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1月25日,由贵阳北站开出的D8592次动车驶入遵义高铁站,高铁客运站、公交站同时投入运营,标志着遵义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新蒲新区礼仪新城"车通城起产业兴"的阶段性目标也得以实现。礼仪新城,新蒲新区规划建设的四大城市组团之一,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20万,是未来遵义市中心城区的商贸中心和黔北客运交通枢纽,也是连接新蒲新区与老城区的重要纽带、交通节点。2009年10月,渝黔高铁遵义东站  相似文献   

2.
9年前,遵义市新蒲新区获批新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9年来,新蒲新区始终坚持"三区两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特色新区,推进新蒲新城、礼仪新城、空港新城、新蒲经开区"四大组团"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形成了全面发展新格局,开启了全域旅游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正遵义大学城是遵义市委、市政府拓展东部新城、促进遵义高等教育大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和打造遵义教育名片的重大举措。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新蒲新区正式启动规划建设遵义大学城,2011年12月,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奠基,拉开了遵义大学城开工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化的城市面貌,宽阔整洁的街道,怡人的自然风光……作为遵义市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新蒲新区党工委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新城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全过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驱车驶出杭瑞高速公路虾子出口,穿过集镇,新蒲经济开发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便映入眼帘。搭乘"大数据快车",新蒲新区逐渐成为以大数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3年10月遵义医学院入驻,到2016年遵义市所有高校入驻,遵义市新蒲新区集聚各类高、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如何构建遵义200万人口城市框架?遵义市委作出了遵义城市"东扩"的战略部署。新蒲新区作为"东扩"的主战场,引导老城区高校向新区集聚,是市委、市政府的最初目标。遵义市新蒲新区成立七年来,从农村变为城市,教育发展更是有了质的跨越。从2013年10月遵义医学院入驻,到2016年遵义市所有高校入驻,  相似文献   

6.
<正>新蒲新区,一个朝气蓬勃、厚积薄发、日新月异的新区。新蒲经济开发区,作为新蒲新区四大组团区域之一,是由遵义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级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遵义上海产业园区、遵义新蒲综合保税区、遵义临空开发区"四区融合"战略建设,并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加工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建成贵州领先、西部一流的千亿级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的新蒲经济开发区,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站在历史的全  相似文献   

7.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坚持以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遵义上海产业园区、遵义综合保税区、遵义临空开发区"四区融合"为主基调,以建设贵州领先、西部一流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为发展目标。"要坚持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投入更多力量,集聚更多要素,全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这是今年2月1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到遵义市新蒲新区  相似文献   

8.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以村(社)为单位,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党建模式,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奋力打造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与增长极,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蒲新区新未来。遵义市新蒲新区围绕提升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五优化五转变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
正四通八达的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赏心悦目的景观……10年回眸,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发展实现"城市面貌改变、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福利释放、人民生活提高‘五个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年5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即将迎来10岁生日。为打造一个与遵义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的200万人口中心城市,2009年5月4日,新蒲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遵义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挂牌成立,开启在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2014年第一批搬到新校区的学生,我可以说是看着学校慢慢‘长大’。"初夏的遵义医科大学,处处流动着生机勃勃的气息,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叶学天对着记者有感而发。遵义医科大学所处的遵义大学城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东北区域,规划建设用地10000亩,总投资约100亿元,可容纳10余万名师生,是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0年前,新蒲新区挂牌成立,开  相似文献   

11.
正10年时间,新蒲新区在遵义城市以东崛起,山水、田园、乡村、城市共荣共生。新区辖区面积从390平方公里扩大到987平方公里,从辖2镇到3街道5镇,人口从12万到40万……新蒲新区书写了遵义市城镇化变革的华丽篇章。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路网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10年时间,新蒲新区在遵义城市以东崛起。新区辖区面积从390平方公里扩大到98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从辖2镇到3街道5镇,人口  相似文献   

12.
正路网如织、高楼林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遵义市新蒲新区,一座宜居、宜游、宜业、宜学的现代化新城悄然崛起。紧盯2017年5个贫困村出列和1000贫困人口脱贫目标任务,新蒲新区抓实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牛鼻子"作用,着力提升队伍战斗力、组织覆盖力、帮扶创新力,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愈发接近全面小康目标。围绕开发建设与民生事务发展需求,新蒲新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相似文献   

13.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六个特别"精神,用生动的实践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着助发展、为民生、奔小康、促跨越的神圣宗旨和光荣使命。初秋时节,走进遵义市新蒲新区,随处可见轰轰烈烈的发展场景,三大新城、新蒲经开区、综保区、软件园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书写着新区竞相发展又各具特色的的华美篇章。新蒲新区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六个特别"精神,齐心协力,奋力进取,用一个个生动的实践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着助发展、为民生、奔小康、促跨越的神圣宗旨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众多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新城形成了高铁板块、平庄板块和礼仪村板块三个城市功能区,正按照新枢纽、新城区、新产业的"三新"建设要求,不断驶入发展快车道。2009年,遵义市新蒲新区挂牌成立,礼仪新城应运而生。8年来,礼仪新城启动项目建设40个,建成城市面积11平方公里,完成建筑总量450万方,平场土石方6000多万方;完成投资220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400%,位居全区四大  相似文献   

15.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立足实际,优化城乡环境、培育文明风尚、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为建设文明、现代的新城开辟了新路。要给人留下美好印象,仅靠外表的靓丽,远远不够,一座城市亦然。遵义市新蒲新区自建成以来,环境风貌、公共秩序与人文精神、文化品位齐抓共治,"颜值"与"气质"并进,推动城市文明内外兼修。  相似文献   

16.
正历经兴盛、衰败、治理,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山村走上绿色转型和生态发展的复兴之路,从"村湾"到"小区",从"村民"到"股民",从"农民"到"市民",家园让生活更美好。大山村的发展模式也成为贵州绿色发展、生态脱贫攻坚、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美丽缩影。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山村锰矿资源富集,总储存量达3000多万吨,约占贵州锰矿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因开采锰矿,大山村曾经辉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行驶在遵义市新蒲新区宽阔平直的大道上,两旁浓郁葱绿的山岭绵延不断。新蒲山环水绕,洛安江、云门囤江峡相拥,山水城灯交相辉映,旅游业从无到有,一座"人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在画中"的美丽城市新形象逐步凸显。"良好的生态及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给新蒲最好的馈赠。"新蒲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利军说。位于新蒲新区三渡镇的云门囤景区,地处洛安江、湄江、湘江三江汇流处,景区山水环抱,常年云雾缭  相似文献   

18.
2月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到遵义市新蒲新区调研,要求新蒲新区坚持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投入更多力量、集聚更多要素,全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建设,辐射带新区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新蒲新区如何按照省长要求,谱写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本刊记者采访了新蒲新区主要领导。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3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在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成功引进11名硕士研究生,王进就是其中一员。"到新蒲新区已半年有余,现在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王进说,选择新蒲,看中的是这里发展前景和人才成长环境,这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新蒲新区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营造引才聚才政策环境,创造有为有位的载体环境,改善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人才聚  相似文献   

20.
正地里种得火热,市场买卖红火,生态贵椒香辣天下。"世界辣椒中心",这是贵州辣椒的发展目标。进入7月,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每天清晨5时就开始热闹起来,一辆辆来自河南、山东等地的大货车进进出出,工人们在辣椒堆成的"小山丘"旁忙着分拣、装箱。"中国辣椒,贵州味道,遵义定价,集散全球。"在中国辣椒城,贵州的生态辣椒从这里走向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