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有一则取笑谚语:“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说的是一位博士买驴,成交后,他要卖主写份券据,卖主不识字,便请他代写。半天过去了,博士密密麻麻写了三大张纸,尚未写好。卖主等不及,催促说:“博士啊,您只要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我卖给你一头驴,收你多少钱,不就行了吗?”  相似文献   

2.
漫画     
《人事天地》2011,(3):56-56
发横财 星期天,我带外甥去朋友小刘家串门,只见他家门上倒贴着一个“福”字,横贴着一个“财”字。倒贴的“福”字意思是“福到了”,可我却不明白横贴的“财”字是什么意思,外甥说:“这还不简单,小刘叔叔是想发横财。”  相似文献   

3.
新明 《人事天地》2008,(4):51-51
“马蝇效应”的说法,来源于美国前总统林肯的一段有趣的经历。1860年大选结束后几个星期,有位叫作巴恩的大银行家看见参议员萨蒙·蔡思从林肯的办公室走出来,就对林肯说:“你不要将此人选人你的内阁。”林肯问:“你为什么这样说?”巴恩答:“因为他认为他比你伟大得多。”“哦,”林肯说,“你还知道有谁认为自己比我要伟大的?”“不知道了。”巴恩说,“不过,你为什么这样问?”林肯回答:“因为我要把他们全都收入我的内阁。”  相似文献   

4.
[故事]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什么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海南人大》2009,(5):46-47
王比学在《人民日报》上撰文认为:为什么以前“民告官没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怕得罪“官”,同时也担心法院会袒护“官”,从而放弃其合理的诉求。实践中,有的地区法院审判易遭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有的“民告官”案件由于涉及当地政府部门的直接利益,法院由于怕得罪地方政府,在审判中难免会有所偏向。同时,有的部门在被诉到法院以后,不愿应诉,而是通过各种途径打招呼,干预法官办案,致使法官左右为难。在“民告官”案件中,即使“民”赢了,  相似文献   

6.
黄晴 《人事天地》2007,(8):12-12
法国新上任总统萨科齐从小热衷政治。28岁即当选市长。他的一个典故是,2003年他参加法国电视二台的辩论节目,主持人问他:“财政部长洛朗·法比尤斯曾承认,自己刮胡子时都想着竞选总统.你呢?”他答:“我不只是刮胡子的时候想。”  相似文献   

7.
职场幽默     
“您听好了,”被告向他的辩护律师说:“如果我可以只蹲半年监狱,您将得到另外100块钱酬金。”法庭上,律师绞尽脑汁,滔滔不绝,被告如愿以偿。律师后来对别人说:“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本来法官想判他无罪释放。”  相似文献   

8.
1966年9月5日上午,在中南海游泳池休息室里,贺龙看了吴法宪的诬告信之后,问道:“我要不要找吴法宪他们谈谈?”毛泽东说:“有什么好谈的?”又说:“你不要怕,我当你的保皇派。”  相似文献   

9.
深思熟虑     
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时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震惊了全场。事后有人问他:“以前也没怎么看你练过扣篮呀,怎么做得那么好呢?”乔丹说:“虽然我没怎么练过,可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全部动作,每个细节都能想到,就这样在心里一遍遍地练着,所以在球场上才会表现得很好。”人们更是吃惊.难道只是在心里想也可以练好篮球?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人事天地》2008,(9):47-47
胡一虎是凤凰卫视的名主持人。他的父亲对儿子的进步要求极严,认为:“养儿生似我,要儿作什么?养儿不如我,要儿作什么?”  相似文献   

11.
职场幽默     
戒烟 保安人员发现一个工人每天都在车间的椅子上小憩,大约一袋烟的工夫他就走了。这一天,保安员上前问他:“你天天来这里,有何贵干?”那人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别的意思,我到这里是来戒烟的。”说完指了指墙壁上的警示牌,保安员定晴观瞧,只见上面写着:“禁止吸烟!”  相似文献   

