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认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关系的两个视角 1.从有关中央文献的表述看."社会管理"在中央文献中并不是新概念.早在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就明确提出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在表述上是将其与社会管理相并列的,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晓霞 《求知》2013,(2):11-14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部分的标题是“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强调了加强社会建设与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社会管理的定位、目标、出发点、要求和重点内容等作了明确而深刻的阐述.为今后进行科学的社会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是两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将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既凸显了两者的重要关系,也强调了社会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是一个新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要求;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建议》内容。  相似文献   

4.
王运征 《党政论坛》2011,(13):41-43
一、“社会建设”概念辨析(一)、“社会建设”与“社会”建设 1.“社会”概念。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中,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神学政治论,一种是理念论。神学政治论认为,“上帝作为造物主,是作为被造物的人的主,社会是主赋予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因此社会高于人”。  相似文献   

5.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治理”概念以来,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不断进步,并取得突出的建设成效。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事关国内社会秩序稳定和经济安全发展。当前我国面临愈发严峻的国内外安全风险,社会治理也在实践中不断进行调整。社会治理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日趋增强,与国家安全形成了辩证统一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治理与国家安全在整体上呈现“统—分—统”的关系,既是对社会治理概念理解逐渐加深的过程,同时也是国家安全理论体系持续完善的过程。党的二十大开创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之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从而实现了新安全格局下社会治理的新转型。  相似文献   

6.
谭桔华 《求知》2012,(12):21-2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同属于政府职能的范畴。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社会管理的本质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服务是出发点,也是根本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社会组织发展的不成熟、公民参与意识不强以及法规体系的不健全等,这一切都制约着社会管理的进一步完善。为此。要从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组织、鼓励公民参与和健全法制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促进整个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刘忠祥 《理论视野》2013,(11):15-17
随着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党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要求“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人们的利益预期和诉求也普遍提高,中国社会已进入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高发期。面对这种情况,最近在党的文件中不断提到社会管理、社会工作和社会建设这样的概念,如"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社会管理观念,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改革创新"。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还专门就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在中央党校省部班上做了重要讲话。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央文件精神,我们认为有必要对社会管理、社会工作和社会建设的内涵和辩证关系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吴文勤 《党政论坛》2014,(17):34-3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中央已明确了四中全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提高中国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建设”在中国已成为一个时代话题。理论工作者从不同的学科和视角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文从社会建设的概念、中国社会建设的内容和重点、中国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原则等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作了简要的评介,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两型社会”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提出的重大举措,“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公共管理是关“两型社会”建设成败的重要问题,通过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意义认识,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清晰公共管理改革文献的引导,更好地使“两型社会”建设朝着预定的轨道推进。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一提法及报告中的一系列论述,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新思路新举措。第一,加强社会建设,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改善民生,一个是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的工作任务繁重,但必须抓住重点。我们以前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是正确的。近些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政府在进行社会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却很有限。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主要是要规范政府的行为,打造“服务型政府”把一部分的权力下放,根据具体涉及的领域。分别采取重点幂同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后盾 《学理论》2008,(2):36-37
当“公平正义”融入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体系当中,并通过最核心的政治文件明确表述出来的时候,这个千百年来被各种制度所标榜的社会人文理念,正在朝着中国公众渐行渐近,一时间,如何构建公平社会成为了社会的主题。文章从社会技术哲学的角度入手,从新时期、新视角、新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建公平社会应注重社会技术的运用。公平社会的建构是一项社会工程,目的在于通过哲学分析,力求有助于该问题在社会技术哲学层面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周红云 《团结》2014,(1):28-32
早在党的十六大,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管理和社会管理创新就被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战略高度而提出,并被摆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更是首次使用了社会治理概念。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不只是概念的转换,更是一种全新的改革理念的升华。那么,到底如何理解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概念?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社会治理理念的逻辑又是什么?社会治理改革的具体原则和实现路径又会是怎样?本文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宋雪峰 《党政论坛》2009,(15):46-47
在城市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推动下,居民参与已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谢阳举 《团结》2013,(1):55-58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就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5月30日再次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社会管理创新问题。十八大报告更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足见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抓好社会建设,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如何进一步推动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组织部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王淑莉 《求知》2005,(7):32-3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是当前我们必须下大力量着重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革,但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和矛盾仍然没有解决。比如: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还不够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责任还不够清晰、政府社会建设和管理方式还不够健全、政府社会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等。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权力场理论认为,权力是一种生产性的互动结构,权力致力于生产、培育和规范各种力量,权力及其主体是多元的。“维稳政治”的本质是“(国家)权力维稳”,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对社会纠纷当事人进行胁迫与压制,其结果是越维稳越不稳。“治理政治”要求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社会纠纷解决的权力机制必须多元化、多样化,社会权力应当成为社会纠纷解决的基础性权力。在社会纠纷解决机制中,国家权力与社会权力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不是命令与服从、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