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工会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门。  相似文献   

2.
张利军 《中国工运》2014,(11):46-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开宗明义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并明确要求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并要求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这其中,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依法参与社会治理中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工会组织要发挥好自身优势,创新参与社会治理的手段,夯实各项职能,才能更好地维护、服务职工群众,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工会在社会治理方面扮演着政府无法替代的角色。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在价值理念、目标要求、基层基础、基本方法方面,有着共同的内在机理。 本研究以新时代“枫桥经验”视角下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绍兴实践为基础,分析了调解式治理、化解式治理、 协商式治理、渗透式治理4种治理模式。研究发现,新时代工会参与社会治理在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工会层 面还存在一定问题。研究建议,借鉴“枫桥经验”,工会应在政治能力方面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在法治 能力方面打造“工会参与法院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升级版,在组织能力方面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在工会专业 能力方面提升工会干部队伍水平,以增强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运》2020,(1):5-5
2019年11月25日至28日,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带队前往福建,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督査工会改革任务落实情况。李玉赋强调,各级工会要按照王东明同志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找准工会参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结合点和切人点,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条主线,充分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健全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6.
王锦 《中国工运》2020,(1):27-28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工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组织既是参与国家治理的主体,也是国家治理的客体。作为参与国家治理的主体,工会组织要主动融入共建共治的大格局,代表和组织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作为客体,工会组织要加强自身治理,以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工会组织可通过“参治、自治、善治”,充分发挥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团结引导广大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相似文献   

7.
一、治理:掌管公共事务的钥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运》2020,(4):73-73
【事件回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9.
工会参与社会治理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客观需要,也是发挥工会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工会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群团组织,要主动有为,不断强化政治引领作用,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好自身优势,积极引领职工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理论内涵到实践路径不断得以明确,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民主治理是新时期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之一,因此,教代会工作的改革创新也就成为了这一目标下的必然要求。本研究在论证教代会改革创新的理论逻辑必然性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审视高校教代会的工作现状和改革创新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加强党对教代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教代会改革创新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以及夯实教代会民主治校工作中源头参与的实效举措这三方面的治理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工会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全新工会工作模式。建设服务型工会是党中央对工会组织发展的战略定位,是工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基于中国工会改革与西方政府改革运动的某种契合,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服务型工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服务型工会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其深刻根源潜藏于工会自身体制机制层面。基于新公共管理视角和宁波市海曙区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服务型工会建设应该坚持职工主体地位,强化工会服务意识;坚持社会化运作,提高工会公共服务效能;坚持改革创新,健全工会服务体系;坚持专业化方向,提高工会干部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2.
工会十八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创新工会工作体系、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建高质高效的矩阵网络系统,为新时代工会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本研究以深圳市总工会发起建设的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为观察案例,探究中国工会改革的路径与成效。深圳市总工会的实践表明,存在一条介于“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这两种路径之间,上下联动、具备一定制度设计和政策协调及资源筹措能力的“中层”改革路径。这种“中层”工会改革路径是在中国工会科层体系、双重领导体制下的有益探索,对其研究有助于思考各层级工会的职责分工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形势下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工会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挑战面前,工会干部院校如何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实现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国工会十四大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建功立业,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相似文献   

14.
群团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推进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党的十八 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本研究以工会组织为例分析指出,群团组织参与社 会建设有利于发挥党在推进社会建设中的统领作用,有利于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理念,有利于贯彻依 法治国方略、提高社会建设的法治化水平。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发挥 补充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在维权和化解矛盾中发挥协商协调作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基于此,研 究建议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群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强化维权服务职责,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时效性; 加快智慧工会建设,创新参与方式;努力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牢牢把握住工会参与的底线;加强基层工会 建设,壮大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15.
工会作为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群团组织,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脱离群众,其群团作用难以发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劳资冲突事件的增多,工会改革势在必行。珠海创建的首家"工友驿站"—新加坡花园站,是珠海工会去行政化所采取的重要改革举措,即以社会组织作为工会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思路,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建立"工会+社工+义工"的"三工"联动模式,为职工提供维权、帮扶救助、就业介绍、幼托等一系列服务,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庞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发挥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加强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的建设。这有利于转变各级工会职能、创新工会运作机制、解决劳资问题、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和谐劳动文化、营造和谐组织以及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加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建设,需要不断丰富理念、创新方法、拓展内容、发展模式以及充实角色。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庞大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要发挥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就必须要加强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的建设。这有利于转变各级工会职能、创新工会运作机制、解决劳资问题、维护社会安定、建设和谐劳动文化、营造和谐组织以及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加强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的建设,需要不断丰富理念、创新方法、拓展内容、发展模式以及充实角色。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立足于浙江经济社会新变化和新特点,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巩固阶级基础的高度,在省域层面上就工会事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生动实践。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书记推动全国群团改革和工会事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两者在实践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