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拉美各种模式的选择战后,拉美出现的第1种模式是古巴革命的模式。60年代,拉美知识界对古巴革命的模式非常着迷。古巴道路有3个主要特征:少数几个人掌握革命政权,发展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向贫穷开战和同美国对抗。整个一代拉美人受“依附论”的影响,部指控美国造成了...  相似文献   

2.
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美发展模式,指智利、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模式。东亚发展模式,指国际经济学界认定的战后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及其运行方式。为便于比较,本文所述东亚发展模式是指亚洲“四小龙”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不含日本发...  相似文献   

3.
关于这次“战后拉丁美洲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学术讨论会”的内容,同志们希望我们做个总结。我想,这个总结不能做,也无法做。今天,我只能讲点个人的想法,作为我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的补充。第一,有些同志提出“战后拉美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的讨论,涉及问题很多,究竟战后拉美政治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战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潮流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主要潮流就是战后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抗强权、内争民主”的问题。因此,研究战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一定要抓住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4.
《拉丁美洲对外经济关系》是“七五”期间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经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现已交付世界知识出版社公开出版,并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这本书从战后国际经济关系的新特点及其对拉美经济的影响和拉美经济发展的理论和模式的两个方面论述了战后拉美国家在利用外资和外债、发展外贸、开发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开展地区经济一体化以及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全书由引言和七章组成,约25万字,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拉美对外经济关系的学术专著。第一章“总论”对战后40多年来  相似文献   

5.
80年代是战后拉丁美洲经济最困难的10年。1982年9月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之后,拉美国家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国内外学术界把这场危机称之为拉美的发展危机,结构危机,或结构性的发展危机。不论持哪种观点,大家都一致认为,经济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的误导,是引发拉美这场社会经济危机的国内根源。因此,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转换新的发展模式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试论8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80年代,拉丁美洲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战后将近3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局面发生了逆转,传统经济发展理论面临严峻挑战,拉美经济理论界经过深刻反思,正在探索新的发展理论;拉美经济发展战略正在由国家干预下的进口替代工业化,向市场导向的面向出口和有效的、有选择的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新模式转变,出现了经济市场化、贸易自由化和企业私有化的新趋势。上述变化表明,拉美经济在经过将近10年的重大调整之后,正在出现新的转折,其最重要的标志是,战后拉美国家实行了几十年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拉美各国在经济调整的规模、发展战略转型的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它们都对各自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选择了一条更加开放、更富于挑战性和竞争性的新的发展道路。这一变化,对本世纪最后几年甚至下个世纪拉美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拉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它的传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战后拉美就业结构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拉美在  相似文献   

8.
在1986年11月上旬举行的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第二届年会暨战后拉美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学术讨论会上,百余名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仅就他们的主要观点作些综述。关于战后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多数学者认为,战后几十年间拉美经济增长迅速,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50—1980年,拉美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四倍,人均产值增长两倍,工业产值增长六倍,城市人口也比农村人口多了一倍。在许多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大生产广泛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普及,雇佣劳动者已占经济自立人口的60—70%,贫富差别也在进一步扩大。今日之拉美,除  相似文献   

9.
拉美与东亚经济贸易合作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拉美和东亚分别处于太平洋东西两岸。双方的经济贸易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这种交往更趋活跃。笔者认为,这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正在走向一个更富活力的新的发展阶段。战后拉美与东亚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展一、战后拉美与日本的经贸关系在战后拉美与东亚的经济贸易关系中,日本始终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双方合作的领域最广,规模也最大。这是由日本作为世界性对外投资和贸易大国的地位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拉美的科技发展思想科技与发展是拉丁美洲战后以来长期关切的问题。研究拉美发展问题的学者对此早有评述。拉美发展主义思潮的创始人、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分析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时指出: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是一个发展中地区,它拥有三十三个独立国家和十个未独立地区。该大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拉丁美洲经济》一书的作者从拉美经济发展史入手,以战后,特别是近期经济发展情况为重点,运用大量新材料和数据对战后拉美不同时期各个经济领域的发展,拉美畸形的单一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拉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经济的依附地位以及为争取经济独立的斗争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在1931年脱离英国正式独立,比大多数拉美国家独立的时间晚一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拿大同拉美国家开始建立外交关系。加拿大与拉美之间的贸易虽然历史悠久,但大量经济联系也是战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以来,加拿大与拉美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进入八十年代后,双方的关系进入一个较全面和稳定的发展时期。加拉关系日臻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双方对外政策的独立性日益增强。战后加拿大对拉美政策的变化,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3.
战后,拉美经济经历了70年代的高速发展和80年代的衰退与调整。即将到来的90年代前景如何,人们极为关注。我认为,90年代拉美经济形势将好于80年代,呈缓慢上升趋势。战后至70年代末,拉美经济发展虽有起浮、曲折,但总的来说,在第三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发展速度较快。1961~198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5.8%,人均产直丰增长率为3.2%,经济结陶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的农业资本主义不断发展,封建土地占有制——大庄园制正在逐渐解体。然而拉美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并未解决,致使拉美地区社会问题严重,政局不稳,并且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战后大部分拉美国家先后进行土地改革。尽管这种从战后持续至今的土地改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它对于改变拉美农村社会结构和封建土地占有制,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本文拟就拉美土地改革(不包括古巴和尼加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兴趣。六十年代以来,各国学术界,首先是拉美和美国的学术界出版了许多论述拉美战后经济发展的著作。这些著作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是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迄今,在第三世界各地区中,尤以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为最高,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突出。七十年代,拉美五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四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墨西哥城和里约热内卢),五年之后,波哥大和加拉加斯也跃入这一行列。拉美这类城市的人口每十年就增加一倍。截至1984年年中,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8%,接近发达地区(72%)。城市化问题已成为拉美国家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战后拉美城市化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7.
西欧国家和拉丁美洲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欧国家与拉丁美洲有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西欧列强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曾统治拉美三百多年,其中有些国家至今在拉美还有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国家在拉美的政治、经济势力大为减弱,后起强国美国取而代之,并开始称霸拉美。战后到五十年代末,随着西欧经济复苏,西欧势力又重返拉美,与美国势力展开了激烈角逐。七十年代以来,西欧与拉美的关系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智利著名国际问题学者卢西亚诺·托马西尼(Luciano Tomassini)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邀请,于1986年4月29日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在华期间,他就战后拉美对外关系问题发表了系统的讲演,并同中国学者进行了座谈。现将其讲话主要内容整理如下。拉美对国际问题的研究战后至六十年代末,拉美国家对国际问题的研究一直不够重视。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首先提出“中心一外围”的理论命题,开创了拉美国际问题研究的先河。1973年,拉美创建了拉美国际关系共同研究计划(RIAL)和拉美学术中心联合会。这个共同研究计划和协调组织,几乎囊括  相似文献   

19.
关于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拉美和东亚两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在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多已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水平。但是二者经历的发展过程和形成的发展模式则有很大差异。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以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一...  相似文献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十年来,是拉丁美洲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而这无疑又是战前发展的继续。对于战前拉美国际关系史的概括将有助于我们增加历史纵深感,从而更好地把握战后整个拉美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和规律。鉴此,本文先对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1826—1948年)的国际关系作些简要分析。近现代拉美国际关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独立运动的胜利。1790—1826年,独立运动的暴风雨席卷整个拉美,除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圭亚那等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