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北方的一个无名小镇上,有一个修鞋师傅,他手艺娴熟,性格豪爽,心地善良,虽然小镇上的修鞋师傅不计其数,可是,唯有他的生意最红火。除了他的手艺娴熟之外,还有一个秘密,每个月的18号,他会免费修鞋半天。  相似文献   

2.
正古书画修复,是个磨工夫的手艺。徐建华在故宫待了42个年头,屋外那条狭长安静、红墙高起的甬道,他走了42年。这辈子,他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就是在这里修复宫里上上下下的书画文物:上到一墨千金的国宝《游春图》,下到乾隆花园的一张贴落。"干一行就是一行,就是拿来张卫生纸,也得把它裱好喽。"在这个拼速度的年代里,他依旧按照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和这座偌大的紫禁城一起,安静地守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正好学生逼着纪老师"长进"。纪老师又开始大规模"进补"。他说,观众在《百家讲坛》听到的很多东西都是那个时候积淀的。在进补历史的同时,他也在努力跟上时尚,毕竟教的都是十几岁的孩子,观念、语言、交流工具都日新月益,一不留神就完了。于是,纪老师也与时俱进地学电脑、上QQ,发微博……用孩子们最熟悉的方式与他们沟通。纪连海的"成名"得益于他的学生。恰恰是那个曾经当堂指出他错误的学生阎天,把他  相似文献   

4.
除去"吃了吗?"北京人见面还爱问一句:"现在混得怎么样?"我有个朋友在机关里上班,很久没见,一次路过他单位门口,便进去看他。见了面,我问他:"现在混得怎么样?"他说:"不怎么样。"我为他惋惜道:"你呀,哪儿都挺好,就是太爱说,到今天你还没混起来,吃亏就吃亏在你那张嘴上了。"他笑着说:"你真是一语中的,与贫嘴张大民他师傅教训他时说的  相似文献   

5.
马老师:您好!我是个高中生,我的心理问题太严重了,请求您的帮助。我看什么东西的时候,如果旁边有人,我就会不由自主地一面看这个东西,一面看别人的眼睛。就好像我的眼神分家了,小部分放在要看的东西上,大部分放在了别人的眼神上。这样,别人也会注视我,自然惹来别人的疏远、冷漠和讨厌。这是我感觉到的。而且失去了同桌。我换了好几次同桌,现在就一个人在教室的最后。课桌上码了高高的书,以挡住我看别人的眼睛。如果旁边没有人,我就会注视其它能看到的物体,如一个墨水瓶,一块废纸……这样一来我学习就心不在焉,心理压力非常大。我错走了两年…  相似文献   

6.
多年前,中央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强调以人为本的时候,新闻报道也没有提倡重视以人为本精神,范敬宜就根据自己多年新闻工作经验开始做这方面的实践了。他在各种场合多次讲过要在新闻报道中关注人,因为我们的报纸是给人看的,要把人的思想、行为的活动作为新闻报道的中心。他认为只有处处围绕着人来做标题写报道,读者才会给予关注。这与他最初提倡的"三贴近"精神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6,(6)
别字在一家副食店门口,服务员刚在牌子上写完“现在另售”4个字,旁边一位顾客便指着牌子纠正:“师傅啊,零售的‘零’,你写成别字了。”服务员瞪了他一眼说“:别字?得了吧。‘别’字还有个立刀旁呢。”谁在吵闹开学第一天,校长在校园里巡视,他听到从一个教室里传出非常嘈杂的吵闹声。他冲进那间教室,看到一个身材最高的男生,正在大声地喧哗。他抓住他,把他拽出教室,命令他站在走廊里。校长回到教室,命令其他人安静下来,然后在班级里发表了一番关于“行为美”的训话。半小时后,他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一个女孩羞怯地站起来:“校长,…  相似文献   

8.
孤儿仔     
我找不到答案。但我知道这就是我的道路,我将毫不犹豫的走下去,也许一切的答案就在前方。【第一回】莲蓬客栈的客人终于稀少了些的时候,李孤才得闲趴在桌子上打起瞌睡来。掌柜老头在一旁修着指甲,这是老头一有空就会做的事情,作为掌柜他反而很少做账本,却只顾修剪那刚冒出毫厘的指甲。老头修起指甲来能耗半个时辰,因为他修指甲的时候大多不是在修指甲,却是入神地想着什么,有时还沙沙地叹一口气。就在老头又沙哑地叹了一口气时,客栈的账簿被一只手掖了起来。"李孤,招呼客人!"老头使唤着这个年轻的伙计,见他没反应,老头  相似文献   

9.
父亲印象     
陬人 《新青年》2004,(12):11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小学才上了3年就开始跟着石匠师傅学手艺给人修房筑路去了.有什么办法呢,家中7个兄妹,父亲是老大,照顾未成年的兄妹成为他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请你驯养我     
袁圆这个人,脚边跟条大狗,初见面即毫不见外地勾搭我:"美妞,来,赏个光,跳支舞." 旁边损友立马星星眼状:"啊,帅哥!" 我也毫不见外地反勾搭:"好吧,帅仔,一起跳啦." 真是,Who怕Who啊. 此人是出了名的花花公子,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我就亲眼见过被他甩了的MM哭着跪下抱他大腿,很没出息的样子.他笑笑地拉她起来,问:"你肯为我剃个光头吗?"  相似文献   

