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4):53
把敌人变成僵尸?这不只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冷战初期,美军就开始研发"僵尸武器"——它不会取人性命,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让敌军失去意志,犹如行尸走肉,从而彻底丧失抵抗能力。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军能在一些战争中迅  相似文献   

2.
王晓宏 《党政论坛》2008,(16):50-51
现象之一:涉密电脑上网泄密海湾战争期间,5个荷兰黑客,仅凭几个简单口令,如“核”、“武器”、“导弹”、“沙漠盾牌”、“沙漠风暴”,就攻陷了34台上网的美军电脑,从而精确掌握了美军的具体布防、武器装备的种类,甚至“爱国者”导弹的战技指标和军舰在海湾地区的调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70个小时的空中打击后,“沙漠之狐”行动在硝烟弥漫中宣告结束。美英首脑异口同声地宣布伊拉克军事能力尤其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受到重创。美军方高级官员也宣称,“沙漠之狐”给伊拉克的打击比美军预想的更大。五角大楼的统计数字表明,在此次战事中,伊军...  相似文献   

4.
《瞭望》1999,(52)
国防大学博士生涂俊峰认为在未来的信息作战中,计算机病毒武器具有更直接、更危险的攻击杀伤作用。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重要课题,利用计算机病毒武器进行的战争将远远超过核战争所能达到的目的。——计算机病霉武器将成为未来槽息战场的新型攻击武器。美军从1987年就开始研制计算机病毒武器。海湾战争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即招标研制军用计算机病毒武器,并签订了55亿美元的合同。其中包括密码病毒的研究,即将病毒固化在出口的集成电路中,一旦战争爆发,则可激活病毒发作,造成敌…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5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军率先提出了“信息化战争”、“数字化战场”、“数字化部队”的新构想。“信息化”部队的主要标志是:以数字化电子信息装备和机械化主战武器为主导装备,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和主战武器智能化,适应未来信息战要求的新一代作战部队。  相似文献   

6.
胡锦洋 《党政论坛》2013,(22):41-41
近日,美国《武装力量》刊登诺·格公司分析中心高级研究员迈克尔·伊舍伍德的文章,揣测中国军队在突出“体系化建设”的同时,不忘开发“撒手锏”武器,可打击“第一岛链”附近的美军基地和海空力量,同时保护本土,破坏美军在亚洲地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海湾战争中,美军信息化武器仅占8%左右,主战武器依然是机械化武器,尚未达到信息化作战水平;阿富汗战争中,美军使用了过半数的信息化武器,基本实现了信息化作战;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投入了90%的信息化武器,接近完全意义的信息化作战。 发展中国家受社会信息化、空间保障和国防工业化整体水平的严重制约,难于在短期内完全实现军队信息化的目标,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建设一支全面信息化部队,然而,却有可能使部分领域或部分系统实现信息化。 中国在至少未来三四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应寻求使用传统武器和非先进的信息化武器作战的致胜之道。  相似文献   

8.
刘继兴 《各界》2010,(11):20-20
一提乐曲在古代战场上瓦解敌军的作用,我们就会想到“四面楚歌”的典故。据东汉学者应劭考订,刘邦队当时所唱楚歌为《鸡鸣歌》。  相似文献   

9.
才伟峰 《党政论坛》2010,(16):34-35
曾被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的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把新闻作为指导革命运动、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重要工具和武器。他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他的革命生涯始终与新闻实践紧密相联,并从来没有脱离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49)
数字化武器。新时代陆军打击兵器,具备单个装备火控计算机,卫星定位接收机、导航定位系统,使射击时间由十几分钟缩短到几分钟甚至零点几秒。美国研制的“十字军战士”火炮系统能持续监控和显示敌我双方的位置、机动图像、火力支援协调措施,能在运动中受领射击任务、监控战术情况、修改射击计划,使机动作战指挥官能够做出快速反应。这种火炮可以在30秒内计算各自的射击诸元,自动选弹、装填、发射炮弹。进行“多发同时弹着”发射时,可以每分钟10~12发的射速,对单个目标发射4~8发炮弹,几乎同时击中目标。智能化武器。美军研制的“萨…  相似文献   

