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9,(28)
凡是看过吴登云的事迹报道或听过吴登云先进事迹报告团报告的人,无不为这位在帕米尔高原三十余载的医务工作者,克服极其困难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恶劣的气候影响,诚心诚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称赞吴登云是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不仅是医疗卫生战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楷模。他说,吴登云带着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刻苦学习,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成为一名受当地各族人民爱戴的优秀医生,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和模范行动,为民族团结,为解决民族地…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4,(50)
有这样一位省人大代表,他曾两次公开提出反对意见,可过程和结果让他感到悲哀,最后不得不选择"失语"。下面是他的自述: 有一年我参加人代会,我记得当时公布"同意的不划,反对的划×,弃权的划0"的投票选举规则时,还以为工作人员把票搞错了,特意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他强调:"要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真正同人民结合起来。"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贯  相似文献   

4.
把一切为了人民贯穿于领导工作的始终─—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湖南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杨泰波邓小平同志曾在为英国一家出版社出版他的文集而作的序言中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习他的著作,回顾...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8,(11)
正8月7日早晨,民进苏州市委会副主委徐圭逊先生电话告诉我:刘振夏先生走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每年春节,我们都互致问候和祝福,从来没有听说先生身体不好的消息,更没有听说过他住院治疗,只知道他仍然像过去那样勤奋地画画,仍然像过去那样撕掉的画比保存的画多出很多,只知道他在世界各地巡回举办自己的展览,把中国画的精神与风韵传播四方。怎么没有任何预兆地一下子说走就走了呢?当我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时,手机中收到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6.
沈钢 《民主》2014,(6):42-45
<正>多年以后,当走进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馆,观赏那些精美绝伦的绣品时,我不由地想到第一次近距离欣赏苏绣作品的那个下午。那是我刚刚调进民进机关不久,时任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的章臣桓叫我去他办公室,让我把一份文件送到省统战部。难得进主委办公室,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墙上一幅"油画"——这是知名教育家、江苏民进创始人吴贻芳先生的一幅侧身肖像。画面中吴贻芳先生身着灰蓝色的列宁  相似文献   

7.
<正>吴波是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长,他一生追求做普通人。在晋察冀边区当"官"时,他就不吃小灶,与大家排队同吃一锅饭,并把分配给他的马匹坐骑送给伤员和最需要的人。到财政部当领导时,他仍然不吃小灶,与大家排队同吃一锅饭,并在高温季节一再拒绝为办公室配电风扇等特殊待遇,和大家同熬酷暑。因他没有"官架子",大家很少叫他部长,而称他"吴老"。他喜欢别人称他"吴老"。吴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北京当财政部副部长,直到离休,一直住在分给他的北京市西城区大酱坊胡同几间年久失修的旧平房里。他住在拥  相似文献   

8.
县乡政府向"管理型政府"转型,不仅需要"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国家制度的保障,更需要像"全程代理制度"这样因地制宜的基层政策创新来落实  相似文献   

9.
罗丹的巴尔扎克像完工之后,参观者和友人无不赞叹,尤其是称巴尔扎克的一双手塑得美极了.罗丹并没有飘飘然,却果断地把众人称赞的那双手砍掉了.友人无不为之惋惜而问其故,罗丹说:"我塑的是人像不是手像,既然这双手妨碍了作品主题的体现,分散了观者的注意力,就只有忍痛割爱了."读毕,不禁深感我们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罗丹砍手"的道理. 一是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罗丹当然希望其作品得到好评,但他更能精益求精,在观众的评价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完善,终于再现了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的丰姿.有言道:成绩面前找差距,这样才能有进步,使工作更上一层楼.二是局部服从全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读书也是这样,啥人读啥书,爱读他才读。雷锋同志生前就特别喜欢读有关英模人物的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读书心得:“黄继光这本书,我不止看过一遍……我每当看完一遍,就增加一分强大的力量,受到的教育也一次比一次深刻。”雷  相似文献   

