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偏僻的韶山冲何以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直是学界和民众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树有根,水有源,人们在敬佩毛泽东的同时,自然想追寻其成功的原因。毛泽东的性格、爱好和生活习惯都初步形成于在韶山生活的17年,他是带着这片山水赋予他的文化气息走向外部世界的。要还原毛泽东的少年生活,除了依据他本人对斯诺等人的谈话外,还必须求诸韶山亲友的回忆。  相似文献   

2.
孙士云 《湘潮》2024,(2):21-22
<正>1925年2月6日,毛泽东携杨开慧、毛岸英、毛岸青回到故乡韶山。这一次,他在韶山住了200多天,是毛泽东1921年离开韶山后回故乡待的时间最长的一次。毛泽东回韶山,本来是养病的,但没有闲着。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发动进步教师,利用原来的公立学校、族校、祠堂等,在韶山一带创办农民夜校,既教识字、珠算,又讲国内外大事,还讲三民主义,启发了农民的思想觉悟。从1925年3月起,毛泽东以毛福轩等为骨干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发展会员,不久,这一类秘密农协发展到20多个。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亲自发展了韶山第一批中共党员。  相似文献   

3.
江波 《党史纵览》2007,(5):37-41
迅速展开 毛泽东一直对民歌怀有长久而深厚的感情,他很早就重视民歌的作用,重视把民歌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1925年,毛泽东从上海回故乡韶山休养,期间,他组织农民运动,办夜校,开始用当地的民歌民谣编写识字课本.  相似文献   

4.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表哥,尽管文运昌大毛泽东9岁,不过两人长得特别像,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他们认错。1925年毛泽东以养病为名,悄悄回到湖南韶山,积极组织农民运动。听说毛泽东回至4韶山,反动军阀立即派兵来抓,结果在文运昌机智勇敢的掩护下,  相似文献   

5.
霞飞 《党史博采》2011,(3):10-14
“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 毛泽东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时代在韶山上私塾时,那时毛泽东在“正课”之外,喜欢看“杂书”。在毛泽东爱看的“杂书”里,就有关于李白成的书籍。及至年纪稍大些,毛泽东接触的关于李自成的书籍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6.
1925年2月初,毛泽东从上海回到韶山养病.在养病的六个月里,他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在韶山成立了“雪耻会”和中共韶山支部,开展平祟、阻禁斗争.韶山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地主豪绅的恐慌和仇视,湘潭西二区上七都都总、团防局长成胥生派人向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告密,要求派兵逮捕毛泽东.赵恒惕早就视毛泽东为眼中钉,连忙密令湘潭县团防局会同成胥生逮捕毛泽东.  相似文献   

7.
贺风生何许人 贺风生是湖南韶山人。他的祖母是毛泽东的姑母,他的父亲贺晓秋和毛泽东是姑表兄弟,童年时代还和毛泽东同窗读了五年多的孔孟之书,知书达礼。后来他们想一起去长沙读书,贺晓秋的母亲(毛泽东的姑姑)说:“现在的形势是三天风四天雨,不能把文章放进锅里煮。”毛泽东只好一人去了长沙。但他们并未因此断了联系,仍时常在一起讨论时局、探索真理、追求进步,贺风生还追随毛泽东参加了韶山农民运动的一些活动。当反动势力“围剿”韶山农民运动,到处追捕毛泽东时,正是贺晓秋、文涧泉两人扮成轿夫,冒着杀头的危险把毛泽东送出了韶山。不久,贺晓秋也成了反动派追捕的对象,被迫携妻带子背井离乡,逃往洞庭湖区,原有的30亩良田也不得不丢弃。  相似文献   

8.
1925年底,毛泽东悄然回到了韶山。是否真是因病请假,史家至今认为是个谜。事实是他并没有休息。在韶山的半年多时间里,他走亲会友,访贫问苦,发动农民。韶山人在毛泽东的调摆下,终于走出狭小的天地,把眼光从劳作的土地上抬起,集合到了“革命”、“造反”的旗帜下。毛泽东在这里放了一把“火”,泥脚杆子们用这把“火”去“烧荒”……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996年),收录了毛泽东在1915年至1958年期间写给韶山亲友的95封书信。这些书信中有47封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在《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他对亲友们浓浓的深情和关怀,也反映了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密切联系,更彰显了毛泽东心怀故乡、情系人民的韶山情怀。  相似文献   

