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是法典化运动背景下制定的一部成功的证据法典,其法典化的基础是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实体性和程序性规则的独特证据规则:证据的可采性规则。该法典体现了韦伯所说的法律的高度形式理性化,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在法律的统一性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些成就激发了中国的法学者在证据规则法典化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意义上的品格证据规则创建于英国,是英美法系国家一项重要的证据法规则,其理论研究已相当成熟,立法也较为完善,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第404条、澳大利亚1995年《证据法》第94条等。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运用品格证据不但有助于查明案件事实,而且能确保程序公正,对于推动司法进步有许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可以为他国司法体系的证据法改革提供参考的起点,但其远不是什么理想的模板或蓝图。作为标准的联邦证据规则显然受到了美国司法体系多方面特质—陪审团制度、聚焦口头证人证言、庭审假定—的深度影响。相反,一国的证据法改革者们必须要精细地挑选,要明白虽然美国联邦证据规则里包含了许多概念性的先进理念,但同时也承载了大量不足信的历史元素。只有通过整合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的精华、本国自身法律传统和现代社会科学,证据法改革的努力才会有希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范勤  邹莉 《犯罪研究》2007,(5):58-59,71
与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相比,英国证据法有着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渊源不同。我国证据规则皆为成文法的规定,而英国的证据法则由判例法和成文法两部分组成;其次,分类不同。我国立法机构针对不同的诉讼设定了不同的证据规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此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又分别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而在英国法中,证据的适用问题并未依据诉讼种类的不同独立规定;最后,证据审查不同。我国证据法学界一直强调证据应当具有三性,即关联性、客观性和合法性,但对于何为合法的证据,则缺乏系统的规定;而英国法中,则随着判例的日渐成熟,早已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证据排除规则。本文拟结合相关判例和法规,对此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定》)是在我国近几年来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但仍缺少一部完整的证据法的前提下出台的。在现阶段,民事诉讼活动中可供遵循的证据规则仅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的若干条原则性规定中,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民事审判程序的需要。因此,作者认为,依法制定一部完整的证据法或较为完整的过渡性证据规则实属必要。制定《证据规定》的宗旨,是为了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是依据了…  相似文献   

6.
李春生 《律师世界》2002,(12):32-33
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并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该《证据规则》对民事诉讼过程中举证规则、采证规则、认证规则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对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树立正当程序理念作了有益尝试。笔者欲从《证据规则》确立的证据披露规则,试述其对促进我国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与业界同仁商榷。证据披露规则是指证据披露主体、方式、时限及其后果的程序与制度的总称。证据披露是基于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与法院的查证、认证职…  相似文献   

7.
崔起凡  姜剑涛 《河北法学》2011,29(8):189-193
《联邦证据规则》规定了"品格证据的一般禁止";而对于品格证据的例外情形下的运用,设立了严格的限制条件。《联邦证据规则》中的品格证据规则体现了充分保障被告人公正审判权的诉讼理念,值得我国立法与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敏远 《法学家》2012,(3):99-109,178
2012年《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诸多新规定,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刑事证据法更加科学、规范、文明,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规定予以进一步完善,以继续推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心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向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从注重证据形式向注重证据规则的转变、从着眼于细化证明标准向重视实现证明要求的程序规则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证据规则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规范证据收集、证据审查和证据评价的规则,规范证明力的规则和规范证据能力的规则,以规范审查判断证据的程序为内容的规则和以规范审查判断证据的范围为内容的规则。我国的刑事证据规则在立法形式上,法典与司法解释并存;在规则性质上,多种类型的证据规则并存;在证据规则的内容上过于粗疏,缺少严格而审慎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简介假设律师试图弄清楚某项证据在联邦法院的初审中是否具有可采性——例如,律师想知道录像带作为学术论文是否能被采纳。显然,最好从《联邦证据规则》的文本开始。但如果律师认为具体规则的文本清楚地  相似文献   

