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瞧着诗友若虹的新诗集《雨水打不散羊群》这名字,一股从书中袅袅飘出的黄土味、野草味、炊烟味,令我顿生羡意。读,立刻读,一直读下去。果然,那一幅幅乡情画,一声声黄土谣,一滴滴心中泪,把一个漂泊游子意识深处积蓄了太久的万千风景,全方位地抖了出来。那风景,或许是一棵小草的晃动,或许是一粒石子的诉说,或许是一只羊、一头驴、一条小狗的憨态,或许是一双茧手、一个孩子、一个沉重蹒跚的身影……大到黄土塬、黄河浪,小到一片叶、一朵花……诗人  相似文献   

2.
妈妈是不会唱歌的,可是,在我的记忆之中,妈妈的歌声曾多次在耳边响起。那是儿时朦胧欲睡的时刻,轻柔的歌声仿佛一只最舒适的摇篮,轻轻地荡漾着我纯真的美梦。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在最后时刻陷入昏迷之前留下的话是:"看过我的刀,带过我的马。"这是上个世纪最后一年正月。描述父亲同京剧的关系,"酷爱"这个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父亲热爱的不仅仅是京剧的唱腔,舞台的人物造型,唱念做打等戏剧行内所说的"玩意儿"。京剧让他终生无法舍弃,是因为他在许多出戏里看到了他儿时的身影,看到了那么多幼年伙伴的身影。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重温那段艰苦又有着甜蜜回忆的戏校生活。  相似文献   

4.
漓江春早     
早春时节,来到漓江,总能想起儿时熟读并能背下一些章节的《画山绣水》。《画山绣水》是著名作家杨朔的名篇,杨朔名曰杨朔,又写了谐音的阳朔,或许是山风水韵早已暗通了吧!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的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这样的描述印在脑海里经年累月,已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如此,当我真游弋到漓江山水间时,就总会去求证去拓印去临摹。桂林山水属喀斯特(溶岩)地貌。如此,在桂林山水这突峰耸起下,又深藏着  相似文献   

5.
指尖与键盘触碰,面前的屏幕上很快出现了这样一行字:歌声与大理。而此刻,我的心里是忐忑的。我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提问。歌声与大理,并非是唯一的配搭。同样可以提问:你能想象没有歌声的蒙古草原,或者没有歌声的侗族村寨?又或者其他的地方。说起大理,风花雪月,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并没有提到歌声,但不知为什么,只要提起大理,在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样一句。从两年前第一次到大理的时候就是这样。今年第二次走大  相似文献   

6.
春天圆舞曲     
年味,腊月二十三就闻到了,在京城,大红的灯笼,一天比一天多;地铁里的人,一天比一天少,人们不再说,谁过年不吃一顿饺子,而在说,能否买到一张回家或出游的票。儿时的年味是:添新衣,收压岁钱,放二踢脚;如今的年味是:看春晚,逛庙会,吃团圆饭,儿时天天盼着过年,如今想的却是又老了一岁。  相似文献   

7.
1918年,从贵州大山走出的年轻的王若飞,怀着为苦难中的祖国探求出路的抱负,东渡日本。一年后又到西欧,有三四年的时间在法国、比利时边做工、边读书,逐渐树立起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并且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建党。这以后他又途经德国等地奔赴苏俄,曾经两度在莫斯科边投身革命,边刻苦学习,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陈毅曾赞誉他是“琢磨成美材”,纵观王若飞的人生轨迹,这十来年海外经历的磨炼确实是他成长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昨日不可追,来日犹可为。"在被命运剥夺了光阴后,这句古训对于他们或许有了更深长的意味,或许是一份憧憬,或许是一份沉沉的安慰。上世纪80年代初,姚锡娟迎来了配音的机会。当时,广东电视台引进了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给该剧配音的任务就落在了广州话剧团身上。"心里高兴得不得了,这是我多少年的愿望!"她说,"那时觉得憋了十几年的艺术积累就要在一瞬间爆发了!"  相似文献   

9.
当诗歌艺术的皇冠不再 辉煌,诗人不再成为时代的 宠儿时,能够甘于寂寞、依然 钟情于缪斯并坚守着精神家 园的诗人,是令人敬佩的。马 克或许就是这样一位年轻的 军旅诗人。 认识马克已有十几年了。在我的印象中,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我在副刊当编辑时,就开始接触他的诗歌作品了。他常来送稿,言语不多,总是微微一笑,来来往往,彼此也就熟悉了。我对他的创作也就有了些认识。或许,由于我自身也喜欢诗歌创作的缘故,于是便和各地的诗友们有了更多的联系。那时,我们在报纸上开辟了…  相似文献   

