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言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你这样说,我这样说,大家都这样说,说来说去,说成了一句不走脑子的套话,却从未想过其中的荒诞和可笑。有话为什么一定要长呢?没话为什么要找话呢?有话尽量短说,无话干脆不说,所谓“有话则短,无话不讲”,不是更好吗?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开长会、讲长话的情况却屡见不鲜,成为一道叫人既无奈又反感的可笑“风景”。有的人好像非常热衷于会议,有事没事喜欢把大伙儿召集起来开上一个会,而且逢会必讲、一讲就长。如果讲话确实言之有物,能够启人心智倒也罢了,不幸的是常常如“懒婆娘的裹脚布…  相似文献   

2.
宋静 《新湘评论》2014,(4):53-53
今年的夏天格外热,我给老爸打电话嘱咐他,热了就开会儿空调,别怕浪费电,顺便问他有没有哈需要的,我好给他买了寄过去。 老爸一如往常般地回道:“不用买啊,我啥都不缺的。”后来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了一句:“明(我老公的名字)在你旁边吧?”我说:“没啊,咋了?”“你婆婆呢?”“也没有啊!爸,你想说哈说就行啊!”老爸这才“放心”地说道:“要不,你给我买个皮带吧?我这皮带用了七八年了,不大好用了!”我赶忙答应下来:“没问题,这两天就给你买了寄过去啊!爸,你需要啥直接给我说就行的,别管他们在不在我旁边。我孝敬自己老爸,谁也不敢有意见Ⅱ阿!再说了他们也不是那种人啊,你以后可不准跟自己女儿这么见外了啊!”  相似文献   

3.
声音     
《廉政瞭望》2013,(24):4-4
过去_些地方有这个倾向,千方百计到北京演出,通过各种关系找领导来看,有时领导看完了没表态,回去没法传达呀,千方百计套出个好话来:“你看怎么样?”最后领导烦了,说“好,好,好……”于是回去传达就说,“震动了领导,连说三个好啊”,不能搞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4.
“稿来稿去”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没有稿子讲不了话、发不了言,即使一个主持词、一次即席讲话,也需请人捉刀;二是稿子改来改去,不到讲的那天不定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并没有实质进展,到头来也没几句让人记住的话.  相似文献   

5.
陈亚楠 《新湘评论》2014,(16):29-29
节日期间,孙女儿来看爷爷奶奶。话没说上十句,就用了七个“然后”。我说:“你怎么啦,连话也不会讲啦?怎么‘然后“然后’的,用了那么多。是‘然后’呢,还是‘然而’,我都搞不清了。”她笑着辩解说:“现在都是这样讲的。”这才引起我的注意,在公交车上,在地铁,甚至在电视里,青年人乃至中年人的话语里果然出现不断的“然后”。  相似文献   

6.
“你开会,我开会,大家都开会;你讲话,我讲话,大家都讲话。”横批:“谁去落实。”这是群众对会议过多的感慨。“开会,又是开会……”这是在领导干部那里常能听到的牢骚。如今,领导会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事要找领导,办公室的同志很多时候会说:“领导在开会”;有工作要向领导汇报,领导很多时候也会说:“等  相似文献   

7.
慧语     
“中国现在特别讲特权。比如两个人吵架。一个就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看,不是讲什么道理,而是比谁了不起,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不讲尊重、平等。”——经济学家茅于轼  相似文献   

8.
即席讲话,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领导职责和任务决定了在领导工作活动中,会经常不断地面对即席讲话的境况。很多情况下,客观上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必须发表意见和想法。因此,出色的领导者,必须自觉加强语言训练,真正成为善于即席讲话的能手。而要做好即席讲话,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9.
魏敏生 《廉政瞭望》2011,(11):45-46
人们有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个我从小就相信,因为父母给我讲过,老师也给我讲过。作为自小就是一个乖娃娃和好学生的我,自然是深信不疑。现在我是一个老师了,也为人父了,要讲给我的子女听,也要讲给我的学生听。如果像我的老师和父母那样讲,又有一点不甘心。哪一点不甘心呢?可能是认为照样讲太简单了吧。难道这道理有变化?想来想去,现实中有许多现象不是一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说得清楚的。  相似文献   

10.
荣松  润良  建宏 《党建》2000,(11)
1997年12月,秦振华从张家港市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不久就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常委。退位两年后,为什么他仍德高望重?他除了做好政协的日常工作外,更多的在想些、做些什么?带着这些问题,不久前我们走访了刚从外地考察回来的秦振华。谈到当前全国上下开展的“三讲”教育工作时,他说:“张家港作为‘三讲’教育先行一步的县(市),非常光荣。我们要深入学习江总书记‘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讲话精神,学习朱基、胡锦涛等中央领导有关‘三讲’教育在各地的讲话内容。”他激动地回忆了今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  相似文献   

