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当着毛主席的面,为他画过像的只有两位画家。一位叫沈逸千,是在延安画的;另一位就是现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尹瘦石,是在重庆画的。 提起这段有历史意义的往事,尹瘦石同志说:“今年正好是毛主席诞辰九十周年,又是忠贞的爱国主义者、伟大的人民诗人柳亚子先生逝世二十五周年。我有幸能为毛主席画像,全仗亚子先生。不能不使我回想起与亚子先生的一段交往以及举办《柳诗尹画联展》的情景……”  相似文献   

2.
打开吴晗撰写的《朱元璋传》,就会看到附在扉页上的两张画像。虽然画的都是朱元璋,但看起来却似乎是两个人。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哩!  相似文献   

3.
宋庆龄,这个美好圣洁的名字,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海内外亿万人的心目中,享受着仰慕和尊敬。她的不幸辞世。在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哀思。真可以说是普天同悼,薄海同悲。 然而在地球上一个面积不到五万平方公里的小小角落里,却有不多的那么一些人,对这件大事装聋作哑,噤若寒蝉。这些人中为首的。正是这块地方那位小小的“酋长”。他自称是孙中山先生的“信徒”,而且同宋庆龄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和血缘关系。对他们来说。于家于国,宋庆龄都堪称是一位尊长。他们这种冷澳态度,确实可以说是悖乎天理,谬于人情。  相似文献   

4.
在我的书斋案头,放着两册印制精良的当代文艺家自画像集《百美图》,每一幅出自本人手笔的自画像下,配有画主的题诗题词和生平介绍,还有编著者包立民先生撰写的短文,真可谓图文并美也!我常常阅读这别具特色又名副其实的图书,在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总会引起遇想和深思。据包立民先生透露,1988年秋天,他偶然得到了一幅连环画家贺友直的自画像,只有巴拿大小,但画得形神兼备。又找诗人兼书法家林诺题了一首声情并茂的散曲:“这是那个,浓眉高额,神采活脱,连环戏台上当过班首。生旦净末丑,红遍各国。有酒床头,有砚案头,天不管,…  相似文献   

5.
修身养性的途径很多.读书是一种,看画也是一种,有时一幅好的画就象一把启开心扉的钥匙,引起你的畅想,从触类旁通的途径中使你的身心得到补益.最近,我在反复欣赏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画马图时,就更清晰地悟到了这一层道理.徐悲鸿先生是一位画马大家.群马、双马、立马、奔马,不知画过多少.他常常用国画彩墨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先生与元配夫人卢慕贞离婚后同宋庆龄结婚,然而孙中山先生尚有另一次婚姻,即在卢慕贞之后,宋庆龄之前,还有一位被遗忘的革命伴侣——陈粹芳。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为推翻清朝、创建民国,奔走于香港、澳门、日本和南洋等地宣传革命。那时,总有一位女性陪伴其侧,追随(?)助他从事反清斗争。这位女性是陈粹芳。她有着  相似文献   

7.
一个单位的党委书记和另一人访问柏林,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铜像前留影。书记欲靠近马翁身边(大约想临终时说“去见马克思”更名正言顺一些),让同伴站在恩老旁边。结果俩人却站反了。这不是笑话,是吴非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披露的事实。当然,如果这二位去天安门广场和深圳那个著名的广场,总还不至于认不出画像上的毛泽东和邓小平。但是他们的孙子、重孙、玄孙……呢?如果这多少代  相似文献   

8.
毛延寿何许人也?宫廷御用美女像画师。汉代的皇宫,佳丽三千,美女如云,“聪明”的汉元帝想出了一个绝招:让画师给美女画像,他根据画像择美而宠。那被选中的,自然“三千宠爱于一身”;而落选的则“深宫幽怨对孤灯”。由于美与不美全凭画师的一枝笔,于是画师们动起了歪脑筋──以画谋私。毛延寿就是始作源者。他给每一个美女画像时,都要狠狠地敲上一笔。可王昭君却不吃他这一套,于是他将美压群芳的王昭君画成了相貌平平的女子,最终远嫁匈奴。事后,元帝懊悔莫及,一怒之下砍了毛延寿的脑袋。毛延寿死去2000多年了,但”毛家”并没有…  相似文献   

9.
一尿成了宋庆龄的女儿 1915年秋天,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奔赴日本与大自己27岁的孙中山结婚.追随孙中山的10年间,她曾孕育过一个生命,但在军阀陈炯明叛乱的突围中流产,这对宋庆龄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更加不幸的是,两年后,孙中山也匆匆离世. 因为人生中的遗憾,宋庆龄特别喜欢孩子.周围哪家婴儿刚出生,都会找机会抱来给她看看.她还总叮嘱登门的客人“下次一定要带着孩子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姜静 《各界》2009,(12)
1927年8月,宋庆龄登上了停泊在吴淞口的一艘苏联货船,向海参崴急速驶去.宋庆龄就是这样秘密出走莫斯科的.宋庆龄前往莫斯科,照理应得到各方面的热情欢送才对,为什么却要秘密出走?  相似文献   

