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代表视察存在问题及对策邵道生目前有的地方的代表视察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认识上偏差。视察的组织者不是从被视察工作的本质属性出发,着重调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而把代表视察变型为行政部门的工作检查。被视察单位将代表视察作为“借助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地方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活动时,往往是"仆"多"主"少,实际上被方方面面派员参加的同志"越俎代疱"了。在视察重点和内容上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是落在诸如修桥、铺路等一些较低层次的具体问题上,把代表视察活动引向一般事务的圈子里,忽视了议政这个核心问题。这种状况,已经或正在构成削弱监督力度的某些障碍,直接影响了代表作用的发挥和参加视察活动的积极性。笔者认为,搞好代表视察活动当主角的应是代表,要发挥代表视察的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时,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提高思想认识,为代表视察创造好的条件。组织代表视察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代表视察工作指导。一是人大常委会每年要研究部署本地区人大代表视察工作,并做好组织、联系、协调等服务工作;二是要明确参加视察活动的代表要占70%以上;三是每次视察结束后,要征求代表意见,及时总结,并向本级人  相似文献   

3.
代表年终集中视察活动要切实做到让代表知情、知政,更多地了解民情民意:进一步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视察在支持、规范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职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9,(6):28-28
什么是代表视察?根据代表法的规定,代表视察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各级人大代表了解和检查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工作情况,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代表们通过视察,了解本行政区域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收集各方面的资料,为开好人民代表大会做准备.同时帮助“一府两院”有关国家机关推进和改进工作。代表视察一般由本级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代表视察是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也是代表了解社情民意,为参加人代会作准备的必要过程。代表视察年年要搞,每次视察的实效如何,对代表发挥职能作用有着重要影响。但从各地的报告情况来看,视察建议的落实这一软环节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仍有一些地方代表视察是一阵风走过场,视察完了也就完了,被视察的部门没有很好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如何体现代表视察的实效,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被有效采纳并能得到解决,这是人大工作普遍存在的一大难点。要让代表放心,让群众满意,笔者认为,代表视察也必须有头有尾,看重的应是实效。看视察内容实在不实在。视察报告的撰写,要避免陷于成绩、问题、建议三段式框框。洋洋洒洒数千言,让人望而却步。视察的目的不在于昙花一现的报告,最重要的是有扎实的内容,即提出切实推进整改的意见和建议。视察报告可以书面形式将建议交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办理,确定整改期限。人大常委会届时再  相似文献   

6.
李华  振洲 《辽宁人大》2008,(10):33-33
各位编辑: 你们好。在今年人代会召开前,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进行了一次集体视察,说是为开好大会作准备。临出发前,我好不容易跟几住老师调好了课,差点因此去不成。视察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副市长和几位部门领导的汇报,之后又视察了几个地方。视察中,我发现自己除了教育外,对各方面工作了解得不是很多。再加上没有经验,  相似文献   

7.
视察是人大代表了解"一府两院"工作情况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视察,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直接了解"一府两院"的工作情况以及执行宪法、法律、法规的情况,从而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大常委会上充分行使职权。从各地实际来看,近年来代表视察活动已经普遍开展,并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过去那种"代表代表,散会就了"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人大代表的视察活动既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被视察单位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但从代表和有关  相似文献   

8.
开展视察活动,是代表的一项权利。代表视察活动的形式有多种,目前,开展得较多的是集中视察活动。组织集中视察活动,就是为了让代表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被视察单位的基本情况或者是某一方面工作的情况,为代表履行职责做好服务。民主法治的进步,对代表履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代表视察活动的作用产生了曲解,“简单的目的”被注入了“复杂的要求”。一是讲究“规模效应”。代表视察活动的阵势,成了视察活动的首要因素。领导干部代表一参加,便车水马龙,前呼后拥,代表满意,被视察单位高兴,似乎只有这样,代表视察才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人民政坛》2007,(4):38-38
各位编辑,你们好。在今年1月份的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进行了一次集体视察,说是为开好大会作准备。临出发前,我好不容易跟几位老师调好了课,差点因此去不成。视察的主要内容是一位副市长和几位部门领导的汇报,完了又看了几个地方。视察中,我发现自己除了教育外,对各方面工作了解得不是很多。再加上没有经验,整个视察过程都觉得自己是“外行看热闹”。听说以后每年县人大常委会都要组织一次这样的视察,我很担心自己又像上次那样,参加了视察却没有成果。所以写信请教,视察前应作哪些准备?视察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代表视察是代表法规定的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代表视察是了解和检查本级或者下级国家机关和单位工作情况,执行代表职务的重要方式。视察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了解有关情况,并为开好代表大会会议做准备。同时,推进有关国家机关和单位的工作。代表视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人代会将要审议的议题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法律或者法规的实施情况,了解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感到,要提高代表视察质量,应注重“三性”。 视察前准备工作要具有缜密性。要保证视察准备工作具有缜密性,应抓住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1955年10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省、市人大代表一起,作一个月的视察。他说,视察可以了解情况,可以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3.
打开人大的门,热情拥抱民意,就是要拆掉权力机关的“围墙”,增加人大工作的透明度,推进人大工作的公开化,让人民群众参与到人大工作中。在视察方法上,坚持调查研究与开展视察相结合,坚持多种视察形式相结合。重庆市渝中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深入社区、工厂、车间,使代表掌握大量一手实情,力求视察中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有放矢。  相似文献   

14.
“知”。一方面,通过电话等方式提前向代表通报视察内容,让“一府两院”相关部门向代表汇报有关情况,使代表对被视察单位、行业或视察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准确、客观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一些涉及专门领域的视察,视察前先举办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对代表进行培训,为参加代表视察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程度和前瞻性。同时,邀请部分专业人员陪同视察。  相似文献   

15.
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开展视察活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从目前各级人大组织开展的代表视察活动实践看,要达到这一目的,应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北京市人大代表视察办法修订草案。草案明确规定,视察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兼顾不同类型单位,便于代表全面、真实地了解情况。据悉,视察的“多种形式”就包括明察与暗访相结合,也包括增加一些事先不通知被视察单位的视察活动: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这个新闻经媒体披露后,引来好评如潮:“人大代表突袭视察,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7.
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视察,既是法律赋予代表的重要职责,也是代表依法履职,了解社情民意,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提出议案和建议的基础。开展代表视察活动,一方面能够培养代表的监督意识,提高代表的监督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代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本文就加强和改进对人大代表视察工作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5月7日,建瓯市川石乡人大组织部分市、乡两级人大代表对今年乡内民生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代表们分别视察了敬老院、卫生院医疗综合大楼、集镇自来水厂等项目的建设情况。视察过程中,代表们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及所在村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介绍,对工程的质量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询问。针对视察中发现的问题,代表们建议:部分项目工作进度稍显滞后,相关部门要跟紧进度;加大自来水厂项目宣传力度,让群众充分了解水厂建设的重要意义;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明确责任,确保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抓,严把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视察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职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陕西省洛川县人大常委会非常重视代表的视察活动,注意改进视察的方式,不断扩大视察的范围和内容,切实加强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有效地增强了各级机关的人大意识,有效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果。结合工作实践,我们认为,代表视察工作要做到七个结合:一、在组织安排上,坚持事前、事中、事  相似文献   

20.
《协商论坛》2010,(6):13-14
视察是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政协委员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了解社会、反映民意、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重要途径,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视察要想达到了解情况、开阔眼界、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的目的并取得好的效果,在视察工作中就要坚持做到“三求”,活跃视察形式,丰富视察内容,增强视察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要努力做到“六忌”,避免流于形式,切实发挥视察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