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0,(13):13-13
<正>缅甸卷入开发核武嫌疑据路透社报道,缅甸一流亡反政府组织称,缅甸政府正寻求开发一个秘密核项目。位于挪威的"缅甸民主之声"(DVB)经过5年调查得出结论说,缅甸距离制造原子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该国为获得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亨凯 《南风窗》2011,(23):84-85
缅甸民众反对现有的密松大坝项目,一是出于环保考虑,二是出于经济利益分配的考量。缅甸有关官员表示:"我们会尽己所能来保护中国的投资商。"自2010年11月首次全国大选以来,东南亚小国缅甸的变化频频亮相国际新闻。特别是最近,由于大赦了包括数百名政治犯在内的6359名囚犯,以及突然叫停缅中合资的密松水电站项目,缅甸再次被推向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就密松项目事件,缅甸副总统吴丁昂敏乌在10月21日参加于南宁举行的中国-东盟年度博览会期间,专门向中方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周边风云     
谢奕秋 《南风窗》2010,(24):13-13
<正>缅甸巩发党轻松赢得大选据路透社报道,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党(USDP)以压倒性多数赢得该国20年来首次大选。USDP一名高官说,该党赢得了议会中多达80%的待选议席。反对党已承认败选,但指责军政府舞弊,称很多公务人员在提前投票中被迫要求支持USDP。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尼表示缅甸大选既不自由也不公正,他呼吁缅甸当局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政治犯。但中国外交部称赞缅甸大选"平稳、顺利"。在计票工作进行的同时,政府军把少数民族叛乱分子清理出了东部某边境城镇。反叛分子表示,大选结果和军方继续主导政坛不利于他们实现自治。  相似文献   

4.
李航 《南风窗》2012,(25):64-66
奥巴马做了一系列招致中国反感的事情。与此同时,密集的公共外交攻势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国民众对美国的不满。下一个4年,美国公共外交会以一副什么样的姿态再上路?11月19日,从缅甸首都仰光机场到市中心的街道两旁,数万缅甸人列队欢迎奥巴马—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位期间访问缅甸的总统。此行,奥巴马会见了缅甸总统吴登盛,反对派领袖、民主偶像昂山素季,并带去  相似文献   

5.
许春华 《南风窗》2013,(12):82-83
昂山素季所称的必须摆脱和消除的"腐坏",既指一般意义上的腐败,像贪污受贿这样一种欲望诱使的堕落,又特指因高压而形成的恐惧。明年将担纲东盟轮值主席国的缅甸,5月中下旬迎来外交小高潮。总统吴登盛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首位访美的缅甸国家元首,白宫表示将帮助缅甸解决民主改革进程中的问题并提供经济发展机会。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缅甸期间承诺,将举官民之力支持缅甸国家建  相似文献   

6.
杜继锋 《当代世界》2016,(10):42-45
正2016年9月中旬,缅甸国务资政兼外长昂山素季访问美国,此访除了对奥巴马总统及美国各界对缅甸民主事业的长期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外,更重要的是寻求美国结束对缅甸实行了长达20年的经济制裁。美国总统奥巴马对昂山素季的"感恩之旅"送上厚礼,承诺美国不久将终止针对缅甸的国家紧急状态,撤销所有基于行政命令对缅甸实施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并重新给予缅甸贸易普惠制待遇。美缅关系也由此迈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09,(18)
缅甸释放被扣美国公民据缅甸国家电台报道,缅甸领导人丹瑞大将8月15日在首都内比都会见了美国参议员吉姆·韦布。韦布现任美参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他是近10年来第一位访缅的美国议员。另据媒体报道,韦布办公室当天发表声明说,因私自潜入缅甸反对派领导人昂山素季住宅大院而被缅法院判刑7年的美国公民耶托将被释放。此外,韦布15日下午还在缅甸仰光与被软禁的昂山素季举行了会面。昂山素季8月11日被缅甸法院判处新的3年监禁,但缅甸政府同一天宣布给予其缓刑和减刑,减轻为继续软禁18个月。  相似文献   

8.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0,(8):16-16
<正>缅甸民盟抵制不公大选据《联合早报》报道,缅甸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3月29日宣布拒绝进行政党重新登记,这意味着其将不参加今年的多党制大选。美国随后指责缅甸军政府颁布的大选条例不公,澳大利亚也强调民盟的参与是选举公正的必要条件。民盟曾在1990年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但军政府却不让它执政。军政府今年重开选举之门,却又规定任何政党都不能容纳  相似文献   

9.
李因才 《南风窗》2014,(18):77-78
<正>中国高铁海外所斩获的成果,多是政府竭力推动的结果。除了成本优势以及技术转让,外界青睐中国高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财政支撑下的超强融资能力。作为周边互联互通的一部分,中国极力推动的泛亚高铁计划最近在东南亚遭遇了不同命运。泰国军政府在做了降速等调整之后,重新"激活"了此前民选英拉政府签下的"大米换高铁"项目;而在缅甸,总统吴登盛领导的政府则搁置了此前军政府与中国达成的胶漂港至昆明的高铁协议。泛亚高铁计划在两个政局易变国家戏剧化的结果,其实正是近些年中国  相似文献   

