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喜海 《传承》2014,(11):64-65
全球化视野下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相当重要,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加强大学生以爱国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教育,既是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应从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的维度,积极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多元文化为大学生个体发展、价值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广阔的空间,也深刻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时代语境,尤其是面临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的博弈、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思想的碰撞、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内部环境的变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载体的作用,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载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价值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相统一,才能增强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相融合,以此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二课堂”、网络及宿舍等多元价值载体赋予易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边疆多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具有政治性、民族性和地缘性等多元复合特质。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体制的转轨,加之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地缘政治的变迁,边疆多民族地区出现了政治文化失谐的现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角力、民族文化与公民文化的歧异、极端宗教主义与政治认同建构的背反、政治过程的无序化与民族事务的法治化的矛盾等等,构成了边疆政治文化失谐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妨害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影响因素。边疆和谐政治文化的建构,必须在推动边疆发展的基础上,调整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强化国家认同|重塑政府,实现民族事务法治化,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推动民族政治协商,建设公民文化,为和谐政治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文化认同作为决定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主位因素,对于民族发展、个体文化行为和教育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在简要阐述文化认同危机及其表现的基础上,主要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有求文化传承体系、重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正确媒体舆论导向几个方面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多元文化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传统政治文化模式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的原初模式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是经历多次转换具有多元结构和多重体系的法治文化的复合体,并在资本全球化扩张中率先实现现代化.与西方模式经历多次转换不同的是传统中国在两千多年里"一以贯之"的礼法文化模式,其表征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而价值取向则是"大一统"的政治文化心理、权威主义(专制主义)、民本主义和以"仁爱"为核心,礼乐教化在先,刑罚惩治在后的人文传统.它孕育了与古希腊罗马理性主义相辉映的源远流长的中华人文精神.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凸显传统文化的"自我"认同,革故鼎新,成就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8.
价值论域下中国文化塑建的三个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磊  吕新发 《求索》2012,(10):211-213
当今国家竞争主要集中在国家软实力上,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试图从价值视域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径进行梳理,从文化觉醒、文化内修、文化重塑三个维度对中国文化进行重塑,力图实现由文化自觉、反省到价值自觉、反思的突破与超越,从而达到由文化认同到价值认同的升华,最终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文化发展之目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本文提出中国文化塑建的三个路径将给我们指明一个文化发展新的方向,这对于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引。  相似文献   

9.
由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引发的文化冲突和利益分化,使当代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制度认同危机.这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和制度变迁阶段的核心问题.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制度公正为核心,以制度文化自觉的培育为重点,重建制度认同,这是当代中国人基本的政治和文化价值诉求,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核心任务是将国民对各自民族的忠诚转变为对国家的忠诚,在尊重多元的民族认同基础上建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建没包括政治认同建设和文化认同建设.其中,文化认同建设是根本,稳固的文化认同可以消解政治认同危机时国家认同危机的程度."民族问题的核心是国家认同问题"的观点,要求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安排必须及时同应国家一体化建构与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互动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