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正值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我们在这里回忆一下他与曹禺师近半个世纪的深厚友谊,或许是有着现实意义、长远意义和特殊意义的。记得作家冰心先生曾经说过:"我所见过的和周恩来总理有过接触的人(不单是文艺界),无不感到总理对他或她,都是特别地关心和爱护。这并不奇怪,因为总理是中国亘古以来赋予的‘爱’最多而且接受的‘爱’也最多的一位人物。"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于2016年12月5日在人大会堂举行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在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到:"在北京市工作期间,他协助周恩来总理负责国庆10周年献礼工程建设,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人民大会堂等北京‘十大建筑工程’建设任务,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同志称赞他‘别人日行千里,而你是日行万里’。"本刊特约请万里之子万伯翱先生撰写此文,以飨海内外读者。  相似文献   

3.
1998年1月8日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22周年纪念日,3月5日是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全国人民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准备隆重纪念这位伟人。作为外事工作和缅语教学工作者,笔者仅以此文聊表对已故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缅甸是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中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胞波"情谊。缅甸独立和新中国建立后,两国  相似文献   

4.
正周恩来与北京人艺的关系很特殊,是值得写上一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他提议建立的"全国专业话剧院",是他推荐的曹禺作为院长,是他批准建设的首都剧场……他对北京人艺的关怀、支持、帮助、保护,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从方针政策到剧目建设,从艺术质量到人才培养,从物质条件到群众生活,可以说,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兢兢业业,无微不至。今天,他的音容笑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总理应緬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等五国政府的邀請,在1960年4月15日至5月14日再次訪問了这五个国家。陪同訪問的有国务院付总理兼外交部長陈毅、外交部付部長章汉夫等。周总理这次訪問受到五国政府和人民的隆重接待和热情欢迎。他在出訪期間,曾与印度总理尼赫魯进行了有关中印边界問題的  相似文献   

6.
永记教诲,风范长存———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符浩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这些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几十年的同志,饮水思源,思绪万千,心情十分激动。此时此刻,周总理(也是我们的老部长)那慈祥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作为...  相似文献   

7.
累流鼻血,总理泰然自若关怀青年,伟人风范难忘在北京方庄范大使现住所的书房里,资料柜里摆放着20本图册,其中厚厚的一大本贴满了他当年给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当翻译时的珍贵原始照片。他指着尘封了40年的一批有关周恩来的图片,向笔者介绍说:1963年冬至1964年春,敬爱的周总理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人艺里不管是谁——曹禺院长也好,导演、演员也好,舞台美术工作者也好,行政人员也好,以至剧院的家属小孩也好——没有人叫他"副院长"或"副总导演",都亲切地直呼其名,叫他"山尊"。他呢,不但不计较、不生气,反倒愉快地高声应下。他说:"大家这样叫我,不生份,不别扭,反而显得格外近乎、亲切,是一种‘爱称’。"这,就是欧阳山尊!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总理生前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导和关怀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很多感人故事是说不尽的。人所共知,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的活动一个连一个,但是,不管怎样忙,从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总理一生留给我们的诗作并不多。我所看到的也就几首,有旧体诗也有白话诗。就他的旧体诗来说,虽然都是他青年学生时期写的,但诗写得很娴熟,意蕴深刻,境界开阔,诗味浓郁,有书卷气。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据周总理南开学校的同班同学后来又都在日本留学的张鸿诰先生说,1919年  相似文献   

11.
异国红梅     
在生长苦菜花的乡土上 1971年10月,胡锡珍应邀从意大利首次回到阔别38年的祖籍国。但那时的他,心情是压抑的、疑虑的。他在北京出席了周恩来总理主持的国庆宴会。宴会前,周总理在接见厅里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亲切地问:“胡先生,海外的同胞都好吗?我们很想念他们,祖国的亲人很想念他们。”  相似文献   

