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脸不认人     
《党政论坛》2009,(18):49-49
我让人讨厌之处甚多,最令人讨厌的诸多毛病之一是记不住别人的脸。尤其是方才还见过,还介绍过,还握过手.还交换过名片,还说过:“认识你很高兴”,可一转身,就认不清人家的面目了。这叫“转身不记脸”,这叫“翻脸不认人”,可恶之至!什么“认识你很高兴”,刚掉头,就不认不识了,高什么兴?假的!  相似文献   

2.
田朴珺 《党政论坛》2014,(22):47-47
因为好奇,我问了褚时健先生一个问题,“褚老,您最快乐是什么时候?最艰难是什么时候?” 老先生的答案是:“别人认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不快乐。”  相似文献   

3.
某位领导违纪被处分后,顿时门可罗雀。此君不由叹日“权走茶凉”。此话非也,那些附炎趋势、见风使航、落井下石的小人固然可恶。但“茶”凉倒不在于权走,关键是看你用权公不公。有些领导利用手中权力给亲朋好友各方面的照顾,以博取丰厚的报答;有的领导利用手中权利,在与外商业务来往中“慷慨”让利,外商则送上豪华轿车和花园住宅及大笔美金。这样的领导干部怎不被人指脊梁骨?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上述个别干部尽管一朝大权在退可以耀武扬威,但终究是会被人民唾弃的。与此相反,有些领导干部则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为人民谋福利…  相似文献   

4.
每逢节日,人们总会互祝佳节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可能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被问到"你快乐吗?"可能要迟疑片刻思索答案,但"不快乐"却很容易看出迹象——周遭和这个社会上的人,语言和  相似文献   

5.
张建 《党政论坛》2010,(24):55-55
一个智者在生前曾经说过:“付出比获得更加让人快乐。”你相信吗?如果是,那么也许你已经知道什么样的付出是最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付出能够真正产生那种超越获得的深层次的快乐和满足呢?  相似文献   

6.
漫话聪明     
时光 《学理论》2008,(15):96-96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没有痛苦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幸福的,担负着痛苦的人并不一定是可怜的!历灾上商品的出现,匆庸置疑是一件好事,通过商品的流通,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而当今社会的商品,却成了“伤品”,即:伤害人的品质的车西,也就是说:为了实现最大曲经济效益,不恬伤害人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董彦 《党政论坛》2010,(22):24-24
不做违心之事,只为自己的心情而活,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但是,当这样的快乐和幸福摆在你的面前,你可以为它不顾一切吗?显然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香港的记者曾问过亚太首富李嘉诚:“君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一刻是何时?”李嘉诚说:“开了一间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日落打烊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李嘉诚的答案令记者所料不及。但这真是妙答啊,一点都不做作,谁都会对这样的快乐会心一笑。  相似文献   

9.
周放生 《党政论坛》2009,(16):22-22
演过一百部戏,一百个角色,最难演的角色却是自己。因为剧本得自己写,要写一个好剧本谈何容易。在我演艺事业最忙的时候,在我同时轧六部戏、演着六个不同角色的时候,我忘了演自己。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面,看到的竟然是一张陌生的脸孔。“我是谁?”我问自己。“我喜欢做什么?”“我不喜欢做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  相似文献   

10.
哲思睿语     
《求知》2009,(4):1-1
人类也需要富有理想的人。对于这种人说来,无私地发展一种事业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他们不可能去关心他们个人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苏格拉底  相似文献   

11.
马健文 《党政论坛》2013,(24):35-35
戴尔·卡耐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大师,他曾说:“无论你是谁,你在何处,或你在做什么,使你快乐或不快乐的,是你如何想。”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对他是否快乐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8月22日,美国“每日健康”网站刊登心理学专栏作家泰蕾兹·博查德的文章,指出以下10种心理会让你不快乐。  相似文献   

12.
公秀丽 《党政论坛》2012,(21):45-46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葛晨虹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说:“不论幸福的定义有多少种,对于幸福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的快乐感受和体验这一点,是基本得到人类思想家共识的。”作为快乐感受和体验,幸福首先是主观的,所以对于一方百姓来讲,“幸福吗?”这一问题,普通群众最有发言权,他们才是自身幸福与否的最终裁决者。  相似文献   

13.
艰若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几十年来,一直得到宣传和坚持。但很多奋斗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这些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一经认真地提出采,要准确地回答似乎又很不容易。什么叫“艰苦奋斗”?一些成语词典解释为.“克服艰难困苦,顽强进行斗争。”“不怕限难困苦,进行英勇而顽强的斗争。”这些解释大同小异,均较通俗、易懂、正确。但如果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定义就不够精确了。「艰难困老」的握法最迟较为笼统,恐怕空易被人误解为*饥赛双边」、*贫困交加」!。那么,就会合人认为生活好了、物质丰富了,就不需要限警笛…  相似文献   

14.
基因技术将造成无数难以选择的可能:怀上个孩子,要不要 先查基因再“放”生?找对象、谈恋爱,要不要验一验基因?找工作, 是不是也要查一查?这些问题无一不指向人的内心从一定程度上讲,个人的一部 分命运是由基因决定的。如 何面对基因发现?怎样才是“人道”的生活方式?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追求,它表现在对每一个人的权利的尊重与歧视的反对。从根本上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管他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什么样的信仰、来自哪个民族、有什么样的肤色,操什么样的语言和──拥有什么样的基因,这是人道的起点,是文明的标志,是人类存…  相似文献   

15.
唐剑锋 《民主》2010,(9):56-56
科学家为什么受到人们尊敬?就因为他们甘当人梯。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谷超豪院士演绎数学人生.一直前行?可能有很多种解释。也可能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我认为谷超豪的“交账说”,是支撑着他前行的力量源泉。其实,谷超豪的“交账”,就是一种甘当人梯的献身精神。  相似文献   

16.
田泓 《党政论坛》2012,(6):24-24
有一天,罗马公主遇到了一位相貌丑陋但博学多才的大学者。傲慢的公主当众奚落他说:“在相貌丑陋的人的脑袋里,怎么可能有了不起的智慧呢?”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提出.“要重视关心老实人、正派人、不巴结领导的人,防止任人唯亲、唯近”。但是,不巴结领导的人如何又能被领导所关心重视?领导又能如何“待见”他们?这是个让人不得不思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唐剑锋 《民主》2011,(4):51-51
谁不追求幸福?谁不渴望尊严?然而,“幸福不是毛毛雨”.“尊严也并不写在纸上”:幸福和尊严,都“看得见、摸得着”。幸福和尊严散落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散落在每个人的工作中,散落在每个人的出行中。尊严属于道德范畴,幸福则遍及人生旅途中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9,(14):60-61
医学家提出了一种既非病又非健康,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状态”一词。第三种状态表现为:自感不适,经常有病痛缠身,但却又查不出病来,试着治疗又总是不对症,越治越糟。有多少人可能已经陷入了这种状况,或者在这种情况中徘徊呢?  相似文献   

20.
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膨胀。一些人膨胀了,但他自己不知道,反而小看别人的谦逊和礼让,盘踞于座中顾盼自雄,以为自己的“气场”强。一些人膨胀了,但他自己不知道,挥舞手机呼朋唤友,叫嚣着要收拾这个摆平那个,以为自己很“男人”。如果喝了些酒,还有可能直接膨胀成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