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部于2005年中期组成课题组,集中力量开展“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问题”的调研工作。本次调查以全国31个省(区、市)所有在押的有18用岁以下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为总体,分别抽取了12个省、区、市的36座监狱中(重刑犯监狱、普通犯监狱、女犯监狱各占三分之一)有未成年子女的服刑人员样本11527个,采集数据超出50万条。  相似文献   

2.
宪法中,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应当得到充分保护。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虽然是一类特殊群体,但是他们的受教育权利也应当得到保护。然而,目前我国对在押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不够,这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而监狱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则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同样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全社会无疑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法律和社会的视角,以南京女子监狱服刑人员为抽样调查的样本,对“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存状况”——包括生存、教育、家庭生活与精神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探讨改进这些未成年人生活状况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犯罪研究》2006,(5):F0004-F0004
“为了明天——全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行动”启动仪式于2006年1月19日在成都举行。这项工作是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做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动员社会力量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开展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司法部大型科研项目“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的立项背景、实施情况及研究成果。首次披露了课题背后许多鲜为人知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弱势群体在社会上被称为处境不利群体,而弱势群体家庭中未成年子女更是弱势群体,因弱势群体所处背景、经济地位、文化水平等因素,导致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状况堪忧,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有的开始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如何保护和正确对待弱势群体未成年子女受教育权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行为与自我意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内抽取8000名未成年人,对其施测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违法犯罪者)组的自我意识各因子和总得分都低于城市常模,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农民工子女未成年犯组的行为、合群、幸福因子及总得分低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躯体外貌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农民工未成年子女组的行为、智力、焦虑和幸福因子及总分得分低于本地居民未成年子女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自我意识状况对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水平,越轨行为问题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美国早在19世纪末就颁布了未成年缓刑法并创立了少年法庭。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美国未成年社区矫正不仅经历了以法规为基础的正式化过程,而且促进了专业化和多样化。为了有效地帮助和改造未成年服刑人员,中国应该制定独立的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法或未成年人缓刑法/假释法;加强对未成年人矫正的科学评估;为违法未成年人提供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矫治。  相似文献   

9.
涉少家事案件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传统的家庭保护模式,二是法院介入家庭内部保护。前者某些情况下会侵害未成年人子女的权益,但法院介入家庭内部保护面临着信息不充分的困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家事程序的情况,通过社会关护员参与调解的方式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社会参与的方式实现了国家保护与家庭保护冲突的融合,是人民司法传统在涉少家事案件中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将未成年犯、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和普通初级中学在校学生未成年时期行为规范情况,以及家庭情况、学校生活、社会情况和个人性格等方面与服刑人员的相关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未成年人犯罪风险评估测量模式,以此推动建立和完善有较强实用性的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