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富民、强国、社会进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目标;扭住中心、多方促进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因此,加快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关键是必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是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本文从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沿革、存续和发展;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征、结构、框架;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完善和机制创新进行了有益的阐述,对党的制度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发展观是人们对世界发展的根本观点,其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是发展哲学。由于哲学中所关注的发展是“属人世界”的发展,因此人类社会及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是发展哲学的研究对象。1、发展观的中心和基本问题。一些论者认为,发展观所经历的不同历史形态使它先后分别以物和人为中心。由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见物不见人的,因此只有以人为目的,通过物的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才是合理的发展观所应确立的中心。有的论者则进一步指出,由于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步入…  相似文献   

5.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虽然没有以“青少年政策”为名的综合性官方文件,但是就内容而论,与青少年的发展、权益维护相关的政策是很多的。其形式可划分为方针、政策和准政策三个层次;其内容涵盖了青少年的发展、权益维护与社会参与诸方面。中国的青少年政策是中国国情的产物。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与民主法制的发展,维护青少年权益,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与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将是21世纪中国青少年政策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教育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刻论述教育的发展地位、发展性质、发展目标、发展方针、发展重点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的教育发展观是指导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7.
共产国际、联共(布)注重从中国社会性质出发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地政策,对中国共产党在苏维埃土地革命中的土地政策及时作出指导,逐步确立了平分土地的原则。尽管如此,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平分土地的口号始终持谨慎态度,担心这一口号执行中的扩大化会影响到对中农的阶级联盟策略。共产国际、联共(布)在中国富农问题上基本认定必须消灭富农经济基础,为此要求中共中央坚决贯彻以反对富农为主旨的革命的阶级路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一直在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经过60多年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架构有了深层次上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逐步丰富完善了价值理念、运行规则、政党主体、政治行为等政党制度的基本架构内容,从而更加有利于中国多党合作的科学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发展观,倚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注重GDP的增长,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优化;单纯地把自然界当作索取对象,忽视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新运用,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当代社会发展模式迅速演变,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坚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共同性和公正性的原则, 昭示着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入到一个渗入了更多人文价值参数的新层次。在价值理论上给我们许多启示: 需要与实践是双向互动的关系, 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可以寻求多种需要的融合和平衡, 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价值与环境价值是内在一致的, 人类应确立起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要缓和和最终解决凸现于当代社会的全球性危机, 需要逐步建立起世界整体价值观或全人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实践证明,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因此,加快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必须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总的看法。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次创新,最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世界的一种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观念。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继承了马克思主叉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中国共产党发展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必然随着我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  相似文献   

14.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秀隆 《理论前沿》2004,(12):21-2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新情况,解答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性纲领,这一发展观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1.科学发展观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飞跃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模式、方法、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最基本理解和最根本观点,是对社会发展现象特别是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现象的最一般说明和最高层次的概括。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是在坚持毛泽…  相似文献   

15.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积极稳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极其重要的基本政治制度.这一政党制度从其发生、发展到确立,再到进一步完善、巩固,历经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日臻成熟,日臻完善.在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个重大历史阶段,多党合作制多方面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向前发展.就世界政党制度而言,中国的多党合作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独具优势、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政治合法性、不可挑战的社会正义性和理论实践上的科学性.显然,这一政党制度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必然具有重要地位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研究——系统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系统论为指导,将发展的问题置于社会大系统的框架下,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即系统的目的性方法、整体性方法、相关性方法和动态性方法。从系统论的角度阐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科学性;与此同时,这一过程对系统论本身来说也是一种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检察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相关,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必然选择,与西方三权分立下的检察制度具有本质属性区别,因此,确立和完善中国检察制度必须考虑中国社会实际和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是中国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也是检察制度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需要,中国检察制度还需要进行改革,改革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应当从健全法制、改进领导体制以及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存在着城乡分隔性、偏向性、世袭性、依赖性、强制性特征;理论认识的偏颇、发展战略的偏好、城市集团的偏强和农民群体的偏弱是其形成和固化的深层根源;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和创立农民参与的城乡均衡决策机制是其破除与转化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它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和巨大的优越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