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5):29
迄今为止,利比亚一直被看作展示和平的核不扩散政策的橱窗。但是西方对利比亚的打击已经彻底颠覆了这个典范。实际上已经摧毁了说服任何与西方有冲突的国家放弃获取核弹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薛利利  石秋峰 《学理论》2011,(17):23-24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的介入使得利比亚内战开始转化为国际问题,引发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比亚局势越来越严峻。利比亚战争有其国内及国际因素,只有了解利比亚战争的起因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大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更好地预测利比亚未来的发展局势。  相似文献   

3.
西方公司盯上利比亚石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 《瞭望》2006,(18)
随着国际社会取消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利比亚石油市场开始出现群雄割据局面。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公司争先恐后,纷纷打入利比亚,分割油田这块大蛋糕  相似文献   

4.
正西方民主政治经验既有用也没用,关键看怎么用,用好了是良药,用坏了是毒药。2011年中东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曾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埃及、突尼斯、利比亚都曾快速落实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目前,埃及已经重新回到军事专制时代,突尼斯处在政治大动荡的前夜,利比亚陷入地方武装、部落割据之中。"阿拉伯之春"峰回路转的曲折历程再度引起人们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大讨论,其实"阿拉伯之春"本身并不能证明西方意识形态的优劣,只能说明阿拉伯人民、政党、政府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阿拉伯之春"的大起大落:民主的贵重品、易碎品特征  相似文献   

5.
持续了5个多月的利比亚"战争"终于划上了句号,对于这场战争的发动者、旁观者来说,需要总结的教训还有很多。对于发动战争的西方列强而言,显然巴黎最希望世人汲取的教训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别看法国人能征惯战打遍天下无对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快200年,但法国人一旦发威还是强过病猫的。  相似文献   

6.
乐艳娜  田晓航 《求知》2013,(11):61-63
从埃及清场行动到叙利亚化武危机,国际社会又一次为中东乱局所困扰。从2010年12月开始的被西方舆论称为"阿拉伯之春"的西亚北非动乱,没有给这片已经充满族群教派争斗、社会经济矛盾的地区带来预想的春天,反而在久拖未决、反复激化的巴以问题之外,又增添了新的动荡名单:伊拉克、伊朗、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叙利亚……。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1,(8):8-8
和苏丹一样,利比亚原来并不是一个国家。二战后,西部的的黎波里尼亚(TriDolitania)、东部的昔兰尼卡(Cyre—naica)以及西南部的费赞(Fez—zan)三个部分被捏合成了“利比亚王国”,国王伊迪里斯来自东部的昔兰尼卡,本来他只想使昔兰尼卡获得独立,英美等西方大国却硬要把的黎波里尼亚和费赞两块地区塞给他。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1,(24):29-29
利比亚战争已然结束,虽然西方从中获得不少战争果实,但从宏观视角看,这场战争是国际体系急剧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垄断资本主义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3,(24):44-45
从第一次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西方一直主导着国际舆论,西方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非西方国际民意都支持对这些国家的军事干预。直至今天的叙利亚,西方这一招突然失效,无论怎么通过种种“化武惨剧画面”进行反复宣传,西方主流民意就是不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西方民众对“战争欺骗宣传的五大原则”越来越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0.
刘顺 《瞭望》2007,(30)
重开谈判的时机已经成熟,下一阶段各方将进行面对面谈判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国际会议7月15日至16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举行,这是今年以来在利比亚举行的第二次关于达尔富尔问题的国际会议。会议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刘顺 《瞭望》2006,(21)
美国全面恢复与利比亚外交关系是“奖励”利比亚反恐、还是惦记利比亚的石油 5月15日,美国与利比亚决定从即日起恢复大使级全面外交关系。美国还宣布将利比亚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删除。这一宣布彻底结束了美利两国间长达25年的敌对关系,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和利比亚官员都对两国恢复全面  相似文献   

12.
利比亚战争已然结束,虽然西方从中获得不少战争果实,但从宏观视角看,这场战争是国际体系急剧转型的必然产物,也是垄断资本主义恶性发展的必然结果。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金融化加速发展。然而,金融领域本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利比亚战争结束以后,利比亚政局陷入动荡中。本文分析了利比亚重建政权合法性危机的表现、性质,分析了产生合法性危机的原因。重建政权的合法性危机,是历史传统、外部援助弱化、武装割据和权力争夺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20,(1):29-29
土耳其——议会通过出兵利比亚议案土耳其议会2020年1月2日召开紧急会议,通过授权土耳其政府向利比亚部署军队的议案。根据该议案,土耳其军队在利比亚的部署时间将为一年,土耳其政府将决定出兵时间以及部署军队的规模和范围。利比亚国家高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对土耳其议会通过议案表示欢迎。  相似文献   

15.
蒋莉 《求知》2012,(1):45-45
近来.随着俄罗斯议会选举结果的出炉.俄反对派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下连续举行反对普京的示威,试图推翻梅普政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宣称俄议会选举“既不公平.也不公正”,并要求俄彻查选举“舞弊”。西方媒体更是大肆推波助澜,连篇累牍报道俄反对派活动.并尖刻嘲讽这是“普京末日的开始”.似乎终于抓住了煽动“俄罗斯之春”的难得机遇。然而,俄罗斯不是利比亚,普京更不是卡扎菲.西方所期待并试图在俄推动“革命”的企图不可能得逞。  相似文献   

16.
利比亚反对派究竟是谁?利比亚反对派大本营、"国家过渡委员会"所在地班加西盘踞着哪些势力?美国的大西洋委员会非洲中心主任彼得·范慕(Peter Pham)称,"利比亚反对派不  相似文献   

17.
宋荣华 《党政论坛》2012,(14):31-31
招数一:以偏概全,渲染放大。 在利比亚和叙利亚两场冲突中,西方舆论往往铺天盖地地描述两国“人道危机和灾难”,选用具有强烈冲击力的电视画面、图片和标题,长时间在头条位置进行蛊惑人心的滚动式报道,渲染夸大乱局。电视台将画面锁定在一个有限的区域,  相似文献   

18.
侯金亮 《求知》2011,(12):42-42
1969年9月1日,利比亚的卡扎菲上校发动了政变,兵不血刃。随后,他向全世界宣布:腐朽的伊德里斯王朝寿终正寝,崭新的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诞生了。卡扎菲由此执掌利比亚政权,开启了自己的政治强人之路,其政治生命延宕了42载,他的人生在今年10月20日与反对派的交战中划上句号,"沙漠之子"在这个萧瑟的秋天,"葬"在了无边的沙漠里。  相似文献   

19.
王昊 《瞭望》2004,(18)
应欧盟之约,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打破“坚冰”,于4月27日至28日对欧盟总部和比利时进行了访问。戎马一生的“非洲雄狮”与西方斗争了几十年,却从去年起急剧转弯,重回“国际大家庭”之快令人咂舌。从他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上,人们解读到的不仅有无奈,还有勇气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李楠 《瞭望》1986,(44)
人们也许还记得,今年八月下旬,从华盛顿传出消息:美国和利比亚之间再次出现紧张气氛,利比亚重新支持恐怖活动,美国准备继续袭击利比亚。率先登载这些消息的是纽约《华尔街日报》。这家报纸还报道利比亚内部不稳,卡扎菲的主要助手们对他并不忠诚。这些消息来源引用“高级官员”、“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竟达四十多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