12.
1955年夏天,我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鞍钢特派记者的岗位上被调回中央台内任政治外事记者。刚刚成立的时事政治组的任务是报道党和国家的政治大事与外交活动。实际上采访的范围很宽,从政治、外事到体育、文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某些活动。身为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活动特别多。我们的记者人数少,因而常常在外事活动中,周总理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20年中,我目睹耳聆周总理以他卓越的智慧和才能总揽国家事务,日理万机,费尽全部心力,为党为国为人民的事业真正是鞠躬尽瘁,功盖千秋。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没有人能挑起周恩来挑的这副担子。  相似文献   

13.
(一)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每当我们听到以陈毅副总理的诗谱写的这支悦耳动听的歌曲时,胸中就会奔涌起一股中缅友好的感情,脑海里便会浮现出中缅友谊的缔造者一敬爱的周总理的崇高形象,怀念起周恩来总理为中缅友谊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周总理生前曾九次访缅,足迹遍及仰光、曼德勒、蒲甘、毛淡棉、东枝、腊戍等地,曾两次同缅甸朋友共同欢度泼水节。中  相似文献   

14.
永孚 《东南亚纵横》2000,(7):6-7,56
周恩来说:“如果有人想通过短短的一跳就完全实现共产主义,而不顾人民的思想情况和民族的现实,那肯定有把人民和国家拖进灾难的危险。” 邓小平说:“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相似文献   

15.
菊香书屋论兵,受到毛泽东表扬就在毛泽东于中南海勤政殿召见我的第二天,即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了。我作为周总理的军事秘书、总参作战室的主任,和作战室的参谋们根据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常常彻夜不眠地关注着朝鲜战事的发展。8月23日,毛泽东正在菊香书屋仔细研究关于美军最新动态的一大摞电报。他打电话给周恩来,是想彼此交换一下关于朝鲜的意见。周总理叫上我一同去见毛泽东。在菊香书屋,毛泽东一边抽烟,一边听我汇报关于朝鲜战局的六条意见,他还不时用铅笔在面前的稿笺上写上几笔。我一口气汇报完毕,毛泽东只是不住地点头,没有插…  相似文献   

16.
正"您一生历经坎坷,为什么能够不失赤子之心,仍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呢?"我曾像很多人一样,好奇地问过启功先生。他答道:"人的一生主要是‘过去’和‘未来’,‘现在’很短暂,已经过去的事,还想它做什么?要多想未来。我幼年丧父、中年丧母、老年丧妻,没有子女,但很舒服,什么牵挂都没有了!当右派不许我教书,我因祸得福,写了许多文章……幸亏有那  相似文献   

17.
雷英夫 《海内与海外》2005,(12):8-12,21
“文革”前夕,我三次得罪康生,康生欲置我于死地。关键时刻,是毛泽东、周恩来保护了我。十年“文革”结束之后,在为老干部平反冤假错案的时候,中央纪委书记黄克诚讲过这样一句话:“‘文革’期间,雷英夫是军队系统中第一个被关押的,也是被整得最惨的干部之一。”黄克诚是中纪委的书记,掌握冤假错案材料最多,也是我党党性最强的领导人之一,他这样说是有充分根据的。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总理是非洲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力推动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是中非友谊大厦的奠基人和建筑师,为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重温周总理光辉的对非外交思想与实践,无论对现在和将来,都有重大的启迪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年11月25日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40周年。40年来,研究所经历了风风雨雨,坚持从事国际问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的外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各界重视和赞许。 40年的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独立自主,树立了新中国外交的风范。1955年,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向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建议成立一个国际问题究所。周总理欣然赞同,并表示现在人们忙于处理大量  相似文献   

20.
把一生化为音符——记作曲家教育家郭祖荣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有这样一位老音乐人:他在国内音乐家中绝无仅有两度进京举办个人音乐会;他的交响乐作品深受李德伦、殷承宗、韩中杰等大家的好评;他用他的交响乐作品“把福建提升到音乐的‘第二世界’”;他从事音乐教育数十年……但,在诸多荣誉面前没有人知道他经历了多少坎坷,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他就是华人中创作交响乐最多的音乐家——郭祖荣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