11.
著名作家王树增曾碰到过一件窝心事,一次有孩子向他提问:"王老师,听说黄继光的事迹是假的,你作何评论?"王树增问孩子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这个孩子说:"网上都是这么说的." 王树增老师强压住愤怒说:"黄继光的事迹是真的.说黄继光事迹是真的,有两个理由:第一,40多年前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穿上军装,有幸是黄继光所在部队的一员.在军中,他是我的前辈,我至今以有这样的军中前辈而感到骄傲.现在我所在部队的"黄继光连",每天早上点名的时候依然会叫黄继光的名字,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第二,我为了写《朝鲜战争》这本书,尽可能地采访了关于他的事情.包括他的上级下级,以及当时把黄继光几近破碎的遗体从阵地上背下来的女卫生员."  相似文献   

12.
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比较重视社会协商对话,把它作为推行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动员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戈尔巴乔夫是社会协商的积极倡导者,他经常强调和群众沟通思想、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他说:“我们需要同人民对话,需要进行广泛的协商”,通过来自下面的批评来检验我们的政策,使党和人民的行动紧密一致。他提倡人力进行“建设性的和广泛的对话”,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的开篇中,他作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湖北省2009年首批选派的大学生村官,小郭在村干满了三年,后又考上乡镇公务员,在鄂西北某山区乡镇工作。今年7月,他忽然向我打来电话,说要辞职,并且态度坚定,义无反顾,有破釜沉舟的架势。对于他的辞职,我有一种莫名的惆怅。像他这样执意辞职的,我不是第一次看到。乡镇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对乡镇还算得上是比较熟悉的,又经常跟年轻人打交道,对年轻人的思想状况也有一些了解。理论上讲,乡镇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但如果看看现实乡镇年轻人处境,并站在他  相似文献   

14.
近日,从旧报刊上看到一则故事:解放初期,一位翻身农民特地进城,到书店买了一张毛主席像,又要求买一张共产党的像,营业员说:"只有主席像没有党像。"他就是不走,唠叨着:"哪能没有党像?"经旁人再三解释,他才带着迷惘的表情离去。在这位农民的心中,共产党与毛主席一样都是穷苦人的大恩人,有"主席像"就有"党像",而且"党像"应是与主席像一样高大、魁伟、英俊的。虽说这是一个故事情节,但它表现出的劳动人民对党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5.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吴保民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评价一种理论有没有价值及其价值的大小,关键在于看这种理论能在多大程度上回答时代所提出的新课题,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变革现实的需要。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形成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我有一个看法,世界需要一个全球的宣言。第一,世界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宣言?需要就"相互依存"发表一个全球宣言,建立共赢的伙伴关系,互相依存,互相尊重。我们处在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但大家都在治标不治本,我们的政治架构落后于经济一体化的需求,这是有风险的,有可能倒退,因为世界人民不愿意接受这样一种不平衡发展。第二,如何做到建立共赢的伙伴关系?必须进行改革。要升级20国集团,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先生,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要做到内心和谐,就得想得开。我快到100岁了,就是因为想得开。""想得开",是"哲学素养"高的表现。它需要辩证思维,在任何时候,都能于无中见有,死中见生,下处见上,逆中见顺。"处一隅而知全局,在一时而想长远",不因一时一地之境况而局限了自己。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有个女士是这样看待丈夫的:"如果他懒惰,他就会有更多的休息时间;  相似文献   

18.
南京军区某师警调连专业军士金正洪,是一名普通志愿兵。在10年的军旅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学雷锋,曾先后7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3次荣立三等功,1次荣立二等功。全国学雷锋标兵朱伯儒来信鼓励他“奉献社会,无尚光荣”。“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写来诗歌赞美他是“当代青年的楷模”。然而,谁能知道,就是这样一位同志,却遭受着种种非议和责难,走了一条“坎坷雷锋路”。这里,笔者摘录金正洪的几段自述,作为“坎坷”的佐证。——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位青年人把老大爷撞倒了,没把人扶起来便扬长而去。我就赶紧跑过去扶起老大爷。没想到,后边跟上来的几个小青年不干不净地说:“当兵的,又不是你爹,充什么  相似文献   

19.
正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愤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书  相似文献   

20.
正有个大学生这样问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我自认为是一个心地善良、品行端正的人,可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有人越来越不把我当一回事呢?请问王董,我以后该怎么做?"王健林微笑地望着他,送给他五个"学会"的建议:1.学会拒绝。你不会拒绝,太好说话,别人就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什么事情,别人一找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给就要。做人要懂得该拒绝的事要坚决拒绝,人的价值很多时候是靠拒绝得来的。拒绝可以让你变得更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