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困难重重,问题多多.必须从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完善监督体系,拓宽监督渠道,强化对"一把手"权力授权过程、权力运行过程、权力运行结果的监督制约,确保"一把手"掌权以人民的意志为本源,以人民的利益为归宿.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一把手"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加强"一把手"的监督工作对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有着重大意义.针对"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提不到议事日程、制约因素多等问题,一要分级负责、强化监督,二要狠抓教育、防范监督,三要健全制度、规范监督,四要多方联手、合力监督,五要延伸触角、跟踪监督.  相似文献   

3.
在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下,加强对地方党委"一把手"权力制约监督的主要路径包括:以适度分权限权作为突破口,完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加强对"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的监督与问责;完善能正确发挥"一把手"作用的集体决策机制与程序;对"一把手"权力滥用、权力腐败实行政治问责、终身问责、法律问责;整合各种监督力量与资源,突出巡视利剑作用,将"一把手"置身于党组织、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4.
早在2004年中央出台的党内监督条例就把主要领导干部作为监督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倍加重视,习总书记多次讲话强调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但一些单位主要领导作风问题(俗称"一把手现象")仍很突出."一把手现象"尽管出自少数人,但败坏党风,群众憎恨.监督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上.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掌握"一把手现象"的特点规律,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一把手现象"有四方面表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着力予以整治.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特殊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主要是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党政"一把手"赋权过重、监督工作方法滞后等问题。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核心是对"一把手"权力运用的监督,应将上级监督落到实处,把"人"管好;科学设计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把"权"管住;完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把"事"做好,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要求上规范和监督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一把手"监督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目前"一把手"监督难的表现、重点及其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廉洁政治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承担第一责任,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因而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历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中之重。广州市结合推进廉洁城市建设,以法治方式厘清"一把手"用人、用钱、决策、审批等权力,通过公布权力清单晒权,监督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为破解"一把手"权力监督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总结治理"一把手"权力腐败经验,对净化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政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示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在廉洁政治建设中居于重要位置,承担第一责任,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因而加强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历来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中之重。广州市结合推进廉洁城市建设,以法治方式厘清"一把手"用人、用钱、决策、审批等权力,通过公布权力清单晒权,监督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为破解"一把手"权力监督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是推行各辖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和市级党委、政府所属部门、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述  相似文献   

9.
吴梅芳 《理论探讨》2002,2(5):60-63
一把手监督问题是党的干部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且成为一个公认的难题。充分认识和深入探讨对一把手监督的必要性 ,对新时期一把手监督的新特点 ,对一把手监督的成效与不足 ,制定切实可行的加强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机制等问题 ,才能更好地发挥一把手监督在加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英控制是现代政治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而加强对党政正职——"一把手"的监督,是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步骤。研究发现,在当前监督机制中,仍存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上的问题,使部分"一把手"游离于制度之外。因而需要从内部对权力结构进行规整,并对政策从制定、实施到反馈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以弱化"一把手"个人意志对决策科学性的影响,同时要进一步从多方面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最终使其回归制度规范之内。  相似文献   

11.
谭建 《理论探讨》2002,26(5):64-67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主要是指加强对“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的监督 ,从而促使他们正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首先 ,对政治体制进行分析是探讨“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首要途径。而加强监督的必要性在于实现权力委托者意志和利益、进一步识察权力代理者、完善和调整权力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需要。其次 ,主要从权力运行主体、权力授予主体、权力体制内部制度、运行机制及体制外部环境方面提出了加强”一把手”监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是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点难点工作。目前在对“一把手”监督中,还存在部分“一把手”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强、自上而下的监督力度不够、同级监督太软、监督制度效能发挥不足、监督合力尚未形成等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聚焦对“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调要规范“一把手”权力运行,拓展对“一把手”的监督方式,丰富和完善对“一把手”的监督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构建对“一把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为新时代做好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3.
"一把手"监督难固然有"一把手"自身的原因,但也与班子其他成员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有关。要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首先必须澄清在监督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强化班子成员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增强监督的自觉性、主动性,改变依赖心理、依附人格;其次要提高班子成员的个人素质,增强独挡一面的能力,为承接"一把手"分离出的权力与责任、对"一把手"进行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再次要完善责任分担机制,健全监督权利保障制度,为有效监督"一把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对一把手的监督,规范一把手的权力行为,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归根结蒂是对其权力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纠偏,确保这一公共权力始终在正确的、有益于党和人民事业的轨道上运行。由于一把手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一把手的监督始终是干部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一把手的监督又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某一级组织、某一个部门或单纯采取某一种手段,往往难以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因此,要树立“大监督”的观点,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一把手”特权治理困局及其破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目前,一把手权力高度集中,权力配置不科学,权力行使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一把手特权法律界定不清,惩罚不严,滋生蔓延趋势严重。因此,必须改革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体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治理一把手特权滋生蔓延,防止特权衍生为腐败。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一把手"权力监督难的原因,除了制度的缺陷,还有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人格心理障碍的影响。具体来说,在"一把手"权力监督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人格障碍:第一,自大型人格。这一类型人格集中体现在"一把手"身上。"一把手"由于地位高、权力大,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觉悟水平高、能力强、本事大,不会犯错误,认为监督就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尊重,因而对监督表现出本能的反感和拒斥。自大型人格貌似是对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7.
杨宁坤 《学理论》2012,(13):163-165
针对当前高校普通党员主体意识不够强、对学校党的民主监督不够积极的现象,从管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一:党员行使民主权利成本太高因而没积极性;原因二:有的"一把手"决策时"定调子"而使党员监督虚化,以至于党员放弃监督权利。提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之对策;加强对教职工党员的情绪管理的对策;实行"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和决策权力分化;务必使党内监督机制法制化;解放思想,鼓励党外建言献策的五条对策。  相似文献   

18.
吴迪  邵开封 《学理论》2014,(9):25-26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的逐步推进,权力运行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职权的自觉性有所提高。但是要看到,当前,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一把手"的权力仍然过大,如何解决"一把手"权力监督的问题已经愈发成为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要破解"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必须积极探索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路径,规范权力使用和运行。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0)
所谓"一把手"是指在一个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一把手"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一把手"腐败,会给党和人民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但对"一把手"实施有效监督也存在着一定困难。为促使"一把手"正确行使权力,就要不断加强廉政教育,也需要上级部门和职能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督,建立并落实"五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会议决策末位表态制度"等等,从多层次入手,使监督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一把手”是指领导班子中居于首位的负责人 ,处于关键地位 ,起着重要作用 ,关系着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事业的成败。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这是党内监督的重点。一、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 监督意识淡化。表现在监督的主、客体两方面 :一是监督主体好人主义盛行 ,怕得罪人 ,不想监督 ;监督环境不良 ,缺乏信心不愿监督 ;与己无关 ,不肯监督 ;“一把手”有权有势 ,不敢监督 ;对新形势下监督工作缺乏研究 ,不善于监督。二是监督客体 :有的“一把手”把上级监督看作是对自己不信任 ,反对监督 ;特权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