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人八忌     
决策和用人,是领导者的两大基本职能.重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功实施领导行为、全面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领导者用人有八忌:一忌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求全责备,抓住人之短处不放而无视人之长处,必然导致人才的闲置、浪费和流失.“用人当取其长而合其短,若求备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也”,古人尚知如此,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更应洞悉其理,抛开求全心,巧用济世才.  相似文献   

2.
唐初出现的"贞观之治"非事出偶然,而是唐太宗"任贤能受谏诤"的贤人政治的必然结果.在唐太宗的人才思想内容中,任人唯贤的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致安之本,唯在得人".贞观三年(629),唐太宗让大臣封德彝举荐人才,封德彝说:"未见有奇才异能."唐太宗听了以后很不满意,说:历代明智的君王用人,都取士于当代,不惜才于异代.哪朝哪代没有贤人?只是贤人被遗忘而未被发现而已.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一些领导者,用贤而不能适其才、尽其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大懂得用人的长短之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但有些领导者总是在用人的问题上求全责备。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用人用非所长的事屡见不鲜。有些工作,本不是这个人的专长,可领导总是说:“干一干,时间长了就能胜任了。”似乎人才应该是样样精通,非为全才不可。更有甚者,对有的管理人员,今年分管财  相似文献   

4.
人才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如果说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人才意识就应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意识.毛泽东同志说过:"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而这两件事都与人才紧密相联:出主意要靠人才,用干部得找人才.因此,领导干部要有人才意识.  相似文献   

5.
用人八忌     
重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功实施领导行为、全面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证。领导者用人有八忌:一忌求全责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求全责备,抓住人之短处不放而无视人之长处,必然导致人才的闲置、浪费和流失。“用人当取其长而舍其短,若求全于一人,则世无可用之才”,古人尚知如此,作为新时期的领导者,更应洞悉事理,抛开求全心,巧用济世才。二忌重才轻德。德与才,是“德才兼备”这个人才标准统一体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才者,德之资也;德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积淀的丰厚智慧和精华,是当代领导艺术宝贵的资源库。在领导艺术中,用人艺术是领导干部必不可少的,是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做事、成事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用人思想精髓,结合今天的实际解读领导用人艺术,对于开拓创新当代领导工作大有裨益。以史为鉴,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对待人才应该有以下几种态度。  相似文献   

7.
试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对领导工作有哪些启示? 出题思路:领导工作对象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系统.领导者不能孤立地看待或处理问题,必须运用系统原理,统筹全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8.
所谓"人气",就是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威望.领导者的"人气",就是领导者受下属关注、欢迎的程度,是领导者的专业技能、管理艺术、品行操守和个人魅力的综合体现.领导者"人气"指数高,领导工作就能顺利开展,因此领导者必须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用人”问题从来就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晏子春秋》中曾记载“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子把是否善于发现、信任和合理使用人才作为国家吉凶的重要标志。在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中,能否合理使用和管理人才,反映出一个人的管理水平与领导能力。领导者能否发掘和使用人才,使下属各得其所,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单位的兴衰成败。那么,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合理用人呢?一、用人先知人,知人力避偏“量才为用”是管理中一个…  相似文献   

10.
能当上一个领导者不容易,想当好一个领导者就更不容易,它要求领导者掌握好以下一些领导艺术。 一、用人的艺术 如何用好人,除了要端正用人思想,让那些想干事的人有事干,能干事的人干好事外,在用人技巧上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超的用人艺术和方略是领导者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文章从实践层面对领导者在用人的思想观念、政策机制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领导者在实践中要善于慧眼识才、要长于运用人才、要巧于留住人才等多途径的用人艺术。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的人格魅力,是位于领导者权力影响力之外的,能让下属和群众敬佩、信服的一种自然征服力,是领导者为官立业的根本.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就是领导者人格魅力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追踪古今中外政治家的从政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仅靠权力树立起来的威严不是长久的,只有靠人格魅力树立起来的威信才是永恒的.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作为人民公仆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紧贴党的执政理念,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这对于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把手"提高人格修养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3.
"扬长避短"是领导者用人的基本法则.但"扬长"扬到什么程度算合适?这是许多领导者在极力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牢记"持之有度,过犹不及",把"度"把握到最恰当的范围内,你才能像操作空气调节器一样,把一个单位的空气调节到最适宜生长积极因素的部位上来."过"和"不及"都叫失度.失度必失误,失误将会达不到既定目标,甚至走向反面.坚持扬长有度,就是要卡好"分寸",观好"火候",把握好"弹性".具体来说:  相似文献   

14.
陈国华 《唯实》2012,(1):29-31
决策与用人,是领导者的两大基本职能。领导者往往由于缺知少识、好大喜功、独裁武断、急躁冒进、因循守旧而造成决策失误;因为深入实际太少、依靠群众不够,以致闭目塞听,从而被假象所迷惑,被表面所蒙蔽,造成用人失察,贻误事业。为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领导者应当掌握准确的信息、发挥参谋的作用、进行必要的对比、重视不同的意见;为了成就事业,领导者必须坚持在长期的全面的实践中判断和评价人才,坚持在实践中选拔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英才是企业制胜之本.可以这样讲,人才济济的企业未必能获得成功,但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优秀的人才作为保证.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学性就在于用人的科学性,管理的艺术性就在于用人的艺术性.所以企业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发现人才,而且还要任人惟贤,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长征》2007,(12)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用人的思维观念。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领导者必须有胆有识,善于使用下列四种人才。启用『潜才』。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人才时,只注重那些为社会作出实际贡献并为社会所公认的『显人才』,而对那些『潜人才』则往往视而不见。所谓『潜人才』是指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魅力"是指特别的吸引力。领导魅力,是指领导权力影响之外、由领导者凭借声望和信誉,让下属和群众自然敬佩和信服的一种感召力,是领导者基于其个人内在素质和气质魅力,对被领导者所起的一种权力难以达到的、心悦诚服地拥护和信任的影响力。老子《道德经》有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便是对领导魅力的最完整的诠释。领导魅力不代表权力,领导干部握有权力,但能执掌权力并不代表就一定具备掌好权力的能力,更不代  相似文献   

18.
张森年 《理论学刊》2002,(5):102-104
领导者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扬长避短。但是事实表明 ,对于人才的“长”“短” ,实际存在着双重评判尺度 ,即先验评判尺度和实践评判尺度。先验评判尺度带有浓厚的道德情感色彩 ,在理论上是无根的 ,在实践上是有弊的。领导者应牢牢把握实践评判尺度 ,围绕领导目标来评判人才的“短”“长”。有助于领导目标实现的乃为“长” ,反之则为“短” ,这才是区分人才“长”“短”的不二法则。  相似文献   

19.
<正>领导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领导者的威信通常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权力影响力;二是非权力影响力。权力影响力是组织授予的,具有法定的强制性,也称威信的"硬实力";而非权力影响力是指在领导职权以外由领导者的政治素养、道德人格、能力水平等因素而派生的影响力,也称威信的"软实力"。在领导活动中,威信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财富和潜在资源,较之权力影响力更具有感染力、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那么,领导者如何才能提升威信的"软实力"?笔  相似文献   

20.
领导工作中的"方",是指原则性、权威性等刚性因素,不容轻易变通;"圆"是指灵活性、技巧性等柔性因素,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领导工作中,如果过于求"方",则有"迂腐"之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疏离群众;而过于求"圆",则有"圆滑"之嫌,也可能使工作活动脱离正确的方向.领导者只有把"方"和"圆"有机结合起来,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即做到"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才能提高领导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