10.
国际     
《南风窗》2013,(11):19-19
缅甸海域客船倾覆联合国机构5月14日称,一艘载有最多150名躲避热带风暴的穆斯林的船在缅甸西部海域倾覆,可能造成严重伤亡。热带风暴"马哈森"即将袭击缅甸沿海,船上乘客为躲避热带风暴,准备前往另一个营地。事故造成大量人失踪,但具体人数不确定。  相似文献   

11.
在发现缅甸执政当局想借选举改善国家形象之后,美国希望在其2010年大选之前找到影响未来高层领导人的机会。而昂山素季也配合美国的政策转变,表示愿意与军政府合作推动解除制裁。加上果敢战事后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武装都愿意与缅政府谈判接受改编,缅甸的内政外交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和解时期,而这对于中国在缅投资也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缅甸国内改革进程推进,美国、欧盟、日本、印度等加强与缅接触,并借助多种手段施加影响。域外势力更深介入缅甸背后,不乏遏制中国在缅影响力的企图,对中缅关系发展造成一定程度干扰。但事实上,域外势力难以动摇中缅传统友谊,更无法将中国"挤出"缅甸。合作共赢仍将是中缅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3.
财讯     
《南风窗》2014,(24)
<正>中国承诺向东南亚贷款逾200亿美元据新华社英文版目前发布的消息,中国政府决定向东南亚国家提供逾200亿美元贷款,以支持该地区互联互通建设。这是正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出席第九届东亚峰会的中国总理李克强公布的。贷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提供给东盟成员国的100亿美元优惠贷款。另一笔,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100亿美元专项贷款,仅用于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李旭 《当代世界》2011,(8):47-49
中国和缅甸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胞波"(兄弟)情意源远流长,陈毅元帅曾赋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组织的"光明行"公益活动于5月28日至6月8日在缅甸仰光市举行。在短短数天里,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复明医疗队,  相似文献   

15.
彩云之南,碧空如洗。2013年5月14日,中缅民间交流圆桌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举行,会议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共同主办。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促会会长孙家正,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缅甸发展资源研究会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哥哥菜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中促会常务副会长李进军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开幕式和闭幕式由中促会秘书长尤建华主持。会议结束后,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会见缅甸客人和部分中方代表。  相似文献   

16.
尹鸿伟 《南风窗》2007,(18):53-58
"关于与缅甸的合作,中国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政府从来不允许中国公民越境到缅甸从事非法伐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2007年5月3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缅两国政府加强边境管理,打击包括非法伐木在内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郭继光 《当代世界》2014,(12):50-53
<正>2011年缅甸开始政治转型和民主改革以来,已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缅甸的政治转型引发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但是近两年来,缅甸的政治转型似乎放慢了步伐,缅甸最著名的民主派人士昂山素季甚至认为缅甸的改革已经停滞。那么,该如何看待当前缅甸的政治转型?缅甸的政治改革不仅是政治制度的重构和调整,更是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权力博弈。距离2015年大选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缅甸政局处于非  相似文献   

18.
命运的密林     
龙坪 《南风窗》2008,(17):93-93
1946年3月,《缅甸荡寇志》初版3万册一售而空,5个月后再版。这本极大振奋民气的对日作战纪实,此后的命运竟一波三折:在台湾被禁30余年。在大陆,直到200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才更名为《中国远征军缅甸荡寇志》面世。书的主角孙立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入清华土  相似文献   

19.
杜兰 《当代世界》2014,(11):43-47
<正>2011年3月,缅甸总统吴登盛上台并开启民主化进程。奥巴马政府看到缅甸改革的契机,将缅甸作为"重返亚太"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施行"以行动对行动"为原则的对缅接触政策,两国关系迅速转圜。然而,经过近三年的"蜜月期"后,美缅关系中"唾手可得的果实已被摘完"[1]。美国发现,缅甸仍未走上其所期望的民主路线,改革走进了深水区。奥巴马政府对缅外交也开始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代之以更灵活的"可校准"(Calibrated)政策,由鼓励为主转向  相似文献   

20.
媒体     
《南风窗》2013,(4):18-18
01令中国头痛的缅克战乱英《经济学人》2月2日中国总是小心翼翼地徘徊在缅甸政府和克钦邦之间,始终保持一种警惕的观望状态。但克钦地区战乱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可能引起大规模的难民越境涌入云南盈江等地,不得不令中国担忧。中国想和缅甸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不只因为最近缅甸和美国关系变暖,主要还是中国在缅甸有着至少2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投资,这项重要的能源投资能帮中国解除"货运必经马六甲"的依赖状况。而另一边,为了边境少数民族的安宁融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