11.
王懿霖 《求贤》2023,(7):16-17
<正>你怎么去新疆工作了啊?你能适应那儿的干燥气候吗?”“江苏现在发展这么好,你为什么还要去新疆工作啊?”“学药物化学专业特别好就业,你还是研究生,不是随便就能进一家生物制药企业工作吗,为什么要去新疆啊?”……当沈棣告诉家人朋友他要去新疆工作时,大家都不理解,接连对他提出了各种问题。在大多数人心中,或许留在东部大城市才是好生活、好归宿。但沈棣并不那么想,因为心中那颗想留在西部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落地生根、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导向”一词成了使用频率较高的诸多词汇之一。讲政策,就有个政策导向问题;讲媒体,就有个舆论导向问题;讲精兵简政,就有个人员分流导向问题……在当前诸多的“导向”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用人导向。有位领导同志曾感慨地说:“现在有的干部能把一半的精力用于工作,另一半的精力用在跑官、要官上就算不错了。”我相信这位领导同志的话并非危言耸听。事情何以至此呢?原因只有一个:“导向”问题。倘若跑官、要官乃至买官的人如愿以偿,弹冠相庆,那么把主要精力用于工作的人还能坐得住吗?即使有意志坚强者,既不跑,…  相似文献   

13.
沟通要交心     
人活在世上 ,就要与社会联系 ,即使“天马行空 ,独往独来”也不可能永远与世隔绝 ,不与任何人、任何事情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有联系 ,就有交流。要做好工作 ,同志之间、同事之间的沟通是必要的。要沟通 ,就应相互交心。我有幸参加了中央“三讲”教育巡视组的工作。在地方搞“三讲”教育 ,接触的都是地方上各级领导干部 ,与他们接触多了 ,了解也多了。比如在领导与领导之间的沟通 ,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沟通 ,从小的方面说是一个习惯、领导艺术、方法问题 ;从大的方面说则是一个态度、责任、立场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许多事情好就好在相互沟通上…  相似文献   

14.
时下,不少领导干部开会讲话喜欢用"没有准备,随便说几句"作为开场白。笔者认为,领导同志之所以爱讲这句话,一来,这样可以给人一种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的感觉;二来,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都能说得如此之好,岂不更显得我这位领导水平不一般?再说,上来就埋下"没有准备"的伏笔,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能否拒腐防变?起决定作用的还在于内因。因此,强化“自律”意识尤为重要。江泽民总书记在题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同志更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江总书记提出的“四自”,包括了自律...  相似文献   

16.
陶鲁笳说:“毛主席把《大寨之路》要去了,要看”1964年3月28日,毛泽东外出视察,专列停留在邯郸,要河北省委、山西省委领导去汇报工作。毛泽东要陶警笛汇报农业情况。陶汇报了全省情况后着重讲了大寨。毛对陈永贵“参加生产,领导生产”给予肯定,说:“很好嘛!就像打仗一样,不参加打仗,怎么会指挥战争呢!”陶鲁布汇报大寨抗洪救灾、重建家园时,毛泽东对大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很重视。毛泽东还说,大寨的评工记分办法好,不搞繁琐哲学,既有差别,又不特殊。毛泽东问陈永贵情况时,陶说陈永贵50岁,42岁时扫盲,讲话有逻…  相似文献   

17.
1949年,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由西柏坡迁往北平。当毛泽东一行到达颐和园休息时,却看不到游人。原来中央社会部考虑到北平刚解放,城里城外的特务很多,就把无关人员清理了出去。毛泽东生气地说:“你把水全都排干了,你要保护的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鱼离开了水,就要被渴死!”  相似文献   

18.
据报载:河北省巨鹿县有一个叫郭丽的女人,酒后开车,无证驾驶,撞倒一名9岁儿童后,开车准备逃逸。群众愤慨拦车,她扬言“谁拦车我就撞谁”;110干警警告其停车,她置若罔闻;干警拦住车后,她拿出手机耍威风:“你们的领导要跟你们讲话!”此人盛气凌人,飞扬跋扈,绝非等闲之辈。人们不禁要问:“郭丽,你是谁?”说你是司机?你没有驾驶证件,且一身光鲜,秀发流香,手上没有老茧,身上没有油污,脸上没有风餐露宿的辛劳之色,心中没有爱岗敬业的责任,驾驶的车辆,既非招客的“的士”,又非运货的大卡车,乃一白色桑塔纳。说你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3,(12):78-78
“儿子,今年你生日想要什么礼物呢?”“自制拼图,我要在上面拼爸爸的样子。”“儿子真乖,你是要拼好之后再送给爸爸吗?”“才不是呢,大家都说,现在流行拼爹。”  相似文献   

20.
讲话,是领导干部阐明观点、指导工作所必需的,但不是讲话越长水平越高,恰恰相反,许多被世人传颂的不朽演讲都是既短又精的。现在,讲话多、讲话长之风盛行。讲者气喘吁吁,听者昏昏沉沉。当领导的,或自己喜欢,或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逢会必讲,有讲必长。讲长话的危害在于不讲效率,不切实际,如果是平民百姓,哆嗦一点顶多算是缺点,身为领导,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有人说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其实应该是“有话则短,无话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