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10月29日,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国际安全秩序与治理"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成功举行。会议由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承办,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四川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协办。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等单位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12月20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首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委员吉林大学校长助理兼公共外交学院院长刘德斌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马燕冰研究员、《国际安全研究》校内编委、科研处处长康艳梅以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3.
2020年11月12日,《国际安全研究》2021年度选题策划会在广东深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部分委员在内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选题策划会由《国际安全研究》主编谭秀英编审主持,她对各位代表参加本次会议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国际安全研究》编委会主任陶坚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以来给予期刊发展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期盼专家学者对《国际安全研究》的未来发展多提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0月15日,由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塔里木大学非传统安全与边疆民族发展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复合地缘政治与跨境安全治理"学术研讨会在塔里木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三十多家单位的近百位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塔里木大学党委书记王选东、国际关系学院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6月25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内蒙古民族大学法学与历史学院承办,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协同创新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协办的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大国战略竞争与地区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通辽市召开。来自全国六十多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媒体杂志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本次会议。内蒙古民族大学校长赵东海、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家兴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陈英松主持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6.
正一《指数》的联合发布《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IISSA)本指数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ISS)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IBDIR)联合研发,并于2016年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安全外交:领土冲突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正式发布。二"安全"的态势感知通常,"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及其所建立的社会体制和  相似文献   

7.
<正>为更好地集思广益,开辟学术研究新领域,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引领国际安全研究学术前沿,《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于2014年12月21日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了2015年《国际安全研究》选题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5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李家兴副校长代表国际关系学院致辞,对各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  相似文献   

8.
<正>《国际安全研究》(双月刊)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是中国第一本以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国际安全研究》依托国际关系学院在国际关系和国家安全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刊发国际安全理论、安全机制、全球及地区安全局势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传播国际安全各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促进安全理论研究与国家安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11月2-3日,以"中国的国际略安选择全环:历史境评与估现与实战的考察"为主题的第五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第八届西南论坛在云南大学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联合主办,由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承办。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相似文献   

10.
<正>《国际安全研究前身是1983》杂志(双月刊年创刊的《国际关)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其系学院学报》,改版于2013年。《国际安全研究》是以国际安全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期刊,以"加强战略思维、审视国际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为宗旨,主要刊登国际关系、国际安全领域的一流学术研究成果,在中国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三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复合地缘政治与跨境安全治理"学术研讨会将于10月中旬在新疆塔里木大学召开。会议由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联合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共分四个议题:理论探讨、边疆跨境安全治理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2020 年12 月4 日,第八届南海区域合作论坛暨“国际和区域海洋安全秩序构建与治理”学术研讨会在海南省文昌市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由海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由海南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编辑部、海南省南海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南海区域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海南大学法学院特聘院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原法官高之国教授主持开幕式,海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崇敏,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吴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秘书长杨易分别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3.
2017年12月14~15日,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办了“国际安全治理论坛2017:国际安全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的4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论坛。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际安全治理论坛旨在形成崭新的国际安全治理学术共同体,体现中国学者的本土情怀、全球视野,增加国际安全治理中的中国因素和中国智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主任林利民教授表示,期待国际安全治理领域能够进一步扩展研究视野、推动合作研究平台建设,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实现国际安全治理研究的专业化、专门化、机制化。  相似文献   

14.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安全大数据年鉴2018》新书发布会暨2019-2020卷编撰工作启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际关系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开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兰州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等单位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21年7月9日,院、由郑国际关州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上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辑部、上海国际问联合主办,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承办,郑州大学国际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九届国际安全研究论坛暨"动荡变革期国际安全与世界政治秩序构建"学术研讨会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五十多所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  相似文献   

16.
2021年10月15日,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安全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该中心旨在发挥国际关系学院学科优势、整合相关资源、推动协同合作,着力打造国内"一带一路"安全研究重镇。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韦春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陶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院长陈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教授出席成立大会,并共同为中心揭牌。中心主任罗英杰教授主持大会。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30日,由《国际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国家安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近五十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媒体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安全研究大数据"项目是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共同策划的年度性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大数据研究项目。该项目自2015年启动后,运用大规模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先后发布了2016、2017年度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该指数评级主要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研究技术分析国际安全和外交决策问题。该项目的发布,有助于打破西方学术界使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在本领域取得的垄断地位,逐渐建立中国学术界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与美国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管控原子能项目"联合承办的"国际核议程评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6月16-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及中国的大学、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  相似文献   

20.
国际安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如何准确地衡量我们所处的国际安全环境的好坏?如何评估各国的国际安全状态?由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开发的《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IISSA)即是一种有效的量化工具,让我们可以像利用"空气指数"(AQI)帮助我们了解空气质量一样,利用"国际安全态势感知指数2016",可以帮助我们从全球、大洲、区域、国别四个层次感性地了解当今世界的国际安全状况。对该指数的研究可以得出四个结论:从全球层面来看,长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较差,中期的国际安全状况虽有所改善,但短期状况又呈现负面化;从大洲层面来看,欧洲地区国际安全态势最好,大洋洲次之,亚洲和非洲相对较差;从区域层面来看,可以发现与该区域有关的国际热点问题是影响该区域国际安全态势的重要因素;从国别层面来看,新西兰、瑞士和瑞典是国际安全感最好的三个国家,阿富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是安全感最差的三个国家,而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欧洲核心大国(英、法、德)的国际安全态势最佳,中国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