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有效防范邪教向农牧区渗透,对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要深刻认识邪教在新疆农村容易渗透的原因;坚持不懈地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高农牧民对邪教反动本质和危害性的认识;帮助农牧民提高辨别邪教与宗教的能力;夯实群众基础,努力实现群防群治;继续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积极发挥宗教界的作用;认真搞好“无邪教乡镇、无邪教村”创建工作;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2.
《支部生活》2010,(3):30-30
91、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3.
新疆策勒县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化水平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财力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有:解放思想,扭转农牧民陈旧观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多元化;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农牧民整体素质;完善政府引导机制,提高服务农牧民质量。  相似文献   

4.
提高农村家庭发展能力是全面深入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的核心举措。现阶段,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问题还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我们要建立健全家庭发展政策,切实维护农村计生家庭权益;不断提高家庭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设先进人口文化,积极营造和谐美好生活环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家庭自养能力。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要搞好农村的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大文化与小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关系,社会力量送文化与农民自己办文化的关系,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关系等。只有农村文化建设得以发展,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现阶段,要想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搞好城镇发展规划,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绘出蓝图;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奠定基础;创新政策制度,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扫清障碍;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保障;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
何建红 《探索》2004,(1):73-75
邪教总有其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邪教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大动荡或大转变的产物,直接是社会信仰危机的产物,是宗教文化大动荡的产物;邪教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社会危害性和曲折性;邪教都是短命的,最终必然自我毁灭,必然被主流社会所消灭。  相似文献   

8.
曹应旺 《党的文献》2012,(5):97-1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事业发展滞后,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二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是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维护农民民主权利,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四是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同时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朱文璋  刘利元 《实践》2008,(2):2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物质、文化两手抓,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做到既鼓“钱袋”、又富“脑袋”。  相似文献   

10.
优秀的民俗文化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民俗文化的发展集中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多重和谐,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农村建设要和谐地发展新民俗文化,必须加大硬件支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文化实力;文化深入民心、塑造文明风气。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在于破解“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三农”问题更多新的时代内涵。而“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极大促进了农村民主的进程。但是,在农民政治参与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农民政治参与的目的主要是维护经济利益、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大量存在、发展不平衡等。现阶段,制约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主体原因,即农民政治素质较低;二是制度原因,即没有形成健全的政治参与民主运行机制和程序;三是环境原因,即农村经济文化水平落后并缺乏良好的政治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山西农村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等很多问题仍需要解决。“十一五”期间,山西新农村建设要从自身具体情况出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以加强农村社会竞争力为导向,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奠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政府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基本形成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但总体上看,宁夏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仍然是文化基础最薄弱、发展最滞后的区域,仍然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我国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加快推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政府公信力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应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政治文化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干部素质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但在许多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还比较低下,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正视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对于有效提高现阶段农村干部素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初期乡村社会改造的深度与广度都是空前的,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共领导的新政权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这一历史任务,其做法与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承接五四以来乡村社会改造与建设的巨大能量;完成了系统的理论准备;确立了以土地改革为基础的总体解决方案;实施了合理有效的总体推进行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在赶超型工业化过程中,其经济与社会发展注定是不均衡的。1978 年以前,尽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试图实现城乡、地区以及社会阶层之间的均衡发展,消除三大差别,但事与愿违。1978 年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实行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前实现了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但这也使得发展动力和空间越来越小,内需难以扩大,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进入 21 世纪以后,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在统筹城乡、统筹国际国内、统筹东中西部、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整套发展思路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和谐社会语境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必须始终围绕建立社会和谐这个中心来进行。在其价值取向上,要维护全体公民的文化权利,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意识,把重点放在基层和农村,创新公共文化的服务方式,以构建起和谐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全民共享改革的成果,推进社会的科学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村孤寡老人生存状况堪忧,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其支持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手段都存在许多不足。构建和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必须明确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主体及其具体责任,完善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内容,改革和创新农村孤寡老人社会支持的手段,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