11.
佚名 《各界》2010,(2):50-50
1949年1月下旬的一天,宋庆龄收到一封毛泽东寄给她的一封信。在信中,毛泽东对宋庆龄发出了共同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邀请.  相似文献   

12.
一看标题上的“假如”二字,就知作者并不是党委书记。据作者自我介绍,他是一个普通工人,还不是党员,当然谈不出当党委书记的实践经验。不过党委书记是做人的工作的,每个人都可以给党委书记画画像。这篇文章写出了工人心目中的党委书记应有的品德和风貌,反映了工人对政工干部的希望和要求,文字不落俗套,值得每个读者一读。  相似文献   

13.
力平 《瞭望》1994,(39)
《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书,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写作得到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李琦的指导.并由李琦同志审定.作为传记作品.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材料的丰富与准确.作者力平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空务委员,原周恩来研究组组长,曾主编《周恩来年谱》.此书充分利用包括档案材料在内的各种第一手资料,披露了许多过去未曾公开披露过的材料,澄清了有关周恩来的著作中的一些不实之词.本刊摘登书中有关周恩来的几段史实,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大凡文人,总爱给自己的书房、画室取名,或铭志,或寄情,或言理,或赋义,大多个性鲜明、意味无穷.十发先生的画斋,曾有“步鲸楼”、“不教一日之闲过之斋”、“修竹远山楼”等雅名.近日,在他的客厅,稍事坐定后,先生用他软软的松江方言说:“我现在的画室叫‘三釜书屋’.”见我有些惊讶,先生便拿起笔来,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这四个字.釜,古代炊事用具,如今日之锅.此意与文、与画、与书,均不相干.“三釜之屋”可称之“三锅之屋”.先生何以给自己的画室起这样不雅之名?他笑而释道:‘三釜’,意即国家、集体、个人这三家.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特别要提醒自己,凡事不能只顾自己,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三锅水要端平.”  相似文献   

15.
选人用人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对干部的精准考察是做好干部工作的基础。从"画象""画者""画具"三方面能够找到干部考察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需要多听广看、打牢画像的"底子",深究细谈、压实画像的"里子",综合分析、做精画像的"料子"。  相似文献   

16.
张炜 《瞭望》1994,(39)
我看过郑板桥晚年给他弟弟的一封信,上面说:象我们这种能写几句诗、画几笔画的人太多了,这就算当代“名士”?实际上我们算不得“名士”,我们不过是舞文弄墨的酸臭文人罢了,因为从我们的作品里一点看不到人民的痛苦和时代的声音……他说他如果为了混生活,完全可以干点别的事情,可以种地,何必捏着一支笔杆在纸上涂来画去?世界上有多少种方法混生活,如果用笔墨混生活,可就算最寒酸、最可怜的一种了.郑板桥的觉悟令我心动.我从此明白了一个用笔人怎样才能不寒酸、不可怜.  相似文献   

17.
巴黎专电 1948年春天,浙江美专讲师赵无极动身来法国前,校长林风眠先生对他说:“无极,一个中国画家在巴黎立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呀!”40年过去了,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赵无极先生,不仅在国际艺坛站稳了脚根,他所创立的抒情抽象艺术画派也已载入了20世纪美术发展的史册。他开创的崭新的美的意境,装点着世界上许多艺术殿堂,揭示着艺术发展无限美好的前景。 今年秋天,巴黎艺术界为赵先生举办了两个展览会,出版了四本专著,以庆贺他旅法创作40年。在两个展览会之间,赵先生在画室内接见笔者时,谦虚地说:“看来,西方人接受我的艺术了。我的画不能说完全是西方的,也不能说完全是中国的。应该说是一  相似文献   

18.
烟画是泊来品,故又名洋画.烟画传入中国在20世纪初,发端于上海,后风行全国,上海人称“香烟牌子”,北方人叫“洋片”. 烟画自来就受到人们喜爱,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就是个烟画迷.他在《红楼梦烟画》一文中说:儿时,“我缠着父亲,买海盗牌香烟,那洋烟里附有《红楼梦》画片”.但一直未凑齐整套的.近年,他在“逛厂甸庙会时购得《红楼梦》烟画一套,如与旧友邂逅,乐不可支.  相似文献   

19.
天津第九机床厂是个有600多名职工的企业。1986年以来,这个厂采用“工人自我画像”的方法,开展主人翁教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自我画像”,既不是工人舞笔弄墨对照镜子画像,也并非请画家给工人画素描,而是通过忆、摆、论,最后用答卷的形式,描绘出80年代工人的形象。近几年,职工队伍的成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富有朝气和活力的肯年成为企业职工的多数。这一代工人,有知识、有精力,联系广、信息灵,不愿意“忆苦思甜”式的纵向比较和“回头看”,喜欢  相似文献   

20.
5月26日,记者在即将建成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验大厅旁边的一个房间里,访问了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 这天,他身穿兰色衬衫,兴致盎然地拿来一幅画。画面上一个牧童席地而坐,聚精会神地凝视着远方天空光芒四射的星云。这幅画是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应李教授的邀请,专门为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创作的。记者正在欣赏画面啧啧称赞时,李政道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