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私权与行政权交集更多,行政权范围扩大带来权力滥用,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公民更注重保护自己的私权。所以,有必要理清私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并为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芊樾 《法制博览》2024,(6):154-156
《行政诉讼法》的修订实施为公民针对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提供了救济路径,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机关执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实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往往会因为自身官本位思想以及行政执法权力自由裁量权滥用等问题使得公民的权益受到行政执法权力的侵害。为了确保行政执法相对人能够拥有合理合法的维权路径,《行政诉讼法》当中规定行政相对人可以针对行政机关做出的执法行为进行行政诉讼,通过司法权力的介入,对行政执法权力滥用的情况予以纠正。通过分析《行政诉讼法》对行政执法工作的影响,从提升行政机关执法的合规意识,强化行政执法过程中证据搜集意识和能力,完善司法权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机制等三个方面,完善《行政诉讼法》规制行政执法工作的对策,有效规制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一个特殊群体,而任何执掌权力的人都可能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私利。义务本位即是以公务员的义务为核心,以高于普通公民的规则法律来限制和规范其行政行为,并以公务员履行应尽义务的状况作为评价公务员的唯一标准。只有坚持义务本位,才能增强公务员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有效防止滥用权利和以权谋私或行政失职行为的发生,从而解决公务员作为"公共人"和"经济人"双重身份带来的矛盾,它是达到有效控制与约束公务员对公共权力的行使的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纲纲 《南风窗》2012,(20):72-75
从操作上来讲,需要强权的监管机构,否则执法起来会困难重重。但是,如果监管机构的权力过于集中,带来的恶果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在赋予金融监管机构权力的同时,要防止权力的过于集中和滥用,对金融监管机构自身实施有效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其根本原因是国家权力和权能配置不合理,公共权力和职业权力因缺乏有力制约而被滥用。因此,"十二五"时期要从根本上解决复合性社会矛盾,就应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重构中国的权力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使得公权力能按规范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6.
谈到税收,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纳税的义务:"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当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只有公民依法纳税后,国家才能将税收作为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本来服务于公民,公民才能更好的享受到国家提供的公共性服务。"这样的理论之所以深入人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为了提高公民的纳税自觉性和积极性,一直偏重强调税收的必要性,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另一方面是因为税收是受国家政治权利保护的,久而久之,国家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淡化了纳税人的权力,不自觉地放大了自己的行政权力,公民也忽视了自己在纳税中的权利享有,这样严重导致征税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公民只有应履行的义  相似文献   

7.
刘煜东 《法制博览》2015,(5):141+140
在现代法治国家,言论自由是一项宪法的基本权利,在我国宪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将言论纳入政治自由的范畴。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无论是我国的许可性规定还是美国的禁止性规定,其意图都在于从最高效力——《宪法》上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在实际生活中,言论自由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保障该权利不被滥用,我国规定的界限为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力;美国作为判例法国家,更多的是从不断累积的判例上确定言论的边界、规范言论的范围,那么如何确保公民的这项基本权利得到合法的行使无疑是时代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得以修正和扩大,本文将试图从美国第一修正案制定后关于言论自由的判例中寻找到如何平衡公民权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权力监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监督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机制 ,是实现主权在民的基础平台 ,是公共权力高效运作的重要保障。现存的问题是党内监督存在体制缺陷而效果不佳 ;群众的“同步监督”缺失 ,造成“监督盲点” ;法律监督难以独立。基本对策是 :改进党内监督 ,党的纪检机构实行行业垂直领导 ;加强群众监督 ,党管干部原则应同差额选举、公开竞选有机结合 ;改革司法监督 ,实现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9.
卢棱的政府分类法的依据是什么?他是怎样划分政府类型的?谷春德、吕世伦两同志在他们合编的《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一书中有这样的论述:"卢梭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区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三种。第一种是民主制:国家权力(主权)掌握在全体人民或大部分人手中,多数的公民都是行政官而不仅是个别的单纯的公民。……第二种是贵族制:国家权力(主权)掌握在少数人中,由少数组成政府……第三种是君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的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在网络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下,个人信息不仅被广泛地收集和利用,也面临着泄露、滥用和侵犯的风险。因此,加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变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探讨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回顾当前的法律框架,并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其次探讨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对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所带来的危害,并着重讨论刑法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角色和责任。最后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和建议,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