10.
博采之窗     
毛泽东是湖南湘潭韶山人,他的饮食习惯,一辈子都保持了一个农民的朴实和简单,很富有地方特色,基本上没有超出湘菜口味。现在韶山、长沙、上海、北京等地许多餐馆推出的“毛家菜”,有的菜的原料虽曾是毛泽东吃过的,但价格却很贵,菜名也神乎其神,这是对毛泽东简朴饮食的异化,我们必须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看看毛泽东所吃过的菜和他的饮食习惯。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是在韶山、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06,(2):41-41
毛福轩,189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早年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毛福轩和毛泽民一起受党组织派遣到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底在安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毛福轩与毛泽东先后回到韶山从事农民运动。同年6月,在毛泽东主持下,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党支部成立.毛福轩任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2.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毛泽东生于韶山,长于韶山,他不仅属于韶山,而且属于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属于世界。韶山因他的出现而闻名中外。多年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外国友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韶山参观后,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的感受和启示是很重要的。1963年3月25日,叶剑英元帅来到韶山。他在参观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陈列室"后,激动不已,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韶山风物耐人思"。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是从乡村中走出来的巨人。他出生在湖南韶山一个农民家庭,因受韶山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毛泽东既有山地人粗陋朴实、反叛精神、英雄豪杰意识;又有平地人热爱读书,擅长  相似文献   

14.
党史知识     
最早建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韶山党支部,是1925年毛泽东亲手创建的我国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农村支部之一。1925年初,毛泽东回到家乡韶山开展农民运动。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不仅农民运动蓬勃发展,而且从实际斗争中涌现了一批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的骨干分子。毛泽东在这里发展了毛新枚、李耿侯、钟志申、庞叔  相似文献   

15.
在国产老电影《特殊身份的警官》中,主人公、打入国民党警察局任巡长的中共地下党员江万和,在“虎穴”中机智勇敢,必党做了大量工作。江万和的原型,就是“韶山五杰”之一的毛福轩。毛福轩是1925年南毛泽东亲自建立的韶山党支部的首任书记,是毛泽东在故乡闹农运的得力帮手,也是除毛泽东、毛泽民以外,韶山最早的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6.
<正>伟人毛泽东多次对人讲述:"我是农民的儿子,自小过的就是农民的生活。"在毛泽东的生活中,保留着农民的生活习惯,也保留着与农民的诚挚感情,他关注与支持河北省遵化县农民王国藩在合作化运动中创办的"穷棒子社"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毛福轩,189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早年跟随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1922年,毛福轩和毛泽民一起受党组织派遣到安源煤矿从事工人运动,同年底在安源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毛福轩与毛泽东先后回到韶山从事农民运动。同年6月,在毛泽东主持下,湖南农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党支部成立,毛福轩任支部书记。1927年初,毛泽东回到湖南考察农民运动,毛福轩向毛泽东汇报了湘潭等地的农民运动情况,并自始至终陪同和协助毛泽东走遍考察的5个县。正是这次考察,毛泽东写出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8年春,毛福轩被党调往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出版…  相似文献   

18.
吴义国 《湘潮》2021,(3):55-55
“韶山五杰”是指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李耿侯、毛新梅5人。他们是第一届中共韶山特别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1925年2月6日,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带着毛岸英、毛岸青回到故乡韶山。在组织农民协会的运动中,毛泽东发现毛新梅、庞叔侃、钟志申、李耿侯等人政治热情和阶级觉悟高,在与从安源煤矿回乡的共产党员毛福轩商量后,决定吸收这些优秀的骨干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韶山建立党的支部,领导韶山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一生清廉勤政,对人民无限热爱,对腐败深恶痛绝。他身居高位,生活俭朴,体恤民情,在战争年代是这样成为一个大国主席后仍然如此,充分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高风亮节。作为农民的儿子和人民的领袖毛主席始终保持着节俭朴素的生活习惯。现珍藏于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的始于1952年、止于1977年1月的生活账就是最好的明证。生活账包括日常杂费开支表、生活费收支表、物品分类账、粮食食品账,以及单据和票证其中日常杂费开支以其具体、详细最引人注目。从表中可以看出,不管是购买大宗物品,…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7,(10)
正1921年2月上旬,28岁的毛泽东回到了他的故乡韶山冲。毛泽东是带着毛泽覃回韶山过春节的。这次回韶山的毛泽东,心里多了几分伤感。因为上次春节回家时,父母都健在,一家人其乐融融;而这次回家过春节,双亲都已故去,剩下的只有大弟毛泽民、大弟媳王淑兰、小弟毛泽覃和小妹毛泽建。这时的毛泽东,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所以,在回韶山过春节前,他心里已经做出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