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腐败动摇着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私有制的产物,它和社会主义本质是格格不久的,和马克思主义原则是水火不相容的。正是由于部分党员干部背叛党性原则,才导致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而日益滋生蔓延的腐败反过来又动摇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信念,使得部分党员干部为人…  相似文献   

2.
关于反腐败斗争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王明山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伴随着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换手段顽固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当前我国的腐败现象仍呈蔓延之势,反腐败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如何抓住关键性问题创造性地贯彻江总书记十...  相似文献   

3.
曹新 《求知》2002,(6):7-9
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中国民本经济,既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官办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经济,而是一种以民为本,立足于民,利国富民的经济,其本质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本经济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官吏的理想人格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公仆人格思想的来源之一。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官吏理想人格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9,(25)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一书,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王守信、王震中、罗琨、杨升南、来镇豪等执笔撰述,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从课题提出到著作出版,历时9年。文明一词,在此书中是指与史前相区别的古代文明社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古代文明社会的到来,也就是国家的出现,所以此书探讨的内容,也可以说就是中国占代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这部著作出版后,在历史学界颇获好评。这里,摘要向读者介绍一些学者对此书的评论:社科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白钢:1929年,郭沫若因为有憾于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高珣 《行政论坛》2001,(6):76-78
中国古代官吏享有"特权"及"重典治吏"是当时社会的显著特征.在司法上,官吏享有特权的制度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重典治吏,可从两方面来理解,既有用刑之重,还应包括法规形式的多样与数量的庞大.这看似矛盾的二者,实际上有着不同的调整对象,有着互相承接、互为补充的关系.当前的许多腐败现象可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吏的特权与重典治吏的相互关系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7.
反腐倡廉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指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中,在关注巴黎公社革命特别是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中,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要反对腐败和实行廉洁政治的问题做了深刻论述,形成了反腐倡廉的基本思想。其基本观点是:腐败产生的根源是私有制,铲除腐败的根本途径在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无产阶级政党的本性是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政权应当是廉价政府;由于党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也会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必须同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要防止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反腐倡廉建设只是提出一些大的原则和思路,却为后来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大制度创举,它有效地摆脱了以血统和出身作为选官标准的人才选拔制度所带来的危害,使人才选拔制度走上了公平、标准化的发展之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顺应了特定时代的发展需要。虽然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弊端丛生,但是其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较客观地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所产生的积极意义,从而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名。  相似文献   

9.
在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过 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应当怎 样安排,能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同私有制来一个“一刀两断”?对于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经历了一个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为坚持社会主义而进行了所有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其中国有制是最主要的部分。人们出于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向往和对私有制的憎恶,一心一意建立以国有制为代表的公有制经济,也就成了天经地义。马克思、恩格斯…  相似文献   

10.
刘莉 《理论导刊》2001,(9):18-20
反腐败斗争必须突出重点,下大力气解决危害最烈、群众反映最大的问题。江泽民在《努 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讲话中指出,用人方面的腐败现象在党内外影响极坏、危害极 大,必须严格整肃,坚决惩治。他还以史为鉴、告诫全党,“历史上的腐败现象,为害最烈 的是吏治的腐败,由于卖官鬻爵及其带来和助长的其他腐败现象,造成‘人亡政息’、王朝 覆灭的例子,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屡见不鲜的,这种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注意”。进入21世纪 ,我们党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事关建设高素质干…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有制、私有制的哲学思考杜万坤计划与市场的矛盾已经解决,公有制和私有制的矛盾正在困扰着我们,以致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难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被卡住了脖子。因此,认真回顾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发展史,正确认识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对立统一,更新公有制、私有制...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有两条基本发展线索,一条发展线索。是社会的被统治阶级——奴隶、农民伴随着他们对奴隶主阶级私有制和地主阶级私有制进行的武器的批判而提出内涵越来越深刻的“平等”、“均平”的战斗口号和行动纲领。在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前期,这些战斗口号和行动纲领是劳动人民反对人身奴役、争取生存权利的表现;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它又在反映劳动人民争取生存权利的同时,发展和强化了反对经济剥削和平均土地的要求。在农民起义过程中,还出现过类似于财产公有、共同劳动的空想尝试。另一条发展线索,是统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反腐败问题的哲学思考张学忠我国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腐败现象也在不断滋长蔓延。腐败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影响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影响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  相似文献   

14.
刘学斌 《政治学研究》2023,(4):35-45+149
从当代立场审视,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产生、存在于传统社会,既具有前现代性,又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正面价值,同时,除了与特定历史阶段治国实践相联系的特殊性,也具有联通古今的共通性和反映一般规律的规律性。所以,在当代社会,古代治国思想既需要进行转化,也可以实现转化。转化不是古代治国思想变成现代治国思想,而是对古代治国思想的激活和资源化重用,更是当代思想理论认知的深化。转化需要在取向上完成从民本到民主、从稳定为主到稳定与发展并重、从单向度的独治到合作的共治的转换。此外,还需对部分要素进行代换,如将人性代换为人民性,对一些观念作出新的诠释,如重新诠释顺应自然、正与回正、自我约束与相互礼让等。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加强反腐败斗争李卫东从目前到本世纪末的六七年时间,是我国新旧经济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根据一些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目前现状,这个时期腐败现象最容易滋长蔓延,因而反腐败斗争将面临新的困难和考验。能否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既加快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6.
从根本上说,腐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的共生现象。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在本质上同任何腐败现象是下相容的。近几年来腐败现象的蔓延与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的结果。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它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时社会主义进行广泛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腐蚀了我们党和社会机体,给我们带来了种种危害。在政治领域里,资产阶级自由化动摇和瓦解了一部分人的政治信念,摧毁了他们的精神支柱。那些失去了崇高理想和信念的人,很容易随风飘荡,随波逐流,干出种种违反社会主义和党的原则的丑事坏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认为公有制和产品经济很搭配,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很协调,发展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这只是一种幻想,只有私有制才是发展商品经济唯一合适的土壤。因此,他们主张在中国废除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这种否定社会主义的私有化在我国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8.
去年春天,有人写了一篇《私有制宣言》,宣称“中国的希望--私有制”。作为共产党人,我们熟悉的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指出:“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筑在阶级对立上  相似文献   

19.
试论权力制衡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侯巨望,王瑞娟在现时期,以权钱交易为特征的腐败现象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切和深恶痛绝的问题。腐败现象已成为妨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安定,败坏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威信的社会毒瘤。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的腐败现象,正呈发展蔓延趋势,毒化党...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是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发表一百周年。这是一部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恩格斯在1884年3月底到5月26日,利用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根据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不仅探讨和回答了当时现实生活中急待解答的一些社会问题,而且探讨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在原始社会历史研究上的空白,从而实现了马克思的遗言,谱写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