11.
江国华  张彬 《证据科学》2016,(6):645-655
作为法律程序整体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一样,都在证据的作用下发挥其功能。然而,我国研究更多将目光聚焦于诉讼证据,而对行政程序证据缺乏关注。但实际上,行政机关是依法治国的主要执行官,其与公民的关系比其他任何国家机关更为密切,所以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无疑成为依法治国的重大课题,其中对行政处罚证据的规范尤其如此。从原则上而言,行政处罚证据理应符合证据“三性”,但警察思维与法官思维上的差异使其对证据有其特殊要求,基于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行政处罚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存在减弱和例外情形,因此,对于“毒树之果”以及通过钓鱼执法、秘密调查等方式所得证据并不必然排除,为此,与其让这些实践中早已普遍存在的行为游离于法外,不如通过立法明确规定其范围、程序和命令禁止事项。  相似文献   

12.
Forensic science is an applied science based on the laws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 Over time, a set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has developed that apply specifically to a forensic analysis. Traditionally, five concepts have been articulated: transfer, identification, individualization, association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and reconstruction. We suggest that an additional sixth concept, the idea that matter must divide before it can be transferred,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e paradigm. Divisible matter is particularly useful in describing physical match evidence. Additionally, we propose a paradigm that logically divides into scientific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 generation of evidence, and processes that pertain to the recogni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evidence. The principles of divisible matter and transfer pertain to the generation of evidence before and during the crime event; the processes of ident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or individualization, associ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describe the practice of forensic science starting with the recognition of an item as evidence.  相似文献   

13.
14.
法庭科学家和证据法学者所处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就像英国和美国一样,由一种共通的语言划分开来。虽然在一些重要方面彼此关联,但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特的构造和演进,关注不同的问题并运用各具特色的认识论。因此,这两个学科之间存在着自说自话的重大风险。该风险的迹象体现在了法庭科学家与证据法学者之间时常沟通不畅。“证据法”的概念对于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而言均至关重要,且在这两个学科中均被高频地运用。本文通过聚焦“证据法的法域范围”之基础概念讨论,希望造成该学科间冲突的个别成因能够明朗化,并诚挚地期盼这样做能有利于法庭科学与证据法学学科之间更有效地交流。  相似文献   

15.
On the afternoon of 7 May 1915 the Cunard Liner Lusitania was torpedoed by a German U-boat whilst en route to Liverpool. Consequently in sank with the loss of 1,195 lives. A series of investigative and formal research exercises, undertaken in the light of eye-witness accounts of the events surrounding that tragedy, has given rise to a number of hypotheses concerning the loss of this vessel. In this paper all the available evidence concerning the attack, and the one or more explosions that occurred, is summarised. The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torpedo effects and the most likely causes of the secondary event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技术侦查虽然在实践中大量存在,但中国现行法律无力制约技术侦查,其合法性一直颇受争议。因此,通过这些手段获得的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就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一个退退两难的问题。追严重妨碍了法院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制约了办案效率、影响当事人正当权益的实现。只有通过刑事诉讼立法明确技术侦查的合法性,进而解决其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问题,才是摆脱实践困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用物证鉴定结论证明犯罪需要经过推理过程,将物证来源鉴定结论转化为嫌疑人行为推论,后者再作为法律事实证明嫌疑人是否有罪。物证鉴定证据应用的递进证明关系,可以用由依次推理关系连接的物证来源结论层、行为推论层和定罪层构成的物证鉴定层级模型描述。该模型可直观表达和评估物证鉴定结论证据应用效力。  相似文献   

18.
19.
20.
物证鉴定中的物证污染问题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物证污染是影响物证鉴定结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会损害物证鉴定结论质量甚至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随着以法医DNA检验为代表的物证鉴定技术检验灵敏度的提高,物证污染出现的可能性及其造成的危害程度都显著增加。物证污染有多种形式和来源,可能发生在犯罪现场或实验室。采取适当的污染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物证污染发生的可能性,及时监测和发现物证污染可以将污染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