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论十大关系>充分体现出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谐思想.具体体现在以社会分层理论为基础,以建设社会主义为价值目标,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途径的政治、经济、文化一体的和谐体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鲁亚晶 《学理论》2009,(12):68-69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精华。它不仅在历史上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而且对当今中国社会也继续产生着影响,对和谐社会建设起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和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动力支持;另一方面,传统的和谐思想毕竟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制度环境中,受社会条件的制约,有其落后性一面,对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可能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和谐"作为中国社会珍贵的思想传统和恒久的价值追求,它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也充分表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经济和谐、民族和谐"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6,(4)
文章详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的关系,并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提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作用;营造和谐的学校环境,以更好地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涂文丽 《学理论》2012,(14):41-42
"孝"思想是儒家思想道德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规范家庭关系的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伦理学范畴。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孝道作为旧道德的集中体现,对现代人们道德行为的约束力越来越弱化,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孝"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孝"思想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是形成社会和谐关系的价值根源。  相似文献   

7.
曹泽铨 《学理论》2012,(23):81-83
中国法制现代化旨在通过制度与观念两个层面的法治化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秩序的构建。其中社会主义和谐理念是当前社会提倡并追求的符合现代性价值的思想观念,中国传统法律在立法与司法中所体现的和谐思想虽与此内涵不同,但其中所包含的具有传统法意义与本土意义的和谐因素可为现代法治建设所吸收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爱娣 《学理论》2010,(12):60-61
传统人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其特点是在各种关系中突出了人的重要性。神人关系上,人对神的实用主义态度;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利用自然为人造福,突出人的价值;社会关系中,强调以人性为基础的社会准则;它将自然、社会和人视为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追求人格和道德的完善。科学地审视  相似文献   

9.
孔子和谐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大量和谐理念蕴含于其中,为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传统和谐智慧以及在具体实践中合理可行的实践参考。但是传统文化必定存在时代和阶级局限性,在性质上与当代和谐文化存在着区别和不同,同时由于文化的传承性导致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历史联系。因此,将两者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分析出其内在的一致性,对于实现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转化,建设当代和谐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博 《学理论》2014,(8):41-42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之一。通过历史与现代思想的碰撞,去伪存真,揭示了中庸思想的真正含义;立足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生态社会,对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和中国梦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