化"的价值导向,引导大学生创造有内涵、有个性、有品质的"QQ空间文化"个性网络家园。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心态的视角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一方面,加强社会心态理论研究是社会管理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将直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有利于坚定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研究社会心态现实问题将有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状态,增强对抗社会风险的能力,提高社会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处理好社会管理创新效率与社会心态多元化表现、弘扬优秀文化价值观与庸俗商品化、"精英民主"与"草根民主"、消极应对与有效疏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魏琪 《实事求是》2013,(1):101-103
新疆各民族文化是在农牧业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还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提法值得深思。结合新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文化自觉"应该成为全新疆人民的普遍观念,我们要正确处理新疆民族文化的扬弃和创新的关系,理性对待民族传统文化,进而以更加自觉与自信的态度扎实推进新疆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姜有为 《新长征》2012,(2):26-27
未来五年是辽源工业化的跃升期、城镇化的加速期、结构调整的攻坚期、社会建设的转型期,既面临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也面临竞争加剧的严峻考验。我们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牢牢把握加快转型、全面转型工作主线,着力实施开发开放、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文化振兴四大战略,突出构建产业优势、建设现代城市、增强县域实力、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培育特色文化、深化改革开放七大任务,全面加强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