11.
辛本健 《党政论坛》2010,(22):28-29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为何能轻易击毁苏联的“飞毛腿”导弹?伊拉克战争中,为什么美军的M1主战坦克总是最先发现对手?F-22战斗机为什么能实现超音速巡航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可以类比其他理论)的神圣追求——能“抓住事物的根本”的理论通过“掌握群众”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又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  相似文献   

14.
张廷慎 《学理论》2010,(6):40-41
“或然论”、“联合论”和“中心论”是美军关于心理战地位作用认识的三种代表性理论观点。“或然论”主要集中在美军心理战专家斯蒂温·E·皮兹(Stephen E.Pease)撰写的《朝鲜战争中的心理战》中;“联合论”的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美军联合出版物JP-3-53《联合心理作战纲要》中;“中心论”集中体现在哈伦·厄尔曼和詹姆斯。韦德等人撰写的《震慑与畏惧》和《迅速制敌》两部著作中,三种理论观点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5.
灿笑 《党政论坛》2008,(22):58-59
美军是始作俑者 “台海中线”又称“戴维斯线”。1955年成立并进驻台岛的美军第13航空特遣队,成立目的在于替换当时驻台的美国空军部队,并协同台岛空军负责台湾地区的防空任务,而戴维斯准将正是第一任司令。以戴维斯准将的权责,在当时是可以划定出一条在台海中间的防空警戒线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面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蓝色旗帜,旗帜中间乡有彩色图案,中央为一只鹰,鹰的上方为一只北极熊,这就是杭美援朝战争中我志愿军缴获的美军王牌部队“北极熊团”的团旗。原志愿军27军238团团长阎川野直接参加了这场漂亮的歼灭战,他说,此战是整个抗美援朝时期唯一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加强步兵团的歼灭战。 1950年 11月,“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起所谓“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企图一举将我志愿军逐出朝鲜。 战场东线之敌美军第10军团,于 1950年 11月中旬分三路北…  相似文献   

17.
“向我开炮”,是战斗故事影片《英雄儿女》中志愿军战士王成激动人心的呼喊。为了战斗的胜利,身负重伤的他身背发报机,站在前沿阵地上,完全不顾个人安危,指挥我方炮兵向敌军阵地开炮。其大智大勇大德的英雄形象激励了几代人。  相似文献   

18.
触目惊心的网络泄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之一:涉密电脑上网泄密海湾战争期间,5个荷兰黑客,仅凭几个简单口令,如"核"、"武器"、"导弹"、"沙漠盾牌"、"沙漠风暴",就攻陷了34台上网的美军电脑,从而精确掌握了美军的具体布防、武器装备的种类,甚至"爱国者"导弹的战技指标和军舰在海湾地区的调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姜川 《瞭望》1999,(15)
“不对称作战”是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在海湾战争后提出的一种新的军事作战理论。美军认为“不对称打击”是今后联合作战“最有效的方法”。1999年3月24日起,美国纠集英法德意等北约八国对南联盟实施的代号为“盟军力量”的空袭行动,不仅是北约成立50年来以武力...  相似文献   

20.
3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向国会提交了1997财政年度《国防报告》,就国防预算、军事战略、建军方针、武器发展、全球部署等一一作了说明。其要点有三。 一是首次提出以“预防性防务”作为“防务三原则”中的重点,加强美军对世界各地区事务“和平时期的参与”。 佩里称,“冷战结束并未使国际冲突告一段落”,“新的危险甚至比冷战时更为复杂”。针对这种形势,他提出如下三条“基本防务原则:1、“预防性防务”:强调不要等“威胁”出现和形成才去设法对付,而应事先千方百计防止“威胁”的出现和形成。为此,美国将与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加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