12.
识人     
一天,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讲?”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问,而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苏格拉底笑了笑,缓缓说:“可我倒觉得此人很不错。”柏拉图说:“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母亲很孝顺,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老师也十分尊重,从没有过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很真诚,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他们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于同情和怜悯,有一次,我亲眼见他搜出身上最后的一块钱丢进乞丐的破帽子里……”  相似文献   

13.
职场幽默     
错误 某人在领工资时发现少了一块钱。他勃然大怒地去责问会计。会计说:“上个月我多给了你一块钱,你恼火了吗?”此人厉声道:“偶然一次错误是完全可以谅解的,但我不能容忍这第二次错误。”  相似文献   

14.
智破案件     
侦察员小王工作中发现一敌特联络密件,该密件是一个细而长的纸条,纸条上歪歪斜斜,杂乱无章地写着许多字母,这些字母模不成章、坚不成文。小王友看右看不解其意,于是把它交给了富有工作经验的老刘,老刘一看便说“这个容易,来!我表演给你看。”说完老刘立即示范,马上破译出密件的真实内容,还给小王讲了一些古希腊的历史故事。请问读者,你知道老刘是如何破译的吗?答案:老刘根据纸条的宽度和长度用报纸握了几个圆柱形的纸卷,然后将密件按螺旋形缠裹在纸卷的外面,那些杂乱无章的字已顺理成章组成广词句,密件的内容也就一目了然了…  相似文献   

15.
原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有记者问她:“杨澜,你很有心计啊,在中央电视台最辉煌的时候选择去读书,后来又到凤凰卫视发展……这一切都是你安排好的吗?”杨澜答:“我没有啊,我哪有心计啊?当时我在中央电视台是一名当红的主持人,大型的活动都有我去主持,可是一件小事,却让我感觉到我身处的环境极其不安全。有一年春节晚会,共有6名主持,多遍彩排之后,  相似文献   

16.
发挥     
《人事天地》2011,(1):45-45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当听众询问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  相似文献   

17.
智慧人生     
《人事天地》2006,(2):39-39
懒得喊 有个人很懒。一天早上,妻子买菜回来,喊他开门,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说:“我懒得开,等风吹开门你再进来吧!”妻子只好破门而入,说:“我买回肉来了,快起来拿菜板。我来切。”懒丈夫说:“我懒得去拿,你就在我背上切吧。”妻子想治一治他的懒病,就真的在他背上切起肉来,切了几下,发现丈夫的背上出血了,妻子心疼地问:“啊,出血了!痛吗?”丈夫拉长了脸回答:“当然痛喽,只是我懒得喊就是了。”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界讨论热烈的问题,我也做了一些研究,写了一些文字。一天,在阅读有关“大众化”的资料时,脑中突然跳出一个问题:“大众”指哪些人?“大众”的含义是什么?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大众”的含义是首先应该搞清楚的一个基本问题。其实,在当前关于“大众化”的各种论述中,“大众”的含义是已经预设好了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有些人在讲“大众化”问题时,把别人当作“大众”,自己是不在其中的。  相似文献   

19.
潘石屹这个名字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的频率极高。但我对房产素无兴趣,所以对这位名人的了解曾经仅限于知道:这是一个地产名人。仅此而已,至于怎么有名,做出些什么业绩,我则一无所知。年初的时候,领导告诉我,潘石屹要在我主持的随笔版上开一个专栏,当时听了颇有些担心,一个大红大紫的地产商人写专栏,他有时间写文章吗?他的文笔究竟如何?在读了他的博客之后,觉得放心了很多。  相似文献   

20.
她是集众多荣誉于一身的法官.却被百姓称为“家访法官”;她诠释蓿法律的威严.却也播撒着阳光.被大家称为“微笑法官”:她,就是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郑小红.1988年大学毕业后就在江汉区法院工作,2004年开始独立办案.至今审理案件3000余件,无一申诉上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