11.
我们院子里的郭大章,11岁上私塾,14岁"跑反"(鬼子进村),24岁流浪南京,25岁解放. 解放了,人才香了,郭先生字写得好,画画得好,应该转运了,可他没有.画得好就多画,写得好就多写,倒也热闹几年,可他不理会,还有个成语叫"因'福'得'祸'",33岁做了"右派".  相似文献   

12.
午夜时分,骨科病房住进来一个男病人,他的小腿明显有些变形,洁白的绷带上有渗出的血渍。我因为骑车不小心扭伤了脚,恰好跟他成为了病友,他是16床,紧挨着我的床位。男人又黑又瘦,小平头,大概三十多岁的年纪,手腕上缠着一条毛巾,看上去,像是在大街上做搬运的"扁担"。住进来没多久,警察就来了。做笔录时,我了解到他是从农村进城的民工。  相似文献   

13.
罗西 《新青年》2006,(11):42
46岁的陈健只有1.25米,经营一个报刊亭,早上7点到晚上9点半,他就这样守着自己的报刊亭,他很知足也很乐观.有时,会有不懂事的小孩叫他"侏儒",但是,陈不仅不生气,还会趁机笑着教育说:"小朋友,你知道吗?叔叔小时候只吃零食,不爱吃饭,所以才长这么高的……"一场尴尬就这样被他化解,他有颗宽厚豁达的慧心,因为自己独特的身体确实经常会引得某些人的围观与歧视,但是,他说:"他们也没有办法,谁叫我影响市容!"他不怨天尤人,非常孝敬父母,他觉得很抱歉,这么老了,还要让父母操心.  相似文献   

14.
正他大概是百家讲坛上最不帅、言语最直白、背景最草根的老师,却创下了别人难以逾越的收视高峰,粉丝"海米"遍布天下。打开纪连海的腾讯微博,这位大V笑容可掬的头像旁边写着:"任教于北师大二附中国际部的一名普通历史老师,每周14节课。"而属于他的标签是:拒绝出口成脏、微博控、旅游、爱狗。当老师,让他真成了老师早已被贴上著名学者、学术超男标签的纪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去美国探亲访友,应邀到一个北京的"发小"家做客(发小在北京话里是指儿时一起长大的朋友)。"发小"在美国定居多年,如今已经退休,也许是一辈子忙碌惯了,无缘享受清福,再加上喜欢孩子,所以他就找了份开校车的工作。我们的话题自然就渐渐转到了美国的校车上。我问他在美国是不是把旧公共汽车涂成黄色,再在侧面加上一个大大的’停’字就可以做校车了?听完我的问题,他一脸的茫然,似乎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他转而问我  相似文献   

16.
今年38岁的张桂珍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她有一个好姐妹,叫汪力红,今年36岁,平日两人辛勤操持家务,各忙各的,一有闲空就凑到一起说点体己话. 这天晚上两人忙完了,张桂珍又找到汪力红,桂珍一副痛苦的表情,说:"最近我的小肚子又开始疼了.""你前段时间不就下腹疼吗?"力红说. "是啊,我也奇怪,我的腹痛有一阵子了,咱这做小本生意的也没那么娇贵,这不,这段时间我照样家里家外的一起忙,但这两天我感到不大对劲,疼的越来越厉害了."桂珍急急地说.  相似文献   

17.
1.这已经是肖梓青第十五次拒绝家里为他安排的"相亲"了。临近下班的时候,他打电话给家里说自己有急事需要加班,然后全然不顾另一端急得跺脚的母亲,挂掉电话就赖在办公室发呆。而此刻,母亲已和约好跟肖梓青见面的女孩子走到了"老树咖啡"的门口。肖梓青在电视台做栏目制片人,32岁,收入不菲。从25岁研究生毕业开始,肖梓青的婚事就成了全家人最头疼的难题。他只会埋头工作,对母亲费尽心机"物色"的女子要么避而不见,要么以"性格不合"推卸。  相似文献   

18.
车祸     
他说:手机里听说,妻子、儿子乘坐的出租车遭二十吨重装卡车轧得像烧饼,脑袋就"嗡"一声什么都不记得了.现在跟我面对面讲述,他也不知道是在叙述事实还是说梦话.他说: 殡仪馆给我儿子整容,花了不少精力整容很成功,几乎恢复原貌,我儿子像睡着了,睡得很甜,粉嘟嘟的脸蛋还有酒窝,忍不住想亲一口.可不敢亲,怕惊扰他.我坐在旁边目不转睛,仍旧怀疑:这是真的吗?真就死了吗?却又分明知道,儿子整个内脏都掏空了,为的是防止尸体加速腐败.半个多月我还不同意火化,主要是不敢签字,提起笔手就发抖,不停地抖.  相似文献   

19.
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朋友告诉我,租房子最好不要找马来人或印度人做房东。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华人不同,先不说语言不通无法交流,单就他们烧菜发出的那股呛人的咖喱味儿,就会让你落荒而逃。有一天,房屋代理给我找了一家。他在电话里告诉我:"房东是夫妇俩,讲英语。"我问:"是新加坡人吗?"他说:"是。"之后又加了一句:"是白皮肤的那种。"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一定是新加坡籍的欧洲人,他们讲卫生,又文明礼貌,品位也高,和他们住在一起还能练习英语口语,多好的条件呀!于是就高兴地答应下来了。但是,第二天当我和代理一起去看房子见到房…  相似文献   

20.
六岁幼童,成了小"乐器王" 南卫东是安徽省濉溪县人,小时性格活跃,聪明伶俐.6岁那年,他迷上了民间乐器.他父亲是个老师,业余时在家吹拉弹唱,他坐在父亲旁边,被那优美的二胡迷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