10.
我一直记得十八岁的春天,日光温暖,明晃晃的阳光柔软的倾泻而下,学校的白玉兰丰腴地盛开了一树又一树,风一吹,连带着饱满了白兰的歌声……(一)歌不惊人死不休我一直记得十八岁的春天,日光温暖,明晃晃的阳光柔软的倾泻而下,学校的白玉兰丰腴地盛开了一树又一树,风一吹,连带着饱满了白兰的歌声。白兰是我们班的文艺委员,刚开学时每天都穿一件黑色短袖,搭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因  相似文献   

11.
陆璐 《新青年》2013,(6):46-47
对台北最初的印象大都来自那些声色光影——侯孝贤的电影,几米的绘本,对了,或许还有早年孟庭苇的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支离的拼凑,拼凑出一个传奇都市的剪影。后来,偶然间听见了这样一种浪漫的说法:"台北,是繁体写成的南京"。遥遥  相似文献   

12.
七月流火,在著名残疾人画家常自强先生的画斋见到秦颖的,上午天气却异常凉爽,凉爽易有好心情,也颇有谈兴。“你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上画画的呢?”我的问话可谓直截了当,直接了就缺乏含蓄。“很小的时候。”秦颖的回答很明快。“很小是多少?”我来了个穷追不舍。秦颖微蹙黛眉,天真地一笑:“大概是能记住事儿的年龄。”“为什么?”“不然我就不能给您交谈了。”她微笑着显得很俏皮,这话的诠释是“就是记事儿的那年”。秦颖接着告诉我,她从儿时迷恋上画画,或许属于遗传基因,或许源于耳濡目染。她母亲是美术老师,舅舅是中央美术学院…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去美国探亲访友,应邀到一个北京的"发小"家做客(发小在北京话里是指儿时一起长大的朋友)。"发小"在美国定居多年,如今已经退休,也许是一辈子忙碌惯了,无缘享受清福,再加上喜欢孩子,所以他就找了份开校车的工作。我们的话题自然就渐渐转到了美国的校车上。我问他在美国是不是把旧公共汽车涂成黄色,再在侧面加上一个大大的’停’字就可以做校车了?听完我的问题,他一脸的茫然,似乎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好。他转而问我  相似文献   

14.
秋的启示     
正渐进深秋,繁英缤纷的世界,徜徉在美好的心境中。我说不好这是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却可以肯定,这是诗人最理想的追求!也许,许多人会认为,诗人永远似浸在杯中的一叶茶,独自品味苦涩,留给别人唇齿间一缕芳香;又或许,如碧空中一抹飘逸的闲云,高远而飘渺;又或许,如大浪击石,咆哮出深沉的呐喊……  相似文献   

15.
在广西东兴市妇女代表团访越期间,听到越南妇女同志在谈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有两个,一个是"革新",一个是"越南特点"或"越南传统".或许,这正是观察今日越南的两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生辰的华表     
四周明亮的灯光遽然暗了下来,摇曳的烛光罩满了圆形的蛋糕。盛着希望,盛着温馨,犹如一盆五彩的绮梦。场上的主角,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将一根根蜡烛吹熄。接着,华灯  相似文献   

17.
醉倒侗寨     
正闭目养神,一曲"阿妹呃,开门罗"的歌声把我唱醒。导游告诉我们,此去观光的地点是银水侗寨,这歌,是银水侗寨的吴寨主自己作词、谱曲和演唱的。"啊!寨主还是个文化人?""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文化人,他是一个硕士生,在国外留过学呢!""真稀奇,一个留学国外的硕士生,不去做官,不去赚大钱,  相似文献   

18.
入夜了,劳累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香.可在村庄之外的不远处,总能传来歌声.那歌声是从田间传来的,那歌声是从村庄外的小树林传来的.歌唱者是村庄里的一个小青年.小青年梦想成为歌唱家.他想用唱歌的方式走出小村庄,到城市生活,改变生活处境,实现更美好的人生与未来.这是地处大兴安岭脚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庄.这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们的思想守旧.人们过惯了脸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就这么年复一年的度着日月.当小青年每天都练习唱歌时,村里人不理解,接受不了,嘲笑他是在白日做梦.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位演员说了一句很走俏的台词:"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这一辈子就过去了。"虽然二人转舞台上演员们早就在这么说,这并不是该演员的原创,不过这话确实挺精辟。生活的节律和生命的长度,就被概括在这睁眼闭眼之间了。或许生命本身就是一个悲伤而又无奈的故事,从出生走到死亡,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也是一个毫无悬念的结果。睁眼闭眼之间,就可能阴阳两隔,万事俱休。  相似文献   

20.
澜涛 《新青年》2004,(5):34-35
孙恒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仔,融入北京街头的人流中,没有人会注意他。2002年5月,热爱音乐的他成立了“打工青年艺术团”,他开始和其他一些打工兄弟到建筑工地、打工学校为打工者免费演出。孙恒的歌声朴实得如同庄稼,打工者们给他的掌声也朴实得如同庄稼。于是,在北京城,“打工庄稼”茂茂盛盛地生长蔓延,感动着一个又一个聆听过凝望过的人们,他的名字也伴随着音乐在打工者中开始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